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预习衔接 共点力的平衡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将5个装满柴油的圆柱形油桶(排列紧密)沿平直公路安全送往目的地,上方油桶未发生翻滚。已知每个油桶的质量均为173.2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号油桶对2号油桶的压力始终为1000NB.1号油桶对2号油桶的压力不超过2000NC.1号油桶对3号油桶的压力不小于1000ND.1号油桶对3号油桶的压力不超过1732N2.(2024 泰兴市开学)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西汉,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质量分别为m、km、km、m(k>0)的灯笼A、B、C、D,B、C间细绳是水平的,上面两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1,中间两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θ1=θ2 B.kθ1=θ2C.tan θ1 tan θ2 D.k+13.(2024 浑南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车辕是马车车身上伸出的两根直木,它是驾在马上拉车的把手。如图乙为马拉车时的简化模型,车辕前端距车轴的高度H大约为1.0m,马拉车的力可视为沿车辕方向,马车的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其对地面压力的,若想让马拉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且尽可能省力,则车辕的长度大约为( )A. B. C.3m D.2m4.(2024 江苏二模)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右侧筷子竖直,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B.若逐渐减小θ的大小,则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也逐渐减小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球的重力大5.(2024 盐城三模)如图所示,某款手机支架由“L型”挡板和底座构成,挡板使用一体成型材料制成,其AB、BC部分相互垂直,可绕O点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调节,AB、BC部分对手机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不计手机与挡板间的摩擦),在“L型”挡板由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逐渐增大,F2逐渐减小B.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C.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D.F1先增大后减小,F2逐渐减小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6.(2024春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A、B两点等高,原来无风状态下衣服保持静止。某时一阵恒定的风吹来,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发生滑动,并在新的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两杆间的距离为d,绳长为1.25d,衣服和衣架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不计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风且风力不变的情况下,绳子右端由A点沿杆略向下移到C点,绳子的拉力变小B.有风时,挂钩左、右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相比无风时,在有风的情况下∠AOB小D.无风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多选)7.(2024秋 兴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体C上有一个物块A通过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B相连,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B施加一个与轻绳OB夹角始终为θ=120°的拉力F,让轻绳OB缓慢从竖直变成水平,此过程中物体A和斜面体C始终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中的拉力T一直变大B.拉力F的最大值为C.斜面体C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减小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多选)8.(2024春 辽宁期末)春节前锋,小明需移开沙发,清扫污垢。质量m=10kg的沙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用力F=100N推沙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当θ=30°时沙发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当θ>60°时,无论F力多大,沙发都不会动C.若力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F斜向上与水平成30°时,F最小D.若力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F斜向上与水平成60°时,F最小(多选)9.(2024 岳麓区校级模拟)光滑半圆槽的边缘上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定滑轮轴与一直杆AB一端连接,直杆可绕B在竖直面上转动,轻绳一端连接一小球P,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后套着一铁环Q,然后固定在直杆的A端,如图所示。开始时直杆通过外力水平放置并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则( )A.若轻绳PB段与BQ段均与竖直方向成30°角,小球P和铁环Q的质量之比为1:1B.若小球P的质量足够大,系统平衡时小球P可能位于半圆弧槽的最低点C.若通过外力把直杆AB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小段距离,小球P的位置可能不动D.若通过外力把直杆AB逆时针缓慢转动一小段距离,小球P的位置一定下移(多选)10.(2024春 桃城区校级期末)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300的粗糙楔形物体C,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B与一轻绳连接,且绕过一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另一端水平与一结点连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A,右上方有一拉力F,初始夹角α=135°,如图所示,现让拉力F顺时针缓慢转动900且保持α角大小不变,转动过程B、C始终保持静止。已知B与滑轮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对B拉力一直减小B.BC间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C.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再减小D.物体C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 雁塔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李用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的拉力拉着质量为22kg的行李箱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sin37°=0.6,cos37°=0.8行李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视为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行李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2.(2024 辛集市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1=20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60kg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大小;(2)人受到的摩擦力。13.