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一地理试卷(试卷满分 50 分,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亚洲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D.亚洲西南部与非洲相邻,东北部与北美洲相望2. 小明准备上日本旅游,下列旅游项目不能在日本体会到的是A.品尝美味的生鱼片 B. 进行雨林探险 C. 泡温泉,看烟火 D.观赏樱花3. 如图所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特点。依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众多 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C.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出口是以初级产品为主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4.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5.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往来频繁,俄罗斯从中国订购的各类产品中,订单量最多的是A.玩具、服装 B.煤炭、石油 C.航空航天工业产品 D.汽车、木材6.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热——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B.黑——是黑种人的故乡C.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富——经济发达,生活富裕7. 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8. 2024 年 1 月 1 日,在日本西海岸发生了 7.6 级地震,引发 5 米海啸。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A.位于板块内部 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板块张裂地带9. 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沙漠和草地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10. 对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B.工业是欧洲西部国民经济的支柱C.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D.该区分布幽深曲折的峡湾11. 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暴雪 B.暴雨 C.狂风 D.干燥12. 关于俄罗斯国情的正确叙述是①海岸线漫长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与我国接壤 ④首都东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主要是因为A.距海洋近 B.纬度低 C.海拔高 D.位于迎风坡14. 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五海不包括A.黑海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红海15. 2024 年2 月 7 日,我国第 5 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我国南极科考队在这个时期开站 的原因是A.当地因纽特人会热情款待 B.北极熊冬眠危险小C.此时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固体淡水资源丰富16. 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布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劳动力素质高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17.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 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韩国称为海上生命线 B.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C.向东航行可达非洲、欧洲等地区 D.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19.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减少劳动人口数量 B.推动养老产业发展C.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0.几位同学在描述亚洲各地旅游度假的情景时,有一位同学在撒谎,他是A.小明:在印度我乘着雪橇逛街B.小畅:我在去蒙古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见了大草原C.小兰: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游泳圈在死海中畅游D.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初一地理 第 1 页 (共 4 页) 初一地理 第 2 页 (共 4 页)21.读巴西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数量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 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请举两例具有巴西特色的文化活动 、 。(2)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其冲积形成了世界 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这里的雨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由此产 生的环境问题有 。(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 。22. 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读上面亚洲河流山脉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呈 状流向四周海洋。(2)甲区域有丰富的 资源(矿产),中国一艘货轮从南海出发前往甲区域运载该资源, 其路线为:南海→① 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② 海峡→ 甲地 沿岸;(3)乙河流域整体地势特点是 。(4)简析甲地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写一点)23. 读美国图,回答下列问题。(ED)(1)读美国图可知,美国的山脉 C 是 ;东临 A 洋。(2)美国北邻的国家 B 是 ;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 和 。(3)美国东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 。(4)E 区域的农业带是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写一点)24.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6 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 流域实施的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的合作。材料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历史悠远的好邻居是搬不走的,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友好 邻邦,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1)参与“澜湄合作”的国家均属于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2)由图可见,中南半岛山脉与河流多 (南北或东西)走向,分布特点 是 。(3)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 。(4)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种植该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5)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是 。(写一点)(6)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地是相邻的 ②两地都是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③两地都与我国接壤 ④两地都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初一地理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一地理 第 4 页 (共 4 页)初一地理期末考试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B C A A D D C D B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B A C B C D A D B A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21、(1)混血种人;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任意两项即可)(2)亚马孙;亚马孙;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任意一项即可)(3)东南沿海地区22、(1)中部高,四周低;放射状(2)石油;马六甲;霍尔木兹;波斯湾(3)南高北低(4)全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匮乏23、(1)落基山脉;大西(2)加拿大;专门化(3)五大湖(4)乳畜带;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水源充足;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任意一项即 可)24、(1)发展中(2)南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旱涝灾害频繁(4)水稻;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5)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 (6)C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C.