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课时)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课时)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课时)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根据东北豹的种群密度,能确定2016年其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吗
不能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情境一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
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如何计算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影响种群密度?其意义是什么?
请自主阅读教材P3,思考下列问题。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1】
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定义:
②死亡率:
1655万÷13.7亿 ≈ 12‰
975万÷13.7亿 ≈ 7‰
【例1】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
【例2】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我国大陆死亡人口为975万,死亡率约为_____‰。
12
7
①出生率:
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1】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不变
出生率<死亡率 降低
(2)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意义:
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1】
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有什么关系?其意义是什么?
对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请自主阅读教材P3-4,思考下列问题。
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2】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1)定义:
迁入率
迁出率
种群密度
(2)意义:
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2】
(3)东北豹保护措施:
全面禁猎,
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
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
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2】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4“思考 讨论“的三个问题,试总结以下问题:
年龄结构有几种类型?
年龄结构怎样影响种群密度?
研究年龄结构意义的是什么?
分析年龄结构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3】
类别 图标 年龄特征 发展趋势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
各年龄期个体数__________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幼年个体___,
老年个体___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幼年个体___,
老年个体___


比例相当



增大

相对稳定

减小
各种类型的年龄结构比较
思考 讨论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呢?
(1)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2)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思考 讨论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以下材料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 讨论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1)定义: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叫做种群的年龄结构。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类型:
(3)意义: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和 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分析年龄结构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3】
与社会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持续升高: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例如,通过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等等。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108.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121.2
(严重偏离世界人口性别比例:102~107)
什么是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怎样影响种群密度?有何意义?
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生产实践上有何应用?
请自主阅读教材P4-5,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性别比例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4】
指种群中 数目的比例。
雌雄个体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注意: 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
(1)定义:
(2)类型: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分析性别比例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4】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3)与实践的联系:
(4)意义: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
分析性别比例
总结其他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任务1】
【合活动4】
D
课堂检测
1.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C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
B.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结构仅通过影响种群的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课堂检测
C
3.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中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有利于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渔业生产中通过控制渔网网
目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鱼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a类型
C.年龄结构为b类型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D.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c类型
课堂检测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面所学内容,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种群密度
预测
影响
A
B
E
F
D
C
决定种群消长的速率
衰退
增长
+
+
-
-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 。
迁入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迁出率
死亡率
决定
决定
“+、—”分别表示增加、少;“ 、 ”分别表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
影响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东北豹种群各数量特征间关系的模型图
情境二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
种群密度
预测
影响
迁入率
出生率
迁出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决定种群消长的速率
衰退
增长
+
+
-
-
决定
决定
性别比例
影响
出生率
影响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
分析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任务2】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为什么会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年龄结构
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
种群密度
预测
变化趋势
分析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任务2】
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种群密度
预测
影响
迁入率
出生率
迁出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决定种群消长的速率
衰退
增长
+
+
-
-
决定
决定
年龄结构
影响
课堂检测
1.近年来,东海渔政部门加强捕捞管理,严控网具网眼尺寸,每年休渔期结束以后渔业资源比往年有所好转。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可以改变性别比例,进而提高种群出生率
C.控制网具网眼尺寸可以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D.控制网具网眼尺寸可以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B
2.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
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诱杀雄性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南充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D
课堂检测
种群密度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预测变化方向
间接影响
迁入率迁出率
直接决定
直接决定
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
样方法
影响
出生率
本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