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命题杂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数学命题杂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高中数学命题慢谈
台州一中梅红卫
2024.03
高 考 模 拟 卷
期末(中)测试卷
章 节 单 元 测 试卷
高 考 模 拟 卷
一、高考要求?考情
二、学校要求?校情
三、学生要求?学情
四、双向细目表
五、积累、改编、组卷
一、高考要求?考情1:2023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成绩
题号 考点 分值 得分 难度 题号 考点 题号 考点
1-12 5*12=60 38.57 0.64 1 集合 9 样本数据
13-16 4*5=20 9.5 0.48 2 复数 10 指对数应用题
17 解三角形 5+5=10 6.2 0.62 3 向量 11 抽象函数
18 立几平行二面角 4+8=12 7.6 0.63 4 复合函数 12 立几动态应用
19 导数单调 5+7=12 5.2 0.43 5 椭圆 13 排组
20 等差数列 4+8=12 4.8 0.4 6 直线圆 14 棱台体积
21 概统递推 4+5+3=12 4.5 0.38 7 充要数列 15 三角函数方程
22 解几抛物线函数 3+9=12 1.8 0.15 8 三角变换 16 双曲线离心率
总分 150 78.2/84 0.52/0.56
一、高考要求?考情2:高考命题老师的思考
1、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数学与科学技术
数学与整个民族的素质
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是证明
分类问题(等价关系) 抽屉原理
正话与反话
复杂问题简单化 复杂问题条理化
概念严谨 有限与无限 基数
曲线的极值点和拐点:深圳房价出现拐点
2、学生应该如何学?
克莱茵的教学理论是:
学生应该自己来完成定理的证明。
他只给他们讲解证明方法的大概轮廓。
教师能在绝然不同的问题中洞察到统一的思想、并用一种集中必要的材料来阐明其统一见解的艺术。
获得数学知识过程比获得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数学的抽象思维也是培养出来的
举例
三角形内点到三边距离之和的最大最小问题
三、如何考学生?
适度创新
无偏题 怪题
文字简洁 语言通俗
内涵丰富
设问清楚 思维深刻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在填空题中出探究性的题
不要在选择题的干扰项中出现科学性问题
不要在试题中将本质的内容人为地隐藏掉
二、学校要求?校情1:一中2023数学高考成绩
平均分 150 140 130 110 备注
107.57 1人 16人 71人 396人 约830人
0.72
96-118分 85-130分 74-141分
0.68*830=564人 0.95*830=788人 0.99*830=820人
0.64-0.79 0.57-0.87 0.49-0.94
难度0.4左右试题 难度0.3左右试题 难度0.2以下试题
校情2:我们学校应关注哪类目标学生?
三、学生要求?学情
统计近三次考试命题应关注目标学生的每题得分
题号 考点 分值 得分 难度 题号 考点 题号 考点
1 集合 9 样本数据 17 解三角形
2 复数 10 指对数应用题 18 立几平行二面角
3 向量 11 抽象函数 19 导数单调
4 复合函数 12 立几动态应用 20 等差数列
5 椭圆 13 排组 21 概统递推
6 直线圆 14 棱台体积 22 解几抛物线函数
7 充要数列 15 三角函数方程
8 三角变换 16 双曲线离心率
总分
四、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1
双向细目表2
双向细目表3
双向细目表4
五、积累、改编、组卷
命题例题4:2024.3宁波十校
知识内容:基础、重点、难点
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应用
题型类型:单选,多选,填空,解答
题型结构:基础、综合、应用、创新
描述因素:否定肯定、正面反面、串联并联等
试题来源:课本原题、课本改编、自编
解决方法熟悉程度:常见、一般、频率低
难 度 值:容易(0.7-1)、中等(0.3-0.7)、较难(0.3以下)
命题例题1:2024.2高考数学测试题
命题例题2:2023全新I高考数学试题
命题例题3:2024.3金丽衢十二校
2024.3金丽衢十二校
2024.3宁波十校
具体的建议:
1、考试分析:
(1)计算近三年本校高考数学平均
分(如80分,难度=A);
(2)近三次模拟考数学的平均
分(如70分,难度=B);
(3)近三次模拟考中目标学生(如前50名)
数学的平均分(如90分,难度=C) ;
(4)计算数值M=C+|A-B|/2
(5)近三次模拟考中目标学生(如前50名)
数学每个考点试题的得分难度值D(如D1、D2、D3、、、)
指导学生做适合目标学生难度要求的试题!
具体的建议:
2、编写试题(原题、改编、原创):
(1)找到近三次模拟考中目标学生(如前50名)
数学每个考点试题的得分难度值D(如D1、D2、D3、、、)
小于数值M且M-D<0.15(约1-2个标准差内)的题目和考点;
(2)重点第(1)条中考点、试题进行编题;
(3)再按全省平均难度系数
(总体约0.55,按易4:中4:难2)编写整卷;
(4)注意题型(单、多、填、解)对难度的影响;
(5)近期熟悉的试题用同考点相近难度的试题代替,
也可改变题型;
3、学生做模拟卷的建议:
指导学生先做难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