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徳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徳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徳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
1.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人的重要时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逐渐长大,带来了青春期的全新感觉。由此可知( )
①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注重内在美
②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③青春期是我们从幼小无知变得心智完全成熟的时期
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微妙变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七年级男生小明,总感觉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有时候莫名其妙地看到女生就脸红,而且相比以前更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②这种更加在意自己形象的行为是青春期的不正常表现
③这表明青春期的小明在异性面前,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
④这是一种不符合年龄特点的心理,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友情的滋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朝诗人王勃描写友情的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近的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汇细流以成江河,积小德以成大德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面对这种朦胧的情感,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 )
①善于珍惜纯真的友谊 ②真诚相待,频繁交往
③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④慎重对待,不与异性说话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一位作家这样告诉上初中的儿子:“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的成熟,就会过早的凋谢。你和班上的那位女同学既然都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告诉我们( )
A.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导致早恋
B.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不跟异性同学交往
C.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D.初中是学习的重要阶段,男女同学之间不应该交往
6.《黄帝内经》中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的记载。启示是( )
①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 ②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
③要积极主动调控情绪 ④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在某校心理游园会的“微笑欢迎你”驿站,同学们制作果蔬笑脸,画出自己的微笑卡,将自己的“坏情绪”写在卡片上丢进“情绪回收站”,微笑着在满是笑脸的背景墙前拍照留念……这些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
①消除负面情绪,传递温暖 ②尊重他人感受,关爱自己
③保持积极心态,健康生活 ④学会调节情绪,化解烦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习近平说:“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能反映一个人具有自强精神的是( )
①抵制诱惑,战胜自我 ②知难而退,乐观向上
③克服弱点,坚持不懈 ④拒绝帮助,告别依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青春就像在天空飞翔的风筝,而自信就是掌控风筝的线;如果你有自信,你的风筝就会飞得比别人高。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下列诗句能体现自信的是( )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目前,社会上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搭建“诚信天下”云平台,归集公安、银行、工商、法院等部门产生的动态数据,为18岁以上公民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使守信者享受免押金借书、贷款优惠等好处;让失信者“一次失信,处处受限”。这样做( )
①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
②能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
③能消除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
④可以让受限的人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你能感悟到( )
A.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理念 B.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的古训
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
12.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一个国家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④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5年初,我国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2小时体育锻炼;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等。这( )
①说明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体育强国
②是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消除成长烦恼
③有利于学生锤炼坚强意志,增强身体素质
④有利于从政策法规层面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对此,青少年学生应该( )
①向榜样学习,勇担责任 ②热爱劳动,掌握各种生产技能
③关爱他人,广泛结交网友 ④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以下是某班根据学校要求搜集的黑板报素材。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负荆请罪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孔融让梨
A.共促人际和谐,点亮青春友谊 B.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传统文化
C.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 D.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责任
16.我们出生后,依据《户口登记条例》,父母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到了上学年龄,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必须送我们去上学;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这些经历说明
A.只要我们不做违法的事,法律就与我们无关
B.我们处处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C.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D.未成年人年龄小、能力弱,只受法律的保护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2025年是民法典实施5周年。这部民法典被誉为“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从胎儿期到去世后遗体捐献,人生的每一步几乎都浓缩在民法典里;大到开公司、签合同,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一生的每一个民事行为基本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这说明( )
①民法典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②每一位公民要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自觉遵守者
③违反民法典的行为,都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④民法典确立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法治、德治等基本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个链接就可能骗光你数年积蓄;剧本多样、套路翻新,既会伪装也会“演戏”,骗你钱财还骗你感情……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公民应该( )
A.学习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执法
B.增强自我保护,避免上当受骗
C.远离手机网络,懂得依法维权
D.学会科学立法,寻求法律保护
19.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的这一现象,青少年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积极见义勇为,依法严厉打击犯罪
③自觉遵规守纪,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信赖法律、尊重、遵守法律。下列选项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某民营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主动申报纳税
②许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③因暴雨航班延误,少数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张某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分析说明题
21.青春情怀。
材料一 品味经典名言,感受爱国情怀。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一些名言诗句蕴含着爱国情怀,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依据材料一,写出2条蕴含“爱国情怀”的名言。
材料二 “中国好人榜”事迹节选:乡村教师张顺东坚守山区25年,患病仍拄拐上课;残疾创业者崔万志用电商助农,带动30户脱贫;大学生余快洪水中连救3人后默默离开;孙洪香长期照顾瘫痪的公公及三位智力障碍叔公……
(2)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答出2点即可)
22.青春力量。
材料一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1)从“严于律己”的角度,谈谈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出2点即可)
材料二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一百年前,李大钊写就的《青春》就像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唤醒了无数青年,也唤醒了一个时代。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结合材料二,从“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角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少年学生如何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答出2点即可)
三、简答题
23.青春自信。
材料一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我们要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1)依据“青春正当时”的有关内容,我们应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答出2点即可)
材料二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的青春有力量。自信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新时代祖国的繁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赋予我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强大的民族自豪。
(2)依据“人要有自信”的有关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少年的自信从何而来。(答出2点即可)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6.D
7.B
8.C
9.B
10.A
11.C
12.D
13.B
14.A
15.C
16.C
17.A
18.B
19.C
20.A
21.(1)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①学习乡村教师张顺东的敬业奉献精神,在学习中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业;②学习残疾创业者崔万志的自强和担当,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他人;③学习大学生余快的见义勇为精神,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勇敢伸出援手,做到见义智为;④学习孙洪香的孝老爱亲品质,孝敬父母长辈,关爱家人。
22.(1)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增强法治意识;②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违法之事,如遵守交通规则、不沉迷网络谣言等;③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如向家长、老师求助或报警;④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带动身边的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法治氛围。
(2)①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相结合,明确奋斗方向;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③培养自强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勇于克服,在实践中磨砺意志;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承担责任中展现青春担当,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3.(1)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2)①新时代青少年的自信来自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自豪,如我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进步,让我们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②来自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成功经验,逐渐增强自信;③来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我们提供了自信的源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