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海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 (-2)的值为A. B. 2 C. - 2 D.2.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2025年4 月 19 日,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本次比赛全程约21公里,这意味着采用双足步态的人形机器人要完成约 25 万次精密关节运动.将数据“2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C. D.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 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N重合,即CM=CN,过角尺顶点 C的射线 OC便是∠AOB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依据是A. AAS B. SASC. SSS D. ASA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6.我国明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试问各位善算者,多少人分多少银 ”译文:“隔着墙壁听见客人在分银两,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银两.若每人分7两,则还多4两;若每人分9两,则还差8两.请问:有多少客人 分多少银两 ”设客人为x人,银两为y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C. D.7. 如图, AB是⊙O的直径, ∠CAB=40°, 则∠ADC的度数是A. 80° B. 50°C. 40° D. 25°8.如图,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前往B地,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刻t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乙车先到达B地B. A、B两地相距300kmC. 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D.在8:30时,乙车追上甲车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4的算术平方根是 .10.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 0. (填 “>” “=”或“<”)11. 七名同学一分钟排球垫球个数分别为 42, 47, 43, 43, 45, 43, 46.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12. 若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则c的值为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在第三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 在菱形ABCD中,. , E, F分别为AB, BC的中点, 且. 则菱形 ABCD的面积为 .15. 如图, 在4 中, 且 3, DB=2, 则 的值是 .16.下图是谢尔宾斯基地毯图案的形成过程.按此规律下去,第⑥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计算:(6分)先化简 再从-2,0,1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19.(7分) 如图, 直线. 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 (m为常数, 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求 的面积.20. (7分)如图, 在 中,点O,D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过点A作 交DO的延长线于点 E, 连接AD, 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2)若AB=AC, 试判断四边形AEBD的形状; 并证明.421. (6分)数学实践【问题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智慧遇上现代数学模型.“豇豆不上架,产量少一半”的农谚流传至今,现代科学揭示了其秘密:当支架与地面形成( °夹角时,既能在早春聚热防冻害,又能在盛夏分散强光,就像给豇豆装了智能遮阳篷.【问题呈现】用两根竹竿交叉,斜插入地面,交叉点在何处会使支架与地面形成65°夹角 【模型建立】环节一:数据收集两根竹竿长度均为 1.8米,插入地下的部分为 0.3米,竹竿与地面接触点间距为 0.6米且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环节二:数学抽象如图:已知线段AB与CD交于点O,AB,CD与直线l分别交于点E,F, 求 OE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问题总结】交叉点O 距顶端A的长度即 OA为 m时,支架与地面形成( 夹角,这样更贴合作物的生长规律.522. (8分)如图, 线段AB经过圆心O, 交⊙O于点A, C, AD为⊙O的弦, 连接BD,∠A=∠B=30°.(1) 求证: 直线 BD是⊙O的切线;(2) 已知BC=2, 求 的长(结果保留π).23.(10分)为了让学生体验青海民俗文化,某学校开设了特色艺术实践课程,课程分别是:A.五谷画,B.彩陶,C.剪纸,D.排灯.现学校要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情况,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一个课程),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 ;扇形统计图中(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有16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课程D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名 (4)甲、乙两名同学从A、B、C、D四个课程中任选一个,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人恰好选到同一个课程的概率.624.(11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1,0), 点 C(2,5)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①求点A的坐标;②当y<0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连接AC交y轴于点D,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11分)活动与探究解码蜜蜂的“家”——为什么蜂房是正六边形的 蜜蜂的“集体宿舍”是由多个正六边形密铺在一起的,这些密铺的正六边形使得蜂房之间没有空隙,一点儿也不浪费空间.这是数学中的密铺(或镶嵌)问题.平面图形的密铺(或镶嵌)是指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多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使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探究一: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哪些正多边形可以密铺 平面图形 每个内角度数 能否整除 能否密铺正三角形 60° 360°÷60°=6 能正方形 ① ② 能正五边形 108° 不能正六边形 120° 能正七边形 900° 7 不能正八边形 135° ③ ④… … …(1) 请补全上述表格① ; ② ; ③ ; ④ .7探究二:在能密铺的正多边形中,哪种形状最省材料 数学视角:蜜蜂的身体可近似看成圆柱,若圆柱底面半径为1,当蜂房恰好容纳一只蜜蜂即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半径均为1时,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周长的大小.