(2024 辽宁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1=3kg的物块A悬挂在绳OP和OQ的结点O上,OP绳水平,O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并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2=5kg的物块B相连,斜面体C质量m3=10kg、倾角为37°,斜面体C及物块A、B均保持静止。已知sin53°=0.8,cos53°=0.6,g取10m/s2。求:(1)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2)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与摩擦力。14.(2024 广州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A、B,重力大小均为G,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一根轻绳两端固定在两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F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15.(2024 让胡路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4kg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2kg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0°,两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杆与铰链的质量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系统静止时滑块A受摩擦力的大小。(2)若增大重物C的质量系统仍能静止,C的最大质量。新课预习衔接 共点力的平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将5个装满柴油的圆柱形油桶(排列紧密)沿平直公路安全送往目的地,上方油桶未发生翻滚。已知每个油桶的质量均为173.2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号油桶对2号油桶的压力始终为1000NB.1号油桶对2号油桶的压力不超过2000NC.1号油桶对3号油桶的压力不小于1000ND.1号油桶对3号油桶的压力不超过1732N【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B【分析】对油桶1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以上方油桶为研究对象,做出受力分析图:货车运动过程中既有加速运动,也有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向右达到最大时,2号油桶对1号油桶的支持力F2=0,3号油桶对1号油桶的支持力F3达到最大,设为F3max,则有:F3maxsin60°=mg,解得:F3max=2000N当加速度向左达到最大时,3号油桶对1号油桶的支持力F3=0,2号油桶对1号油桶的支持力F2达到最大,同理可得F2max=20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1号油桶对2号或者3号油桶的压力均不超过200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要注意此时不清楚货车的加速度方向。2.(2024 泰兴市开学)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西汉,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质量分别为m、km、km、m(k>0)的灯笼A、B、C、D,B、C间细绳是水平的,上面两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1,中间两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θ1=θ2 B.kθ1=θ2C.tan θ1 tan θ2 D.k+1【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对AB构成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列方程;同理对B受力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列方程进行解答。【解答】解:对A、B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设B、C间细绳上的拉力为T,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tan θ1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tan θ2所以tan θ1 tan θ2,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3.(2024 浑南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车辕是马车车身上伸出的两根直木,它是驾在马上拉车的把手。如图乙为马拉车时的简化模型,车辕前端距车轴的高度H大约为1.0m,马拉车的力可视为沿车辕方向,马车的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其对地面压力的,若想让马拉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且尽可能省力,则车辕的长度大约为( )A. B. C.3m D.2m【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车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和数学知识,分析拉力F大小的最小值和车辕的长度。【解答】解:车匀速运动,受力平衡,设马拉车的力为F,车辕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sinθ+FN=mg,Fcosθ=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车所受支持力,即FN=FN′又解得当sin(60°+θ)=1时,有可得θ=30°车辕的长度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平衡状态,正确的列出平衡等式,是一道基础题。4.(2024 江苏二模)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右侧筷子竖直,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B.若逐渐减小θ的大小,则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也逐渐减小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球的重力大【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对玻璃珠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分析两侧筷子对玻璃珠弹力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弹力随角度的增大而变化;并比较与重力大小的关系。【解答】解:对玻璃珠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到重力G、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F1,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F2,A、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可知,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BCD、玻璃珠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结合数学知识可得:,从上式可以看出,若逐渐减小θ的大小,则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逐渐减小,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逐渐增大。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弹力大于玻璃珠的重力大,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不一定比玻璃球的重力大,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为情景载体,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行解答。5.(2024 盐城三模)如图所示,某款手机支架由“L型”挡板和底座构成,挡板使用一体成型材料制成,其AB、BC部分相互垂直,可绕O点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调节,AB、BC部分对手机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不计手机与挡板间的摩擦),在“L型”挡板由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逐渐增大,F2逐渐减小B.