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历史说明: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你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史实终能证实其预言的是俄国:A.逼签《尼布楚签约》B.强行割台C.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割占香港岛2.以下历史线索图最能反映的学习主题是:1842年1860年1895年1901年《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抗争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3。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说:“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它有欧美式坐标和现代化的成分,因此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使社会彻底移风易俗B.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C.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D.为社会进步扫清障碍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搭配的史论结合中,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南昌起义一一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这个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6.一位同学绘制了以下示意图。它反映出:江南民族工业工矿企业制造总局大生纱厂短暂的春天纷纷内迁1865年1895年一战期间抗战时期A.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B.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D.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7.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宜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A.国家富强B.全国解放C,农民翻身D.国家独立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9.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是、添置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A.促进农业发展B.剥夺地主特权C.推动工业进步D.稳定社会秩序10.下表数据说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部门重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7.6%19.5%7.2%7.5%A.轻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重工业1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13.1956年初,国家对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进行赎买,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完成改造后企业的性质是:A.私有制B.公私合营C.中外合资D.公有制14.“麦秸粗粗像大缸,麦芒尖尖到天上,一片麦壳一片瓦,一粒麦子三天粮”的民谣流行于“大跃进”运动时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农业生产:A.推广农作物新品种B.取得粮食丰收C.扩大粮食种植面积D.出现急于求成1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一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起到的作用是:A.共同富裕B.均衡发展C.思想解放D.艺术繁荣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制度旨在:A.鼓励农户生产合作B.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C.改进农业生产技术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