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雅安市2024一2025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3.吴某在出差途中不慎遗失手机,因手机内存有重要资料,便在网络上发布了悬赏广告,愿意支付给拾得并送还者酬金1000元。韩某捡到手机后,依据广告提示找到吴某并索要酬金,吴思想政治试题某此时却反悔不愿支付酬金。本案中①手机的所有权本就属于吴某,吴某可不向韩某支付酬金注意事项②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吴某应向韩某支付酬金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1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③韩某可依法行使抵押权拍卖手机,且所得价款优先受偿2.本次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④在网上发布的悬赏广告应当视为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3.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A.①③B.①④C.②③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D.②④4.第丨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1川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4.张某与李某是某小区门对门的邻居。为保障居家安全,张某在自家大门上方的墙体上安装了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摄像头。李某发现该摄像头能拍摄到自家大门,认为这侵犯了家人隐私权,要求张某拆除。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的答题无效。面对李某的诉求,张某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墙体上,属于合法行使物权,因而拒绝了拆除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要求。因协商未果,李某将邻居张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李某以和为贵选调解,因其是解决纠纷的最佳选择第I卷(选择题,48分)②张某行使权利要注意界限,不违背法律与公序良俗③只要张某没对外传播拍摄影像,就不构成隐私侵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④李某有权要求张某及时停止潜在侵害,并排除妨碍符合题目要求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5.徐某自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居,儿子海外工作多年不回家。邻居何某为人热心,主动照顾徐某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的是的生活起居。徐某很感动,立下遗嘱将自己过世后的房产赠与何某,并签定了遗赠扶养协议,①李某不满邻居举报其在公共楼道里为电动车充电,由此引起纠纷此后,何某一直尽心照顾徐某。几年后徐某病故,何某取得房产,但徐某儿子将何某起诉至②某市质检部门对某制假售假企业处以十万元罚款,企业表示不服法院,要求归还房产。该案例③两名同学约定周末一起去体育馆打球,一方未到,另一方不谅解①符合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何某通过履行监护职责得到房产④赵某因矛盾在社交平台上肆意谩骂诽谤攻击周某,使得周某不满②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遗嘱意愿,法院因此驳回徐某儿子诉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③何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依法获得邻居徐某的房产2.王某使用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一图片,将该图片在甲杂志社发表,获得稿酬400④何某按扶养协议承担徐某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相应权利元,并同意甲杂志社许可第三方使用该作品。后经甲杂志社许可,乙报社转载了该作品。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公司未经许可,将该作品作为商标用于产品外包装设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6.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本该“提①王某使用软件生成图片,有智力付出,享有著作权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②甲杂志社在支付稿酬后,拥有该图片的著作人身权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乙报社对该图片的转载,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A.商家上述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④丙公司对该图片的使用,侵犯了甲杂志社的商标权B.商家上述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商家上述行为属于商业经营的正当行为D.商家上述行为属于“搭便车”的混淆行为高二政治试题第1页共8页高二政治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