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C.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D.F1先增大后减小,F2逐渐减小【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比较思想;合成分解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A【分析】对手机受力分析,根据拉密原理列式,来判断F1和F2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对手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已知AB、BC部分对手机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两者相互垂直,即α=90°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为零,根据拉密原理有因为手机的重力G和α不变,所以上式的比值不变。挡板由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β由钝角增大到180°,即sinβ减小,则知F2变小;θ由钝角减小到90°,即sinθ变大,则知F1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受力分析,要求根据手机平衡状态,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进行分析。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6.(2024春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A、B两点等高,原来无风状态下衣服保持静止。某时一阵恒定的风吹来,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发生滑动,并在新的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两杆间的距离为d,绳长为1.25d,衣服和衣架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不计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风且风力不变的情况下,绳子右端由A点沿杆略向下移到C点,绳子的拉力变小B.有风时,挂钩左、右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相比无风时,在有风的情况下∠AOB小D.无风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考点】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AC【分析】两细绳拉力的合力不变,夹角变小,拉力变小;动滑轮两端绳子的拉力总是相等;根据受力情况和几何关系,分析角度;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求F。【解答】解:A.重力、风力的合力为恒力与两细绳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如图所示当在有风的情况下,将A点沿杆稍下移到C点,两端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小,则拉力F变小,故A正确;B.不计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挂钩相当于动滑轮,两端绳子的拉力总是相等,故B错误;C.设无风时绳子夹角的一半为θ1,绳长为L,有风时绳子夹角的一半为θ2,有风时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可得:L1+L2=Lsinθ2d=Lsinθ1又因为d>L1+L2所以θ1>θ2故C正确;D.无风时,衣服受到重力和两边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则挂钩左右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由几何关系可得解得:θ=53°根据平衡条件可mg=2Fcosθ解得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熟悉物体的受力分析,结合几何关系即可完成解答。(多选)7.(2024秋 兴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体C上有一个物块A通过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B相连,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B施加一个与轻绳OB夹角始终为θ=120°的拉力F,让轻绳OB缓慢从竖直变成水平,此过程中物体A和斜面体C始终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中的拉力T一直变大B.拉力F的最大值为C.斜面体C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减小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考点】解析法求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D【分析】对B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三个力的关系,根据角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变化;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对B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正弦定理推出:。A、轻绳OB缓慢从竖直变成水平,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α从60°变为150°,sinα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绳子拉力T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轻绳OB缓慢从竖直变成水平,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γ从180°变为90°,sinγ增大,所以F增大,当sinγ=1时,F最大,最大值为 ,故B正确;C、对物体A和斜面体C整体分析可知,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地始终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相等,绳子拉力T先增后减,故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地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物体A受到的绳子拉力和静摩擦力大小关系T、β未知,故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化情况未知,若开始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绳子拉力T先增大后减小,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多选)8.(2024春 辽宁期末)春节前锋,小明需移开沙发,清扫污垢。质量m=10kg的沙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用力F=100N推沙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当θ=30°时沙发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当θ>60°时,无论F力多大,沙发都不会动C.若力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F斜向上与水平成30°时,F最小D.若力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F斜向上与水平成60°时,F最小【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ABC【分析】对沙发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分解及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即可分析θ=30°时沙发的运动情况;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数学方法分析B;若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对沙发受力分析,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F,利用三角函数相关知识求解F的极值。【解答】解:A.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30°时,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为f=μ(mg+Fsin30° )力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F'=Fcos30°解得f=50N,F'=50N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沙发在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B.