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王湾导入新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节奏,体会重点字词。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情感内涵。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积极思考的习惯。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热情,提高审美和品鉴能力。4、通过学习《次北固山下》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开阔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整体感知——作者简介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的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王湾此次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整体感知——探寻背景北固山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在北固山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三国时期的孙权曾经在这里打了胜仗,奠定了吴国的军事力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里曾经还是南朝时期宋国国君刘裕的出生地,刘裕带领本族的人抵御外族侵入,并获得胜利。整体感知——资料链接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咏史诗、爱国诗、悼亡诗、思乡诗、闺怨诗、战争诗等。诗歌按内容可分为(题材):整体感知——资料链接古诗古体诗近体诗(唐代以后)四言(字)五言七言乐府诗绝句(4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 (8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注意:古诗中每一个逗号算一句诗歌按形式可分为(体裁):整体感知——资料链接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整体感知——资料链接近体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整体感知——资料链接律 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在律诗中,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整体感知——文体知识次北固山下次: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诗题意思:作者旅途中在北固山下停泊。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整体感知——题目解读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2)风正一帆悬:_____(3)乡书何处达:______(4)归雁洛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人前行的路。挂。家书。北归的大雁。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1)悬( ) (2)雁( )yànxuán整体感知——重点字词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次北固山下[唐]王 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xínɡ五言律诗,一般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这首诗押“ɑn”韵。 “前”“悬”“年”“边”古音分别为qián、xuán、nián、biān。整体感知——朗读诗歌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次北固山下舟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时候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停宿在今江苏镇江北,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旅人前行的路北固山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译: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风顺,指风平浪静挂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升起来进入,降临指夜将尽未尽之时译:夜还未消尽 ,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译:思念故土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从海上升起的红日思念故乡的书信到,送到北归的大雁。此处代指书信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次北固山下[唐]王 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整体感知——理解诗意古今异义次北固山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____停宿次序,等第整体感知——积累字词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① 观景潮平岸阔 ②_________③ 江春旧年思乡:乡书 ④ ⑤ 之情请在梳理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绿水前风正帆悬海日残夜归雁思乡整体感知——理清结构精读细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起】首联点题。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客路”即驿道。诗人此刻正在船上,正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表明船到之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这与尾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照应。旅途之景精读细研——诗歌赏析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两句诗。[答题思路]考点赏析名句语言特点句子对仗——整齐的美精于炼字——精细的美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 物言志……描写方法: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用典……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比兴、象征、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精读细研——诗歌赏析结构特点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中间句作用:承前启后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情收束,含蓄隽永[参考答案]内容:点题,交代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客路行舟时所看到的美景,这与尾联相呼应。精读细研——诗歌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承】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能高悬。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达到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效果。 “潮平”为颈联中“江春”一语做铺垫。以小见大江水之景默写常考精读细研——诗歌赏析说说“风正一帆悬”中“悬”的妙处?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因为风正,船帆便端端直直地悬挂于桅杆上。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我们的胸襟应该是开阔的,心情应该是舒畅的。“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精读细研——诗歌赏析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的一般答题步骤:(1)找意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意象,它们一般都是名词。如“月”表现的常是离愁别恨、寂寞心境,“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之情等。(2)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事物的特定寓意,分析其特点。(3)晓情感。结合具体景物体会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4)绘画发挥想象,紧扣诗词中的景物和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精读细研——诗歌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转】颈联写景兼点明时令——冬末春初。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对偶、拟人江春之景(哲理之思)精读细研——诗歌赏析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精读细研——诗歌赏析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精读细研——诗歌赏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合】尾联紧承前三联而来,遥应首联,表现了诗人深深的乡思愁绪。思乡之情精读细研——诗歌赏析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精读细研——合作探讨残冬腊月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精读细研——合作探讨5、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精读细研——合作探讨6、《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①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即驿道,驿道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②颔联紧承首联,写在船上所见的景色。精读细研——合作探讨“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之时,帆才有悬空的态势。③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夜还未消尽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还未逝去而江上已露春意——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何况诗人离家已久,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诗人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家人传递家书了。④最后一联紧承第三联而来,又遥应首联,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精读细研——合作探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内容概要首联:点题游子思乡颔联:写景颈联:写景尾联:想乡——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春旧年——北归大雁、捎书洛阳次北固山下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主旨概括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课堂小结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课堂小结1.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激励。课堂小结——写作特色2.借物抒情,意蕴丰富。尾联诗人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念意味的词语,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课堂小结——写作特色(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江南春早游子思乡次北固山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拓展延伸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拓展延伸——思乡诗歌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仿照示例,对《春游湖》一诗中“燕子”这一意象进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常夜鸣,声音凄切。古诗中常借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此诗中李白借以抒发对好友遭贬的同情和关切之情。拓展延伸次北固山下(节选)[唐]王 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大雁:是一种候鸟,春到北国,秋去南方,万里迁徙。古诗中常借鸿雁传书以抒发思念之情。此诗中便借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拓展延伸春游湖[宋]徐 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燕子: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类所能及。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此诗中诗人借燕子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喜悦的心情。拓展延伸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关夜宿客乡的诗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次北固山下》一诗,从诗的体裁来看,它是一首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来看,它是一首_____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五言律抒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布置作业——课堂检测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江面开阔景象)的句子是: 。3.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 。布置作业——课堂检测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这一联是千古名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值得认真品味。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 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阔,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顺风顺水,一路扬帆,充满期待,心态乐观昂扬。“两岸阔”“一帆悬”是工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布置作业——课堂检测1.背诵并默写诗歌;2.搜集五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布置作业——课后作业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次北固山下.mp3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同步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