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升六暑期阅读单】考点06 小说类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升六暑期阅读单】考点06 小说类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升六暑期阅读
考点06——小说类阅读
◎ 阅读方法:
小说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1、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推动情节。③渲染气氛。④刻画人物形象,
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⑤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⑥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⑦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3、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来集中体现人物形象,表达文章的中心主题。部分情
节的设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与后文形成呼应。 
  4、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5、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提优训练: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素不相识:
(2)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2分)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3)“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5)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3分)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
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
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
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
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
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
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
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
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2)朗读画“ ”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2分)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
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抗日英雄杨靖宇
敌人层层包围着,密密匝臣如铁桶一般,转了一夜仍无法过岭。同志们饿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千名敌人用旋。到了第五天的中午时分,敌人采取“拉网”“篦梳”战术,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到晚上,又有四位同志负伤了。
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活,也活在一块。”
“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分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自己则带着另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而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杨靖宇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又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
23日凌晨,杨靖字边打边走,来到了灌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的一个坐探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
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漫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号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军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1)解释下面词语。(2分)
挂彩:
蜂拥而上:
(2)“拉网”“篦梳”加引号的作用是 。敌人采用这两种战术,说明
。(2分)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分力量。”这句话说明( )。
(2分)
A.杨靖宇怕死,怕牺牲更多的力量。
B.杨靖宇认为现在应该苟且地活着,目的是让革命多一分力量。
C.杨靖字认为死要死得有价值,不能白白送死,要尽量避免死亡,为革命积蓄更多
的力量。
(4) 你从杨靖字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3分)
4、课外阅读理解。(11分)
清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这里指国民党方面)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心希望在我身上能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子、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摆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士兵坚决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另一个士兵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新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检查,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躲藏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依旧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最后两人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同声命令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夏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选自《可爱的中国》)
(1)“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新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检查,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句中“新的发现”指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财物 B.武器 C.文件 D.药品
(2)方志敏认为,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靠的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精良的武器 B.先进的战术 C.杰出的人才 D.清贫的作风
(3)“我”为什么要把去年夏天穿过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称为“传世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是“我”的最珍贵的物品,有传世价值。
B.“我”家境贫苦,想把这些留给自己的孩子。
C.“我”甘于清贫,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
D.那些物品我用得最习惯,值得保留下来。
(4)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结构上的关系的正确一项是( )。(分)
A.首尾呼应 B.回环反复 C.层层递进 D.承上启下
(5)文章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国民党兵士搜“我”身时的言行,有读者觉得没有必要,可以略写。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3分)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2分)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2分)
(3)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4分)
(4)用“________”从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2分)
