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为尽快恢复因河流污染而被破坏的某水域生态系统,人们向该生态系统的植食性消费者和肉食性消费者(都属于第三营养级)分别补偿了2.3×10kJ、3.7×103kJ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如下表(单位:×103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食物链生产者植食性消费者肉食性消费者同化量579X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13337.68.7未被利用32841.39.1分解者分解195.42.9A.表中X=101.3,Y=20.7B.消费者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6.8%C.肉食性消费者体内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物质D.X中的部分能量属于生产者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15.人们利用发酵原理,通过发酵工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在食品、农牧、医药卫生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取单一菌种以用于发酵工程B.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等发酵条件C.将胰岛素基因导人酵母菌中,通过发酵工程可批量生产胰岛素D.用发酵工程获得的微生物代谢物制备单细胞蛋白等微生物饲料16.大黄是一种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其体内有一种“天然防晒霜”一天然蒽酚,可以抵御高原强烈的紫外线。人们通过植物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大量获取这种“天然防晒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蒽酚是次生代谢物,在特定的植物细胞中产生B.细胞工厂化生产天然蒽酚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工厂化生产中需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D.工厂化生产天然蒽酚不受海拔、气候、季节等的限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植物叶片上存在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负责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及气体的交换。多个研究团队探究了拟南芥气孔开闭的调控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密切相关。拟南芥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导致保卫细胞pH升高,K+内流,保卫细胞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气孔张开。拟南芥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保卫细胞pH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该机制确保了气孔张开,从而保证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顺利进行。(2)光照也能影响气孔导度,关于蓝光对气孔导度的控制,存在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蓝光促进了保卫细胞内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张开。观点二:蓝光作为一种信号,促进保卫细胞逆浓度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K·,使气孔张开。①按照观点一,蓝光促使气孔打开的机制是生物学试题第5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