2.2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解析)

资源简介

2.2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于4月13日开幕,在中国馆“天人合一”展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格外引人注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根据天地运行和气候变化规律创造的时间制度(相邻两个节气大约间隔15天),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开幕时间在二十四节气的( )
A.春分和清明之间 B.清明和谷雨之间 C.秋分和寒露之间 D.寒露和霜降之间
2.本次世博会开幕当天,大阪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有极夜现象
3.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影像在大阪世博会展示的意义有( )
①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弘扬
②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③推动日本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④影响日本传统节日的时间设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年1月21日1时12分,神舟十九号乘组成功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历时8.5小时。这一成就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精心策划。中国航天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未来中国航天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神舟十九号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当天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①②之间 B.德州市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
C.澳大利亚此时的季节为温暖的春季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5.神舟十九号此次出舱活动两个月后,在德州市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C.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了更好地学习有关地球仪和经纬线的内容,临沂某中学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并用它模拟了地球的运动,完成下面小题。
6.小米同学在球仪上绘制的经纬网反映出( )
A.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沿同一条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不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7.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
A.经度度数的范围是0°~180° B.纬度度数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在极点应标注0°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8.下列有关地球和地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天 B.时间差异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C.站在南北两极可以看到地轴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太阳能路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实现照明的设施,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读某太阳能路灯(图1)和陕西省一年内不同节气路灯照明时长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9.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光照,陕西省太阳能路灯上的光伏板应该朝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0.陕西省路灯照明时长最长的节气是( )
A.①春分 B.②夏至 C.③秋分 D.④冬至
11.一年当中,陕西省路灯照明时长不同,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政策规定 C.地球的自转 D.地表的起伏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图是九九消寒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自冬至日涂染开始,至消寒图完成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位置是(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
13.在涂染消寒图期间,郑州( )
A.昼短夜长,白昼渐短 B.昼长夜短,白昼渐长
C.气温逐渐降至全年最低 D.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14.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
A.我国各地学校步入春季开学季 B.我国中学生开启暑假生活
C.是观赏香山红叶的最佳时节 D.准备冬至日的饺子
15.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航天梦。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2日0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务组首次约6小时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材料三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为济南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示意图。图3为济南市春分日、秋分日和冬至日、夏至日时,正午摄入窗户的太阳光线图。
(1)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时,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_(填序号)位置,当天济南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_,此时为济南的_________季。
(2)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时,济南的树影情况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填字母)。此后一个月内,济南的正午树影逐渐变_________。航天员出舱活动当天,济南的正午太阳入射光线最接近图3中的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间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这一天是北半球_________(节气),济南此时昼_________夜_________,北极圈以内出现_________现象,南半球的悉尼此时为_________季。
(4)地球公转到丙位置时间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_________(节气),济南此时昼夜_________,北极圈以内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春分是3月21日前后,相邻两个节气大约间隔15天。清明是在春分之后15天左右,时间约为4月5日前后;谷雨是在清明之后15天左右,时间约为4月20日前后;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于4月13日开幕,4月13日处于4月5日(清明)和4月20日(谷雨)之间,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大阪位于北半球,4月13日已经过了春分,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大阪昼长夜短,A正确,BC错误;极夜现象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大阪不在极圈以内,不会有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弘扬,①正确;“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所以可以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②正确;日本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由其自身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二十四节气”主题影像展示不会推动日本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③错误;日本传统节日的时间设定是日本自身文化发展形成的,不会因为“二十四节气”主题影像展示而改变,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4.答案:D
解析:2025年1月21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图中①是夏至日,②是秋分日,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德州市位于北半球,是昼短夜长,B错误,D正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C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神舟十九号此次出舱活动是2025年1月21日,两个月后是3月21日左右,接近春分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的是夏季西湖荷花盛开的景象,A不符合题意;“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描述的是秋季景色,B不符合题意;“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描述的是春分时节,昼夜平分,燕子归来,桃花初放的景象,C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冬季雪景,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C正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沿同一条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能回到出发的地点,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经度度数的范围是0°到180°,东经180°,西经180°,A正确;赤道纬度是0°,纬度度数由赤道向两极递增,B错误;在极点应标注90°N或者90°S,C错误;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时间差异,时间差异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B正确;地球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A错误;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在南北两极看不到地轴,C错误,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D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陕西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该地南方,所以陕西省的太阳能路灯光伏板应该朝向正南方,C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当地球出现如图的太阳照射情况时,每年的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陕西省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黑夜最长,所以路灯照明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读题干“陕西省路灯照明时长不同”可知,黑夜时间的长短决定路灯照明时间的长短,而昼夜时间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A正确;与地表起伏、政策规定和地球自转无关,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可知,“数九”期间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a和赤道b之间,A正确。故选A。
13.答案:D
解析:自冬至涂染开始,至消寒图完成期间,即12月22日前后至3月14日前后,合川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渐长,AB错误;北半球陆地最冷月在1月份,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14日前后,合川气温先降至全年最低,又逐渐升高,C错误;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北移,合川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则其日影逐渐变短,D正确。故选D。
14.答案:A
解析:九九消寒图是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是3月14日前后,我国各地学校步入春季开学季,A正确;开启暑假生活是在7月,B错误;漫山红遍,秋意浓是秋季,C错误;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D错误。故选A。
15.答案:(1)②;昼短夜长;秋
(2)a;长;2
(3)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夏至;最长;最短;极昼;冬
(4)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分;平分;无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1)由材料可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时间为11月1日,处于秋分日(9月23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前后)之间,地球公转至右图中的②,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该日位于北半球的济南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此时为济南的秋季。
(2)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此时济南的树影情况对应图2中的a,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济南的正午树影逐渐变长。航天员出舱活动当天,济南的正午太阳入射光线最接近图3中的2,此时太阳高度居中。
(3)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时间为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济南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的悉尼此时为冬季。
(4)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为北半球秋分日,此时济南昼夜平分,北极圈以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