(5)“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2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海中救援
几年前,在荷兰的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的人懂得无私奉献的报
偿。
由于整个村庄以渔业为生,自愿救援队就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猛的晚上,
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遇险船员们发出了SOS的信号。救援队的队
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
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再次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
当他们筋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因为无法载走所有的人,
所以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
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的
哥哥保罗三个礼拜前出了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
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亲吻了
母亲,加入了救援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 对汉斯的母亲来说 比永久还久 最后 救援船驶过迷雾 汉斯
正站在船头 队长把手围成筒状 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 有 我们找到他了 告诉我妈 他是我哥保罗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在荷( )兰的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 )会全世界的人懂得( )
无私奉献的报偿( )。
(2)给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毫不懈怠:
音讯全无:
(4)作者是通过哪句话将文中的两次救援场景连接起来的?用“ ”画下来。
(2分)
(5)作者为什么说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的人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2分)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7分)
在脚下多垫些石头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当教师,工资低得可怜。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呢,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于是,我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羡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优厚的薪水的同窗。这样一来,不仅对工作没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兴趣。我整天琢磨着“跳槽”,幻想能有机会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拿一份优厚的报酬。
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接纳我。
然而,就是那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一直想改变的命运。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小小的操场四周很快围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我来晚了,站在人墙后面,跷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这时,身旁一个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视线。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厚厚的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费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地清楚。
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 。
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业余时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我已被调至一所自己颇喜欢的中专学校任职。
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透人的果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分)
微不足道:
密不透风:
(2)文章中两次出现“在脚下多点些砖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3)文章结尾处所“看到自己渴望的风景”是
。(1分)
(4)读完全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2分)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将对手的攻击变成促销手段
张珠容
①加拿大有一家刚开不久的“西海岸”奶酪店,店老板名叫奥利弗。有一次,奥利弗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在每100块奶酪里随机放入一个金币,然后在店门口贴出告示:谁买到含有金币的奶酪谁就是幸运者,不仅金币归他所有,就连购买奶酪的钱也可以退还。
②这个活动推出之后,“西海岸”奶酪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但同一条街上其他奶酪店的店主就不乐意了。他们几个联合起来,报警说“西海岸”奶酪店的金币促销活动有赌博嫌疑。警方接到投诉之后,立即要求奥利弗停止这种营销活动。
③竞争对手以为奥利弗这下该消停了,可没想到,第二天“西海岸”奶酪店就贴出了另一张告示:亲爱的顾客,衷心感谢您购买我们的奶酪。就在昨天,我们接到了警方的通知:奶酪店不能用金币来促销,所以恳请各位顾客,如发现奶酪中含有金币,请您及时退回。
④“这个老板是不是疯了?谁有那么傻,都吃到金币了还会往店里退?”街上的人们看到这个告示之后,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谈。几个竞争对手刚开始也觉得奥利弗的举止很可笑,可很快他们就觉察出了不对劲:顾客怎么还是一个劲儿地往“西海岸”奶酪店跑?我们的投诉难道变成了奥利弗的宣传手段?于是,他们又向警察局投诉,说“西海岸”奶酪店往奶酪里放置金币涉及安全问题,顾客很容易将金币吞进肚子里。警察局于是又向奥利弗发出了一道警告。
⑤没想到,奥利弗又利用警察局的警告打出了一个宣传广告。他去报社买下了整整一个版面,上写几行大字:请各位顾客在享用我们“西海岸”奶酪时一定要注意,因为奶酪里有可能含有金币,所以不能吃得太快,建议大家细细品尝,以免把金币吃进肚子里,造成危险。很显然,这个事件又成了一次营销,“西海岸”奶酪店的名气更大了。
⑥曾有个热门的话题问题:你被人泼了冷水怎么办?有人答“被泼冷水总比被泼热水强”,有人说“忍气吞声,以示大度”,也有人说“别理泼你冷水的人,加油做自己就好”。其中最精彩的一条回答现在已被传为网络热句,那就是:别人泼你冷水,你就烧开了再泼回去。
⑦这句话用在商业竞争中也很贴切。商场如战场,好的营销活动吸引来顾客目光的同时,往往也会招来同行的嫉恨与攻击。被竞争对手泼冷水的奥利弗非但没有屈服,反而两次将竞争对手的攻击变成促销手段,巧妙宣传了一把自己的奶酪店。
(1)日常生活中“泼冷水”的意思是 。
文中,“被竞争对手泼冷水”中“泼冷水”指的是 。(3分)
(2)结合文章,体会奥利弗对竞争对手的回应,完成练习。(2分)
(3)第4自然段画“ ”的句子说明人们对奥利弗的策略的态度是人们可能在想
。奥利弗正是抓住了人们这样的心理。(2分)
(4)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奥利弗的策略成功的原因。(3分)
(5)奥利弗的成功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两点即可。(2分)
9、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中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
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弄得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2分)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谦让—( ) 承受—( ) 啜泣—( ) 突然—( )
(3)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2分)
(4)短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
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2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上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干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丽亚老师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窗外的景物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当我们陷入困境、走投无路时,我们是否想过换一种思维方式?