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则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μ(mg+Fsinθ)若要物体静止不动,应该满足Fcosθ≤μ(mg+Fsinθ)变形得F ( cosθ﹣μsinθ )≤μmg如果满足cosθ﹣μsinθ<0即θ>60°则此时无论F多大,物体都会保持静止,B正确;CD.如果力F斜向上与水平成θ角,且物体做匀速运动,则有Fcosθ=μ(mg﹣Fsinθ )变形可得F其中sinφ即φ故当θ=30°时,F有最小值,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需要注意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求解极值的方法。(多选)9.(2024 岳麓区校级模拟)光滑半圆槽的边缘上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定滑轮轴与一直杆AB一端连接,直杆可绕B在竖直面上转动,轻绳一端连接一小球P,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后套着一铁环Q,然后固定在直杆的A端,如图所示。开始时直杆通过外力水平放置并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则( )A.若轻绳PB段与BQ段均与竖直方向成30°角,小球P和铁环Q的质量之比为1:1B.若小球P的质量足够大,系统平衡时小球P可能位于半圆弧槽的最低点C.若通过外力把直杆AB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小段距离,小球P的位置可能不动D.若通过外力把直杆AB逆时针缓慢转动一小段距离,小球P的位置一定下移【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AD【分析】画出P物体的受力分析图,由平衡条件解答质量之比等问题;由平衡条件结合正交分解法解答。【解答】解:A、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若轻绳PB段与BQ段均与竖直方向成30°角,根据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可知:α=β=30°由几何关系可得,只有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水平方向上合力才可能为零,对小球P在竖直方向有:m1g=FTcos30°+FNcos30°对小球P水平方向有:FTsin30°=FNsin30°对铁环Q竖直方向有:m2g=2FTcosα联立可得出小球P和铁环Q的质量之比为1:1,故A正确;B、如果小球P在半圆弧槽的最低点,那么连接小球的轻绳拉力应该为零,此时整个系统不可能平衡,故B错误;C、假设小球P位置不变,轻绳拉力不变,B端右侧的绳长l不变,把直杆AB顺时针转动一小段距离,AB段的水平距离d变小,由:由此可知,α变小,绳的拉力:将变小,与小球P位置不变时,轻绳拉力不变相矛盾,故C错误;D、直杆AB逆时针缓慢转动一小段距离,AB段的水平距离d也是变小,设∠BOP=θ,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小球P受力进行正交分解后,可得:变形可得:,由上式可知,小球质量不变,轻绳拉力变小,θ变大,小球P下移,故D正确。故选:AD。【点评】熟练应用平衡条件及正交分解法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多选)10.(2024春 桃城区校级期末)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300的粗糙楔形物体C,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B与一轻绳连接,且绕过一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另一端水平与一结点连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A,右上方有一拉力F,初始夹角α=135°,如图所示,现让拉力F顺时针缓慢转动900且保持α角大小不变,转动过程B、C始终保持静止。已知B与滑轮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对B拉力一直减小B.BC间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C.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再减小D.物体C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考点】解析法求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D【分析】结点O处的三个力画出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根据细绳对B的拉力变化情况分析B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的平衡方程判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将B、C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分析CD。【解答】解:A.让拉力F顺时针缓慢转动90°且保持α角大小不变,因为结点受力平衡,如图设绳拉力与重力夹角为β,重力和外力夹角为θ,根据正弦定理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比值不变,θ从135°减为45°,当结点左端与竖直方向成45°时,此时结点左端拉力最大,即此时轻绳对B拉力最大,故可知轻绳对B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由上述可得初始时,轻绳对B拉力的最小,为Tmin2mg可知此时B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GBsin30°=2mgsin30°=mg可得Tmin>mg即B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对B进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上可得fB+mg=T在此期间B、C始终保持静止,根据轻绳对B拉力的大小关系变化,可知BC间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故B正确;C.将B、C看成一个整体,可知轻绳对B、C整体存在向上的分力,且因为拉力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平衡力可知,物体C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C对地面的压力先减小再增大,故C错误;D.将B、C看成一个整体,可知轻绳对B、C整体存在向右的分力,θ为90°时,即当轻绳对B的拉力最大的时候,根据平衡力可知地面对物体C的摩擦力最大,可知轻绳对B的拉力最大为T'可得此时轻绳对B的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T''=T'cos30°解得T''mg根据整体法可知地面对物体C的摩擦力为mg,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C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mg,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注意整体法、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求解。三.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 雁塔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李用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的拉力拉着质量为22kg的行李箱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sin37°=0.6,cos37°=0.8行李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视为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行李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理解能力.【答案】(1)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行李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析】(1)【解答】解:(1)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行李箱匀速前行,根据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有FN+Fsin37°=mg代入数据可得:FN=16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压=FN=160N(2)水平方向根据受力平衡有Fcos37°=Ff代入数据可得:Ff=80N(3)根据动摩擦力公式:Ff=μFN代入数据可得:μ=0.5。