观察图1,发现⊙O是正三角形ABC的内切圆,与AC切于点D,( , 在Rt△ADO中, . 则 的周长为((2) 如图2, 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 ;(3)如图3,求出正六边形的周长(写出求解过程).探究三:在能密铺的正多边形中,哪种形状可以使蜜蜂的活动空间最大 数学视角:假设蜜蜂建造蜂房的材料总量即周长一定,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面积的大小.(4)若正多边形的周长都为12,则正三角形的面积为 ;正方形的面积为 ;正六边形的面积为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在相同条件下,正六边形结构最省材料,能使蜜蜂的活动空间最大,是建造蜂房的最优方案.8青海省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①本解答的解证题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法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察内容参考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②注意,解证题评分采用累积评分制,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积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C D D B C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2 10. > 11. 43 12. 313. a<-1 14. 12 15. 16. 3 或243 (两个答案均可得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解:………………4分………………………………………………………………6分18.(6分)化简:解:…………1分·2分·3分=a-2 …………………………………………………………………………….4分求值:情况①:把a=0代入 情况②:把a=1 代入原式=0-2 原式=1-2=-2 =-1…………………………………6 分备注:情况①或情况②写上均可得分。119. (7分)解:(1)把点A(1,0)代入y=-x+b中得0=-1+bb=1……………………………………………1分∴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把点C(-1,a)代入y=-x+1中得a=1+1=2∴点C的坐标为(-1,2)……………………2分把C(-1,2)代入 中,得 …………………3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或写成 ·4分(2)过C点作 CH⊥y轴于点H,∵C(-1,2) ∴CH=1……………………………………………… ·5分把x=0代入y=-x+1得, y=1.∴B(0,1) ∴OB=1…………………………………………… ·6分…………………… ·7分此题可用其他方法,根据学生作答给分.20.(7分)(1)证明:情况①∵点O为AB的中点∴OA=OB……………………………………………………………………1分∵ AE∥BC∴∠EAO=∠OBD∠AEO=∠BDO ………………2分在△AEO和△BDO中∴△AEO≌△BDO(AAS)……………………………………………………3分∴AE=BD∵AE∥BD∴四边形AEBD 是平行四边形...................................4分2情况②∵点O为AB 的中点∴OA=OB………………………………………………………………………1分∵AE∥BC∴∠AEO=∠BDO ……………………………………………………………2分在△AEO和△BDO中∴△AEO≌△BDO(AAS)……………………………………………………3分∴OE=OD∵OA=OB∴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 4分情况③点O,D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OD∥AC……………………………………………………………………1分∵AE∥BC∴四边形AEDC是平行四边形……………………………………………2分∴AE=DC∵点D 是边 BC的中点∴BD=CD∴AE=BD且AE∥BC∴四边形AEBD 是平行四边形 4分备注:本题中全等的证明方法有:AAS、ASA(结合学生答题评判)(2)证明: 当AB=AC时, 四边形AEBD是矩形……………………………………5分理由如下:情况①∵AB=AC, 点D是BC边上的中点∴AD⊥BC 即∠ADB=90°…………………………………………………6分∵由(1)得四边形 AEB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BD是矩形 7分情况②∵点D,O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OD∥AC即DE∥AC∵AE∥BC∴四边形 AEDC是平行四边形∴AC=DE∵AB=AC∴AB=DE……………………………………………………………………6分∵由 (1)得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BD 是矩形………………………………………………….7分321.(6分)过O点作OH⊥EF , 垂足为H………………………………………………………1分∴OE=OF………………3分在 中,∠OEF=65°…5分问题总结: OA=0.8m…………………………………………………………………6分22.(8分)情况①:(1) 证明: 连接OD∴∠ADB=180°-∠A-∠B=120°……………1分∵OA=OD∴∠A=∠ODA=30°……………………………2分∴OD⊥BD… ………………………………………………………………3分且 OD是⊙O的半径∴直线BD是⊙O 的切线……………………………………………………………….4分(2)在Rt△DOB中, ∠ODB=90°,∠B=30°设OD=OC=r解得r=2· …………………………………………………………………6分∵∠DOB=∠A+∠ODA=30°+30°=60°或∵∠DOB=180°-∠ODB-∠B=60°……………………………………………………7分………………………………………………………………….8分情况②:连接OD∵OA=OD∴∠A=∠ODA=30°……………………………………………………………………1分∵∠DOB=∠A+∠ODA=30°+30°=60°………………………………………2分∴∠ODB=180°-∠DOB-∠B=180°-60°-30°=90°∴OD⊥BD………………………………………………………………………..3分且 OD是⊙O的半径∴直线BD是⊙O 的切线………………………………………………………..4分(2)在 Rt△DOB中, ∠ODB=90°, ∠B=30°设OD=OC=r解得r=2 …………………………………………………………6分∵由 (1) 得∠DOB=60°…8分23.(10分)(1) 160 2分20(2)如图所示,条形统计图已补全…………………·4分(3)解: 人 …5分答:估计该校对 D感兴趣的学生有400人……6分(4)情况①:列表格甲乙 A B C DA AA BA CA DAB AB BB CB DBC AC BC CC DCD AD BD CD DD如树状图所示,共有 16种等可能结果,而出现甲、乙两人恰好选到同一课程的有4种: AA, BB, CC, DD.………………………………………………………8分∴P(甲、乙两人恰好选到同一课程) …………………………………10分情况②:画树状图如树状图所示,共有 16 种等可能结果,而出现甲、乙两人恰好选到同一课程的有4种: AA, BB, CC, DD.………………………………………………………8分∴P(甲、乙两人恰好选到同一课程) ……………………………..10分524.(11分)解:(1) 将B(1,0)、C(2,5)代入…………………………………….…2分得 …3 分∴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4分(2) ①当y=0时,得∴A(-3,0)· …………………………..………………6分②-3<x<1…………………………………………………7分(3) 存在, P (0,7), P (0,-3)..………………………………11分备注:每写出一个正确P点坐标得2分25.(11分)(1) 每空 1分①90°④不能…………………………………………………..4分(2)8…………………………………………………………………………………………5分(3) 解: 如图,⊙O为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与 CD切于点M,连接OM,OD∴OM⊥CD且(在Rt△MOD中, ∠OMD=90°, ∠ODM=60°…………………………………………..8分(4) 每空1分9 6 ·………………………………………11 分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