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①小男孩闷闷不乐的原因是 ,而他演出后让同学们记住的原因是 ,最后他成了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②小男孩在第一扇窗户边看到 ,心情 。他在第二扇窗户边看到 ,心情 。
(3)选择题。(2分)
①“孩子,你开错了窗户。”老师这样说是想告诉小男孩( )。
A.不要让一些不开心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B.不要老停留在一个地方看风景。
②“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一句中“换一扇窗”是指( )。
A.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风景更美丽。
B.换一种角度看待自己的缺点,要有乐观的心态。
(4)你喜欢玛丽亚老师吗?为什么?(2分)
(5)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
1、(1)文中指我和独腿军人从来不认识。
(2)B
(3)军人虽然只有一条腿,但是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必将战胜种种困难,迎来灿烂的生活。
(4)初春的早晨,一位独腿军人拄着双拐练习跑步。他摔倒了,不愿别人扶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练习跑步,“我”觉得那跑步声是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5)①外貌描写②动作描写③神态描写;句子②。独腿军人跌倒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撑”“挪动”写出了他站起来的艰难,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
2、(1)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2)B
(3)“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未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4)C
3、(1)受伤的意思。
乱哄哄,没有秩序乱成一团的样子。
(2)表示特定称谓 日寇像撒渔网打渔一样来搜索杨靖宇以及他率领的抗联战士
(3)C
(4)不惧艰险,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了祖国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4、(1)A (2)D (3)C (4)A
(5)不认同。因为正是通过大量篇幅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刻画出国民党士兵贪婪无耻,将他们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与方志敏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方志敏甘于清贫,忠于革命的品质。
5、(1)A;
(2)专心;渴望;讲述;唤起。
(3)对知识的渴求;艰苦。
(4)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5)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6、(1)hé jiāo de cháng
(2),,。,,。,:“?”:“,。,!”
(3)一点也不松懈。一点消息也没有。
(4)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
(5)年轻男孩汉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承担了海上救援的任务,这是一种
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得到了报偿,因为那个被救的最后一个人是他3个礼拜前出海未归的哥哥。
7、(1)微小,不足一提的东西。密得连风都穿不过去。
(2)每一块砖头就是指每一步的努力。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就是指自己多做些努力。只有自身努力了,才能获得成功。
(3)在脚下垫上一些砖头。
(4)指获得别人没有的成功。
(5)一个人只有默默地耕耘,才有得到成功的一天,然而这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8、(1)比喻打击人的热情或让人头脑清醒被竞争对手打压
(2)呼吁顾客退回金币让顾客小心吃奶愁(细细品尝)
(3)认为很好笑,当作笑谈 如果是我买到了有金币的奶酪。就算我悄悄收起来,奶
酪店也不会知道。下次我也去买一块奶酪试试运气
(4)奥利弗在回击时,既回应了警察的要求,又强调了自己店里的奶酪真的有金币。
他一直借回应警察的要求来强调奶酪中金币的货真价实,反而更让顾客趋之若鹜。
(5)示例:①面对别人的打击不要轻言放弃,应该明白,当有人针对自己时,恰恰是
对自己实力的<种认可:②遇事要多思考,化被动为主动;③要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和劣势,扬长避短。(言之成理即可)
9、(1)shé zhèng
(2)礼让 承担哭泣忽然(每词一分)
(3)因为嘎子的父亲腿折了,全靠母亲支撑全家。父亲认为“我们”家境比嘎子家强,
况且他和“我”娘还能挣钱。
(4)示例: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或:他想
让我学会挑战命运,挑战生活,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拼搏的奋斗决心。)
10、(1)文中指小男孩看到玫瑰花后悲伤情绪消除干净了。
文中指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后出了名。
(2)他的大鼻子受到了同学的嘲笑 他的大鼻子让人印象深刻
一些人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 很悲伤 一大片开得芬芳而灿烂的玫瑰花 很
开心
(3)A B
(4)喜欢。玛丽亚老师是一个聪明善良、关爱学生、教导有方的好老师。
(5)在生活中,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当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
思考,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