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捍卫国家利益课时精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捍卫国家利益课时精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2捍卫国家利益课时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25·湖南长沙·中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参军入伍后,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黄宗德的事迹引领青少年( )
A.敢于斗争,捍卫国家利益 B.依法治军,增强国防力量
C.依据兴趣,规划职业生涯 D.化解冲突,学会礼让他人
2.(2025·河南·中考)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隐姓埋名几十年为国家打造大国重器②每天放学回家后悉心照料年迈的奶奶
③为在班级演讲比赛中获奖而刻苦练习④大学毕业后自愿选择到偏远地区支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5·江苏扬州·中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坚守“科学要为祖国服务”的信念,婉拒国外优厚待遇,选择学成归国投身测绘遥感学科建设。这体现了( )
A.为国家利益无需考虑个人利益 B.个人利益第一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国家利益至上
4.(2025·云南·中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薛其坤院士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30多年来,他不负使命、努力奋斗,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为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他的事迹让我们感悟到( )
A.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为国争光 B.国家利益符合每个人的具体利益
C.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D.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矛盾的
5.(2025·山东烟台·中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将满腔热血和智慧付诸中国核潜艇事业,与其他核潜艇研制人员一道白手起家,潜心钻研,铸就深海利剑,实现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黄旭华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就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②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勇于创新,发扬实干精神 ④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使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下列榜样人物事迹告诉我们( )
60多年深藏功名,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隐姓埋名60多载,沈忠芳为中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默默奉献60余载,钱七虎为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的功勋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公民的权利 B.发扬斗争精神助力潜能发挥
C.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7. “人民卫士”巴依卡一家三代在帕米尔高原接力护边70余年,他们的故事和心声启示我们( )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应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④爱国主义在代际传承中得以延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如图模范人物的话语中蕴含的道理是( )
①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②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课堂上,老师在PPT中呈现了以下两则信息。据此推断,本节课的议题最有可能的是( )
信息一 信息二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雨霏说:“在我心中,如果只为了自己的梦想,它挺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就只有一个字‘做’!”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广苏,读中学时就立志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谈及首次飞天之路时,他说:“能够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莫大的幸福。”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劳动成就今天
C.承担责任的代价 D.正确面对挫折
11. 下列关于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漫画反映出,社会上有的人只重视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国家利益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冲突的
④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至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2024年9月21日,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与数千名师生重温“爱国三问”,全程回答斩钉截铁,热血满满。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答好这三个问题,我们青少年要( )
①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②维护国家利益,以任何形式表达爱国情感
③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④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国家利益,光荣使命】
“国家民族的利益就是我最大的利益,我要为之奋斗终身。”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的书房里,有这样一幅小小的、用镜框镶嵌的座右铭。陈清如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一生与煤相伴,一心为祖国工作。为了心中的蓝天梦,减少燃煤污染,他60多年来一步步攻克难关,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陈清如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对陈清如院士“国家民族的利益就是我最大的利益,我要为之奋斗终身”这句座右铭的理解。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影知历史,红色永续存】材料一爱国主题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上映,受到影迷的一致好评。该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战。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一位网友观影后评论到:影片中,一幕幕生死较量让人揪心,一场场悲壮牺牲令人泪目。当敌人猛烈的炮火倾泻而来,当严酷的环境考验着每一寸皮肤,这些勇士们没有选择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志愿军战士们用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誓死不退,守护阵地,捍卫身后祖国的利益……
【飞天逐梦赤子心】材料二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院士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他突发急性胰腺炎,在院治疗期间仍电话远程指挥;他75岁高龄,被任命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组组长,对众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多次论证;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的关键时期,他突发心脏病入院手术,急救刚结束就让工作人员把材料带到病床旁边,为前方提供咨询建议……直接从事导弹火箭研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战线。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和志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捍卫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争年代,将士们持枪上阵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平年代,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科研事业,也是在维护国家利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维护国家利益有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请你说一说你对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
(3)谈谈你对发扬斗争精神的理解
15.(2025·福建·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了中华家书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沉睡千年的家书】
在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内陈列着“黑夫木牍”的家书复制品(下图是复制品及其部分内容)。经考证,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兄长“衷”的信,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家书实物。短短527字的家书,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书中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为何至今依然令人动容。
【跨越时空的家书】
“我虽回国,却恐十年不能还家,老母赡养,托于长兄,我将全力贡献革命。”——摘自抗日将领左权家书“我是妈妈,也是军人,那一刻妈妈是要出征上战场,临危忘身、受命忘家,这是一个军人的职责。”——摘自航天英雄刘洋家书
