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时精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时精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时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对国家利益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B.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
C.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D.国家利益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保障
2.作为关键矿产资源的稀土,在工业、国防和军事技术中具有重要价值。日前,有关部门破获一起非法搜集窃取我国稀土国家秘密案。该涉案人员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有( )
①安全利益 ②文化利益 ③经济利益 ④政治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合作共赢,是以决不放弃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的。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生态环境利益、文化教育利益
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大局
④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5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强调:中国始终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多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这是因为( )
A.集体就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B.中国面临着挑战,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C.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着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集中体现,二者高度一致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是人民的集合体,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努力,人民的幸福也依赖于国家的繁荣稳定。实现民族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祖国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要放弃个人利益
③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④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没有国家的界碑,没有边防官兵,哪里有我们的牛羊?哪里有我们安定幸福的家?”新疆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一家三代人为边防连巡逻队义务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这表明( )
A.公民享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7.“国”字原作“或”按古人的理解,国家应该是由人口“口”、疆土“一”和军队“戈”组成的。在小篆字体中,“或”被写作“国”,像是包围着疆土的边界线。这( )
A.说明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表明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是国家安全
C.是建设睦邻友好国际关系的需要
D.表明国家就是由军队和人口组成的
8.下面空白处该填写的是( )
A.民族安全 B.国家安全 C.人民安全 D.人民利益
9.俗话说:“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侮。”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B.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C.国家利益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
D.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0.宋朝时期,辽、金、元先后与宋朝开战,每个国家都用尽手段搜集宋朝的情报,基于此,宋朝《庆元条法事类》中有记载:“诸举人程文辄雕印者,杖八十,事及敌情者,流三千里”。这表明信息安全事关( )
①国家的发展利益 ②国家的生存利益
③国家间的平行利益 ④国家间的冲突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亮亮同学在学习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课后,整理了以下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图片,对此排序正确的是( )
A.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B.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
C.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
D.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政治利益
12.“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那么国旗则代表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值得我们去捍卫、去战斗!”奥运健儿们为了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拼尽全力。他们的言行诠释了( )
①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奥运健儿的事
②国家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③国家利益要依靠人民才能真正实现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
14.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留下生死誓言与滚烫诀别。
“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邱少云留给家里唯一的家书(牺牲时26岁) “男现在为了祖国的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牺牲时21岁)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战役中战士宋阿毛写下的绝笔信(牺牲时19岁)
材料说明被志愿军烈士摆在心里第一位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15.参加活动,回答问题。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著名将领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吉林省某中学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通过祭扫烈士墓,宣讲革命英雄感人事迹的方式,共同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
(1)同学们感受到,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请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参加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对中学生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ABC说法正确;国家利益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唯一保障,D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稀土是我国关键矿产资源,非法搜集窃取我国稀土国家秘密,侵犯了我国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故①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利益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的核心利益。结合课本知识,“中国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不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故①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集体的定义,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C观点正确,但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BC不符合题意;中国始终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多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强调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因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二者高度统一,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根据教材内容,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所以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并不是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解析】新疆牧民一家三代义务守边护边,体现了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故D正确;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A说法错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一致,B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个人利益,两者可以兼顾,C说法错误;故选D。
7.A【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分析题文,题干中对 “国” 字的解释体现了国家由人口、疆土和军队组成,这些都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故A符合题意;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之一,故B说法错误;题干中没有关于建设睦邻友好国际关系的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对“国”字的解释只是一种形象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国家就是由军队和人口组成的,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实体,还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故D说法错误;故选A。
8.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核心利益。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选B。
9.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分析材料,“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侮。”这句话启示我们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故B说法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如果有人擅自将考试的文章雕刻印刷,会被处以杖刑八十;如果涉及到敌对国家的情报,会被流放到三千里之外。题干中对失密、泄密行为的处罚规定,说明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的生存利益、国家间的冲突利益,故②④符合题意;信息安全与国家的发展利益、国家间的平行利益无关 ,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识。认真观察图片可知,成立三沙市政府对应的是政治利益、保护耕地红线维护的是经济利益、保卫祖国领空维护了安全利益、保护文化遗产维护了国家文化利益,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选B。
12.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故①说法错误;②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题文中奥运健儿把为国争光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表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要依靠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故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
13.(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解析】(1)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含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内容,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3)本题考查国家核心利益,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4.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解析】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邱少云留给家里唯一的家书;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长津湖战役中战士宋阿毛写下的绝笔信,可链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15.(1)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2)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或有利于中学生继承革命文化;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或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解析】(1)本题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祭扫烈士墓,宣讲革命英雄感人事迹,可链接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继承革命文化;参加研学活动,可链接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或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