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1,,2 B.3,4,5.5C.5,12,13 D.1,,3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和,则斜边的长度为( )A. B. C. D.或3.如图,一旗杆在离地面处折断,旗杆顶部距底部,求旗杆原有多长( )A.5 B.6 C.7 D.84.如图,在 中,,分别以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若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则 的长为( )A.625 B.175 C.600 D.255.如图是方格中的一个阴影正方形,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则该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3 C. D.6.如图1为圆柱形笔筒,图2为其模型,已知模型底面半径为,高为(壁厚不计),在笔不漏出笔筒的前提下,能放入的铅笔最长为( )A. B. C. D.7.如图, ABC中,已知,,,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弧所在圆的半径都相等),两弧相交于M,N两点,直线分别与边相交于点D,E,连接.则线段的长为( )A.1 B. C. D.38.如图,在中,,,.点E、F分别是边、上的点,连结,将沿翻折,使得点的对称点落在边的中点处,则的长为( ) A. B. C.3 D.2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中,,,则 .10.若直角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和,则它第三边长为 .1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D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以点A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线段于点C,则的长为 .12.如图,在3×3的网格上标出了和,则 .13.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当人体进入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门就会自动打开.一名学生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米的C处时,感应门自动打开.已知感应器离地面的高度为米,这名学生身高为米,则人头顶离感应器的距离等于 米.14.如图,图①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5,将四个图①中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②所示的正方形,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则的值为 .15.如图,在中,,,分别以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则 .16.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其长、宽、高分别为4,1,7,用一根细线绕侧面绑在点处,不计线头,细线的最短长度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68分。17.如图,在中,.(1)求的长;(2)求边上高线的长.1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是一个凹四边形.(1)求凹四边形的周长;(2)连接,是直角吗? 求出凹四边形的面积.19.如图,在四边形中,∠B=90°,,,,,求四边形的面积.20.《九章算术》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正方形的池塘,边长为10尺,有一棵芦苇生长在池塘的正中央,并且芦苇高出水面部分有1尺,如果把芦苇拉向岸边则恰好碰到岸沿,求芦苇的长度.21.如图,在中,,.(1)在线段上找一点D,使得点D到边的距离等于的长(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的长.22.如图,已知,点分别为的中点,,.求的长.23.如图,已知线段的长度为1,以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以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以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以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以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照此方法一直作图下去.【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应用】(1)______;(化简)(2)求的值.24.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李老师以三角形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特例感知如图1,折叠等边三角形纸片,使点与边中点重合,折痕为,分别交边、边于点、点.①求的度数.②求证:为等边三角形.(2)性质梳理如图2,等腰三角形纸片,,折叠该纸片,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折痕为,分别交边、边于点、点.若,,求 BDF的面积.(3)深度探究如图3,折叠 ABC(,为锐角)纸片,使点落在的下方点处,折痕分别交边、边于点、点,线段、与分别交于点、点,若,点、点到的距离相等,求证:.25.小明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小明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1)【问题发现】如图1,D是等边的边上的一动点,其中等边的边长为10,以为边在上方作等边 ADE,小明认为有最小值,那么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2)【问题探究】如图2,若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中边上的高,连接,请判断的度数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问题解决】如图3,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数的定义.勾股数指满足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即,其中 a、b为直角边,c为斜边.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B、D选项中存在不是整数的数,都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都是整数且, 所以是勾股数;故选C.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详解】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和,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故选:A.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找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从而求得旗杆折断前的高度.【详解】解:如图,根据题意,得:在中,,,,在中,,,.旗杆原有长.故选:D.4.D【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是关键.根据勾股定理的计算得到,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图示得到,,∴(负值舍去),故选:D .5.A【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勾股定理即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该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故选:A.6.C【分析】将圆柱侧面展开,利用勾股定理,把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作为直角边,求出斜边长度,即能放入铅笔的最长长度.本题主要考查圆柱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圆柱底面直径与高和最长线段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圆柱底面半径为,∴底面直径为 ,圆柱高 .能放入的最长铅笔长度为底面直径与高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勾股定理(, ),可得 ,故选:C.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作垂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是解题关键.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解得的值,由作图可知,垂直平分,易得;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得的值,即可获得答案.【详解】解:∵,,,∴,由作图可知,垂直平分,∴,设,则,在中,可有,∴,解得,∴.故选:C.8.A【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与翻折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翻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勾股定理和翻折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点是边的中点,,由翻折的性质得,,设,则,在中,,,解得:,.故选:A.二、填空题。9.4或【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知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确定,故分是斜边与直角边两种情况进行解答.【详解】解:当是直角边时,,当是斜边时,,故答案为:4或.10.3或【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理解题意,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是关键.根据勾股定理分类讨论计算即可.【详解】解:当斜边是5,一直角边为4,则第三边长为;当两直角边分别为4,5时,第三边,即斜边长为;故答案为:或 .11.【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与网格,理解网格特点,掌握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根据题意,,∵以点A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线段于点C,∴,∴,故答案为: .12.【分析】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转化为、,再通过计算三角形边长,判断三角形形状,进而求出的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性质实现角的转化,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故答案为:.13.【详解】解:如图,过点D作于点E,∵米,米,米,∴(米),在中,由勾股定理得:(米).故答案为:米.14.25【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长为,较短的直角边长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根据图形面积可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长为,较短的直角边长为,∴故答案为:25.15.【分析】本题主要查了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再由,即可求解.【详解】解:在中,,,∴,∴.故答案为: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何体的展开图等知识点,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把长方体沿边剪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把长方体沿边剪开,连接,根据题意:,,在中,由勾股定理得:.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7.(1)解:在中,(2)解:由面积得,,即:,解得,.18.(1)解:,,,,凹四边形的周长为;(2)解:∵,,,∴,∴是直角,∴凹四边形的面积等于.19.解:如图所示,连接,,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又,,,,.为直角三角形,,∴.20.解: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尺,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芦苇的长度(尺),答:芦苇的长度为13尺.21.(1)解:如图,点D即为所求;(2)解:如图,过点D作于点E,∵, ,∴,由作法得:平分,∵,,∴,∵,∴,∴,解得:.22.解:如图,连接,,点是的中点,,,同理可得,,∵点是中点,,,.23.[填空]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为直角边的倍,同理可得,,故答案为:.[猜想]由以上规律可得:[应用] (1)故答案为:.(2)24.(1)解:①等边三角形,点为的中点,,,;,②证明:,同理①得,为等边三角形;(2),,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设,则,在中,,,解得,,,.(3)如图,作,,,分别交于,,.,,,,,,,,,,,,,,,,,,同理可得:,.25.(1)解:∵D是等边的边上的一动点,∴当时,有最小值,∴,∴,∴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2)解:,理由如下:∵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D=CE,∠ACB=∠DCE=90°,,∴,即,在和中,,,∴,,∵,∴,∴,∴.∵,∴,∵,∴.∴.(3)解:如图: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对应的,连接,∴,∵AC=AE,∠CAE=60°,∴是等边三角形,∴,∵,∴当C,B,E三点共线时,最大,∴的最大值是9,如图:过A作于H,∴,∴,∴四边形面积的面积.∴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