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五升六暑期阅读考点05——古诗词阅读◎ 阅读方法:古诗的学习我们一定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这样的话呢,我们才能够把一个古诗研究清楚。1、从词句注释上来下手。词句注释主要是把重点的词语以及重点句子来进行解释的。这样才能够让整个的文章整个的古文儿你才能看懂。看懂才是关键点,因为有的个别词句比较重要,它就是整个古文的中心。2、一定要做翻译。我们读完一首古诗,通过第一步对重点词句的解释。下一步就要把整个的全文来翻译。翻译完以后才能够对整个的文章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和认识。3、对作者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因为每一个作者他所处的年代不一样,那么他所创造的古文儿背景也是不一样,那么背后的含义更是不一样。所以说,了解作者至关重要。4、从赏析的角度来进行看待。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欣赏的角度去鉴赏他,去分析它。掌握了这一个方法以后在古诗文阅读理解里面就会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优训练: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8分)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1分)漪: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__(2)“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一个“_______”字 ,写出了日落西山,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的情形,可见诗人是怀着一颗童心来描写事物的。(2分)(3)从第三、四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牧童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处看出来。(3分)(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B.诗人描写一个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C.夕阳西下,孩童晚归,表现出诗人对孩子顽劣的气愤和对他不懂珍惜时间的劝诚。D.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觉。2、古诗阅读。(6分)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2分)(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 。(2分)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3、古诗阅读。(5分)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①欲问边②,属国过居延③。征蓬④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⑤直,长河⑥落日圆。萧关逢候骑⑦,都护在燕然。【注释】①单车:一辆车,表示这次出使随从不多。②问边:慰问边关守军。③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④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⑤孤烟:指烽烟。⑥长河:指黄河。⑦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2分)(2)请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分)单 车 欲 问边 ,属 国 过 居 延。(3)诗中描写边塞风光,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 ,。(2分)4、读古诗,完成练习。(共6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分)(2)这首诗中描写静态场景的诗句是 ;请你再找出一句描写动态场景的诗句 。(2分)(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B.诗的第三联(须联)写出了人物的活动,有洗衣归来的女子和打鱼归来的渔人。C.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百草已经凋零,进入初秋萧条冷清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低落的心情。D.这首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5、古诗阅读。(6分)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①离愁白日斜,吟鞭东②指即天涯。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注释】①浩荡:无限。 ②东:向东。③落红:落花。 ④花:比喻国家。(1)关于最后两句诗,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作了春天的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B.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了泥土还要保护花。(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诗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声,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解释词语。(2分)十五夜: 。地白: 。(2)诗的一、二句分别从视觉、 、 的角度来写的。“地白”、“树栖鸦”从 ;“冷”从 写;“露无声”从 写。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 的心境。(3分)(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2分)(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0分)读书(宋) 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兴味:兴趣,趣味。B.未晓:天还没亮。C.思量:思考,考虑。(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 );“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2分)(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2分)(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2分)(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2分)8、古诗阅读理解。(9分)牧 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第一、二句给人以____(A.听觉 B.视觉)和____(A.听觉 B.视觉)上的感受。句中的“_____”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平缓,“_____”字写出了笛声的悠扬、飘逸,使人想象到牧童劳作一天后的_____________之情。(5分)(2)第三、四句笔锋一转,描写了牧童回家后吃饭、_______的情景,刻画了一个( )的牧童形象。(多选)(2分)A.以天为帐,以地为床,无牵无挂B.饥来即食,困来即眠,自由自在(3)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2分)9、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病起书怀【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联组成,其中___________联和___________联是对偶句。(2分)(2)“夜班挑灯更细看”,诗人看的是诸葛亮写的《___________》。(1分)(3)诗中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1分)(5)请写出陆游其他的爱国诗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古诗阅读。(8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共有四联,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描写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时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营造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参考答案1、B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1)边塞寂寞、冷落、肃杀;孤寂、艰苦(2)守边将士们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必胜信心。(3)这句诗是边塞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黄沙”二字既是实景,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3、(1)边塞 五言律诗(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4、(1)唐 王维(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3)C5、(1)A(2)C(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6、(1)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2)视觉 听觉 触觉 视觉 触觉 听觉 孤寂的(3)这首诗前两句写幽静清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7、(1)B(2)③①(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4)暂且放过去 切身相关(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8、(1)B A 铺 弄 轻松、愉悦 (2)休息 AB(3)示例: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体会到牧童生活的恬淡、安闲、无忧无虑。9、(1)颔 颈(2)出师表(3)位卑未敢忘忧国(4)忧国忧民(5)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年已老大的深深慨叹和感伤,但仍然对前途充满着希望的情怀。10、(1)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2)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3)疾速飞驰 归心似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