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统考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下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统考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下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氵

(
2
0
2
5
︵三十︶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外 不 写 考 号

姓 名
)氵


(


)氵




(


)氵





(


)氵











































七年下 · 道德与法治 (三十)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下期末测试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 . 到了青春期,在 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 、兴趣爱好 、思维方式等方面会 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 ( )
①家庭环境 ②学校教育 ③社会文化 ④社会教育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 生活中,我们喜欢和有幽默感的人做朋友,原因是 ( ) A.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 结交朋友要迎合朋友的情绪
C. 调节负面情绪只能求助于他人 D. 幽默的人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3 . 为倡导绿色环保的马路文明,某校学生向市民作问卷调查 。其中,“市区夜间行车开远 光灯”“车窗抛物”“随意变更车道 ”等排在 “马路不文明行为 ”的前几位 。 马路不文明行 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少数司机的身上缺失了 ( ) A. 自信 B. 羞耻心 C. 知恩图报 D. 诚实守信
4 . 诗仙李白在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告诉我们 ( ) A. 不能狂妄自大 B. 应该尊重他人
C. 做人要有自信 D. 做人要有自尊
5 .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这是永恒的道理 。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 不做,眼高手低 。可见,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 干出来的 。 ( ) A. 脚踏实地 、一点一滴 B. 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C. 兴趣爱好 、远大理想 D.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
6 . 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下面体现崇正义的有 ( )
① “见利思义 ” ② “万物与我为一 ” ③ “义然后取 ” ④ “君子义以为上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说明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 ( ) A. 彼此尊重和包容 B. 感受生活的温暖
C. 发展个性和特长 D. 培养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1 页 ( 共 4 页 )
8 . 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 。 以下名言与传统美德对应正 确的是 ( )
A. 德者本色 — 务实 B.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爱国
C.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忠信 D. 由义为荣 、背义为辱 — 好学
9 . 贾某在高铁上吸烟,公安机关责令贾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贾某处
以 500 元的罚款 。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A. 贾某应该和列车长好好商量 B. 公安机关不近人情,以处罚为 目 的
C. 公民有 自 己乘车自由和权利 D.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10 .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 。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 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工厂办公室 “教育 ”了一整天 。该厂长 及员工的行为 ( ) A. 是合理行为 B. 侵犯了严某肖像权
C. 是合法行为 D. 侵犯了严某人身权
11 . 刘某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不幸的是在上班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 30 万现金 和一辆轿车 。按照法律规定,对刘某遗产的处理应 ( ) A. 全部给儿子 B. 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
C. 捐献给国家 D. 按遗嘱继承进行处理
12 .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 、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 的是非界限的法律是 ( ) A. 宪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民法典 D.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3 . 2024 年 12 月 4 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 日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依法治国是我国的 基本方略 。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 ( )
①依法办事,积极严格执法 ②积极制定法律和法规
③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 ④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
(
C.
①④
D.
②③
)A. ①② B. ③④
考 生 座位序号
七年下 · 道德与法治 (三十)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2 页 ( 共 4 页 )
(

、非选择题(共
34
分)
)
得分 评卷人
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 ”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要求清华人要发 扬 “自 强 不 息 ”的 精 神,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 。 清华校歌中亦有 “自 强,自 强,行健不 息 ”之语 。 自强,使人奋发向上,正是在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清华大学培 养了一批又一批治学 、兴业和治国之才 。
(1)清华人要发扬 “自强不息 ”的精神,说明 “自强不息 ”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2 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划线部分的原因 。 (2 分)
(3)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3 分)
15 . 某校七年(1)班同学围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为主题制作栏目,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 栏目一:党员干部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冲破无数的艰难阻碍,则功业可就, 人民可安,国 家可强 。
栏目二: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纪委监委聚焦农资供给 、农业技术服务 、涉农补贴发放等 方面开展靶向监督,着力推动各项惠民利民 、安民富民政策落地落实 。
(1)栏目一中党员干部们的做法,说明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什么出发? (2 分)
(2)如何理解栏目二中惠民利民 、安民富民的思想? (2 分)
(3)两个栏目表明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2 分)
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吉林省通化交警大队的交警们为了每一条道路有序畅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守 岗位无怨无悔 、赢得了广泛赞誉 。交警们对超载 、违章停车 、闯红灯等行为逐一进行行 政处罚,力争经过严查严管严整严治措施,进一步压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空间,实现酒 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实现 “三下降 ”的 目标 。
(1)交警们负责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见贤思齐,不断向有贡献的人学习有什么 意义? (2 分)
(2)按照违反的法律,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2 分)
(3)材料中提到的 “犯罪 ”,其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 (1 分)
七年下 · 道德与法治 (三十)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3 页 ( 共 4 页 )
七年下 · 道德与法治 (三十)
17 .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
(1)漫画中 “孝 ”的本质是什么? (2 分)
(2)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应当怎样做孝老爱亲的 人 。 (2 分)
(3)请写出一句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 。 (2 分)
18 . 新时代的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某校七年级(1) 班道法小组的同学们围绕 “以行动 促发展 ”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
爱心捐款行动 氵
(