答:(1)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160N;(2)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为80N;(3)行李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方程计算不同问题,难度较低,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力的方向要正确。12.(2024 辛集市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1=20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60kg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大小;(2)人受到的摩擦力。【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方程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则可求解轻绳OA、OB对O点的拉力的大小;(2)人在水平方向受到OB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解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解答】解:(1)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O点,由平衡条件可得:FOB=m1gtanθ,,解得:;;(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人,由平衡条件可得:f=FO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OB=FOB′,联立解得:f=150N,方向水平向左。答:(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250N和150N;(2)人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0N,方向水平向左。【点评】本题涉及共点力平衡问题,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明确平衡条件的应用即可正确求解。13.(2024 辽宁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1=3kg的物块A悬挂在绳OP和OQ的结点O上,OP绳水平,O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并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2=5kg的物块B相连,斜面体C质量m3=10kg、倾角为37°,斜面体C及物块A、B均保持静止。已知sin53°=0.8,cos53°=0.6,g取10m/s2。求:(1)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2)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与摩擦力。【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1)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0N,方向沿斜面向下;(2)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为180N,方向竖直向下,对地面的摩擦力40N,方向水平向左。【分析】(1)选取O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解得绳OP和OQ的拉力;选取物块B作为研究对象,先判断摩擦力方向,再根据平衡条件解得;(2)对物块C、B做整体分析,由于物块C及物块B均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求解。【解答】解:(1)选取O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正交轴正交分解,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Qcos53°=m1gTQsin53°=TP解得TQ=50NTP=40N选取物块B作为研究对象,B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2gsin37°=5×10×0.6N=30N<50N所以物块B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TQ=m2gsin37°+f解得f=20N方向沿斜面向下;(2)对A、B、C做整体分析,由于三者均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有f′=TP竖直方向有(m1+m2+m3)g=N解得f′=40NN=18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物块C对地面的压力为180N,方向竖直向下,斜物块C对地面的摩擦力40N,方向水平向左。答:(1)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0N,方向沿斜面向下;(2)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为180N,方向竖直向下,对地面的摩擦力40N,方向水平向左。【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题关键注意研究对象的选取,同时学会整体与隔离的分析方法。14.(2024 广州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A、B,重力大小均为G,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一根轻绳两端固定在两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F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当用力拉绳子的中点时,绳子对两球有作用力,使它们要发生滑动.则对球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得出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时绳子力大小,从而再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再由力的合成去寻找力的三角函数关系.【解答】解: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1=F2对任一球(如右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球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F2sinμFN.又F2cosFN=G.联立解得:F.答:当F至少为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点评】在进行力处理时,三个力构成的三角形有的是构成直角三角形,有的是构成等腰三角形,有的是构成等边三角形.15.(2024 让胡路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4kg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2kg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0°,两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杆与铰链的质量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系统静止时滑块A受摩擦力的大小。(2)若增大重物C的质量系统仍能静止,C的最大质量。【考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1)系统静止时滑块A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2)若增大重物C的质量系统仍能静止,C的最大质量为kg。【分析】(1)利用平衡条件,对C上方铰链、A受力分析,计算力之间的关系;(2)可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最大质量。【解答】解:(1)设杆对C上方铰链弹力为F,对C上方铰链有2Fsinθ=mg对物体A有Fcosθ=f代入数据联立解得N(2)对整体竖直方向2FN=2Mg+mg若要系统静止Fcosθ≤μFN2Fsinθ=mg联立上式整理解得kg答:(1)系统静止时滑块A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2)若增大重物C的质量系统仍能静止,C的最大质量为kg。【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共点力平衡模型的理解,其中利用平衡条件,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为解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