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D.该区分布幽深曲折的峡湾11. 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初一地理试卷 A.暴雪 B.暴雨 C.狂风 D.干燥12. 关于俄罗斯国情的正确叙述是(试卷满分 50 分,时间 45 分钟)①海岸线漫长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与我国接壤 ④首都东京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1. 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13.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主要是因为A.距海洋近 B.纬度低 C.海拔高 D.位于迎风坡C.亚洲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D.亚洲西南部与非洲相邻,东北部与北美洲相望14. 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五海不包括2. 小明准备上日本旅游,下列旅游项目不能在日本体会到的是A.品尝美味的生鱼片 B. 进行雨林探险 C. 泡温泉,看烟火 D.观赏樱花 A.黑海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红海3. 如图所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特点。依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 2024年 2月 7日,我国第 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我国南极科考队在这个时期开站的原因是A.当地因纽特人会热情款待 B.北极熊冬眠危险小C.此时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固体淡水资源丰富16. 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布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众多 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出口是以初级产品为主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C.劳动力素质高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4.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17.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5.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往来频繁,俄罗斯从中国订购的各类产品中,订单量最多的是 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玩具、服装 B.煤炭、石油 C.航空航天工业产品 D.汽车、木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18. 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B.黑——是黑种人的故乡A.被韩国称为海上生命线 B.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C.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富——经济发达,生活富裕C.向东航行可达非洲、欧洲等地区 D.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7. 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19.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A.减少劳动人口数量 B.推动养老产业发展8. 2024 年 1 月 1日,在日本西海岸发生了 7.6级地震,引发 5米海啸。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 C.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A.位于板块内部 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0.几位同学在描述亚洲各地旅游度假的情景时,有一位同学在撒谎,他是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A.小明:在印度我乘着雪橇逛街9. 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B.小畅:我在去蒙古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见了大草原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沙漠和草地 C.小兰: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游泳圈在死海中畅游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D.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10. 对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二、综合题(每空 1分,共 30分)A.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B.工业是欧洲西部国民经济的支柱初一地理 第 1 页 (共 4 页) 初一地理 第 2 页 (共 4 页)学校 班级 姓名密 封 线21.读巴西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美国图可知,美国的山脉 C是 ;东临 A 洋。(2)美国北邻的国家 B是 ;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 。(3)美国东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 。(4)E区域的农业带是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写一点)24.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的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的合作。材料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历史悠远的好邻居是搬不走的,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友好邻邦,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1)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数量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请举两例具有巴西特色的文化活动 、 。(2)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其冲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20世纪 60年代以来,这里的雨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 。22. 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读上面亚洲河流山脉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呈 状流向四周海洋。(2)甲区域有丰富的 资源(矿产),中国一艘货轮从南海出发前往甲区域运载该资源,其路线为:南海→① 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② 海峡→甲地 沿岸;(3)乙河流域整体地势特点是 。 (1)参与“澜湄合作”的国家均属于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4)简析甲地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写一点) (2)由图可见,中南半岛山脉与河流多 (南北或东西)走向,分布特点23. 读美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是 。(3)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 。(4)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种植该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E(5)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是 。(写一点)D(6)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地是相邻的 ②两地都是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③两地都与我国接壤 ④两地都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初一地理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一地理 第 4 页 (共 4 页)初一地理期末考试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B C A A D D C D B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B A C B C D A D B A二、综合题(每空 1分,共 30 分)21、(1)混血种人;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任意两项即可)(2)亚马孙;亚马孙;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任意一项即可)(3)东南沿海地区22、(1)中部高,四周低;放射状(2)石油;马六甲;霍尔木兹;波斯湾(3)南高北低(4)全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匮乏23、(1)落基山脉;大西(2)加拿大;专门化(3)五大湖(4)乳畜带;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水源充足;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任意一项即可)24、(1)发展中(2)南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旱涝灾害频繁(4)水稻;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5)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