)2024 年 10 月 24 日,广元职高 2022级数字媒体三班的学生张瑞彪同学突发急氵
性髓系白血病 。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学校政教科 、工 会 、团委迅速响应,联合发起了氵 一 场…“传递 爱 心…,凝…聚…力…量 ”…的…募…捐…活…动…,在…助…张…瑞…彪…同…学…战胜 病魔…,重…返…校 园…。… 氵
(1) “传递爱心,凝聚力量 ”的募捐活动,这是公民行使哪项权利? (1 分)
(2)运用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知识分析帮助张瑞彪同学战胜病魔的原因 。 (2 分)
海上专项行动 氵
广东省公安厅联合海关缉私部门迅速组成工作专班,根据职责分工,按照“海上抓、 岸边堵、陆上查、市场管”的工作思路,积极部署投入战斗,认真梳理分析,对走私成品油氵 犯罪伙实施集收…,迅速破获一…批…成…品…油…走私…大案…要案,摧毁一批走私犯罪集…。… 氵
(3)材料表明法律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分)
(4)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是什么? (1 分)
交通整治行动 氵
(

)为严查严处 “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氵
稳定,2024 年 11 月 22 日晚,汕头公安交警部门组织警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秩 氵 序 整…一…行…动…,严厉…“飙 车炸街…”及 车 辆非 法 改装等 交通…法…行…为…。…………… 氵
(5)禁止驾驶非法改装车是在保护公民的哪些人身权? (2 分)
(6)材料启示我们怎样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 (2 分)












(
密 封
线





)氵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4 页 ( 共 4 页 )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下期末测试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参考答案
一 、1 . C 2 . A 3 . B 4 . C 5 . A 6 . C 7 . A 8 . B 9 . D 10 . D 11 . B 12 . D 13 . B
二 、14 . (1) 自 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
(2) 自 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 断挑战 自我 、超越自我 。
(3)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
15 . (1)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 、条件出发 。
(2)中华民族主张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 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
(3)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 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
16 . (1)不断向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2)行政违法行为 。
(3)刑法 。
17 . (1) “孝 ”的本质是 “爱 ”和 “敬 ”。
(2)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等 。(答出一点即可)
18 . (1)财产权(或财产所有权)。
(2)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 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
(3)在国家治理 、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4)刑事违法性 。
(5)生命权和健康权 。
(6)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作为社会的 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 的 危 害,依 法 自 律,做 自 觉 遵 纪 守 法 的 人;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念,增强 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等 。(符合题意 两点即可)
-(三十) -七年下·道德与法治
(三十》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下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2
0
题号
总分
2


5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6分)



1.到了青春期,在
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会

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
①家庭环境
②学校教育
③社会文化
④社会教育


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生活中,我们喜欢和有幽默感的人做朋友,原因是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结交朋友要迎合朋友的情绪

C.调节负面情绪只能求助于他人
D.幽默的人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3.为倡导绿色环保的马路文明,某校学生向市民作问卷调查。其中,“市区夜间行车开远

光灯”“车窗抛物”“随意变更车道”等排在“马路不文明行为”的前几位。马路不文明行
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少数司机的身上缺失了
A.自信
B.羞耻心
C.知恩图报
D.诚实守信

4.诗仙李白在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告诉我们
线
A.不能狂安自大
B.应该尊重他人

C.做人要有自信
D.做人要有自尊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

不做,眼高手低。可见,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
干出来的。()

A.脚踏实地、一点一滴
B.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C.兴趣爱好、远大理想
D.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

6.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下面体现崇正义的有
①“见利思义”
②“万物与我为一”
③“义然后取”
④“君子义以为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说明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
A.彼此尊重和包容
B.感受生活的温暖
C.发展个性和特长
D.培养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4页)
七年下·道德与法治(三十)
8.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以下名言与传统美德对应正
确的是
A.德者本色—务实
B.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一爱国
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忠信
D.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一好学
9.贾某在高铁上吸烟,公安机关责令贾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贾某处
以500元的罚款。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贾某应该和列车长好好商量
B.公安机关不近人情,以处罚为目的
C.公民有自己乘车自由和权利
D.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10.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
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该厂长
及员工的行为
()
A.是合理行为
B.侵犯了严某肖像权
C.是合法行为
D.侵犯了严某人身权
11.刘某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在上班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30万现金
和一辆轿车。按照法律规定,对刘某遗产的处理应
()
A.全部给儿子
B.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
C.捐献给国家
D.按遗嘱继承进行处理
12.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
的是非界限的法律是
(
A.宪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民法典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3.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依法治国是我国的
基本方略。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
①依法办事,积极严格执法
②积极制定法律和法规
③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
④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座位序号
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