(2)结合上图两封家书,运用所学知识,简析蕴含在其中的“变”与“不变”。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黄宗德在战斗中冲锋在前、保家卫国,体现了敢于斗争、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故A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依法治军”的具体措施或制度层面,其核心是个人奉献而非军队管理,故B不符合题意;黄宗德的事迹强调国家利益而非个人职业规划,与“兴趣”“职业生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化解冲突”“礼让他人”属于人际交往范畴,与题干中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形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解析】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隐姓埋名为国家打造大国重器,体现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利益,故①符合题意;照料奶奶是家庭责任,未直接体现“大我”精神,故②不符合题意;为个人比赛获奖努力,属于追求个人目标,故③不符合题意;到偏远地区支教是为社会奉献,体现个人融入集体事业,故④符合题意;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但并非“无需考虑个人利益”,当二者冲突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故A说法错误;李德仁院士的行为体现国家利益优先,而非“个人利益第一”,故B说法错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一致,但并非“完全一致”,可能存在冲突,故C说法错误;李德仁婉拒国外待遇选择回国,体现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价值选择,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为国争光的方式多样,并非只有科研工作,故A说法错误;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未必完全符合每个人的具体利益,故B说法错误;薛其坤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故C符合题意;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故D说法错误;故选C。
5.D【解析】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人生价值、责任担当等知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但有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题干中黄旭华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但“不能考虑个人利益”的说法过于绝对,故①错误;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投身核潜艇事业,体现了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故②正确;黄旭华等人白手起家、潜心钻研,说明需要创新和实干精神,故③正确;黄旭华坚守使命完成国家重托,体现了坚定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故④正确;故选D。
6.C【解析】为捍卫国家利益,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沈忠芳“隐姓埋名60多载”、钱七虎“默默奉献60余载”,说明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故C符合题意;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故A说法错误;发扬斗争精神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斗争者潜能。但题文没有体现这一观点。故B不符合题意;D夸大了默默无闻对于成就伟大事业的作用。故D说法错误;故选C。
7.D【解析】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人民卫士”巴依卡一家三代的故事和心声,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爱国主义在代际传承中得以延续,故③④说法正确;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故①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不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故②说法错误;故选D。
8.A【解析】本题考查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图中模范人物的话语,启示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①②③说法正确;题目没有体现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9.C【解析】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故②④符合题意;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故①说法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任务的完成,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A【解析】本题考查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如果把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就只有一个字‘做’”、“能够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莫大的幸福”共同表明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A说法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C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A【解析】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漫画中的人只看到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没有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关系的表现,反映社会有部分人只重视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国家利益,启示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故①②说法正确;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③说法错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至上,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
12.C【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题干中的三个问题,体现对祖国的热爱,启示我们青少年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①③④说法正确;应理性爱国,②错误;故选C。
13.①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跟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陈清如院士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体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怀。②他一生与煤相伴,攻克难关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作贡献,表明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利益,他放弃了个人的一些利益,无私奉献,甚至奉献终身,这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像陈清如院士一样,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理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解析】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有关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他一生与煤相伴,一心为祖国工作,可链接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怀。他60多年来一步步攻克难关,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可链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利益,他放弃了个人的一些利益,无私奉献。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可链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理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14.(1)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跟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发展受到阻挠时,我们应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因,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关系,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如何发扬斗争精神,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15.(1)家书中一声声问候,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变”: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责任。“不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利益,不惜放弃个人利益。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家的意义、孝亲敬长的原因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可链接家的意义、孝亲敬长的原因;
(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抗日将领、航天英雄,可链接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全力贡献革命、军人的职责,可链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利益,不惜放弃个人利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