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收区区之江左以续宗祀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镶袂而起6.(信而见疑(司马迁《屈原列传》)使武帝因三秦悦附之民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苏轼《石钟山记》)(畏人之议其后而为卢循之举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卒然而会,迅忽眇微时机突然而来,迅速而不易察觉B.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不敢在背后对他的做法指指点点C.非以秦雍为当捐并不是认为秦雍之地应当丢弃D.经略江左者凡三十年经营治理江东地区共计三十年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时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长时间没有等到,就应先发制人。B.苻坚在淝水之战失败返回途中,遭到亡燕后裔的攻击,双方相持不下。C.宋武帝刘裕雄姿英武,才智超群,他的志向是取代晋,而非统一夫下。·D.秦地百姓饱经屈辱,对刘裕的到来满怀欣喜,期待他能留下镇守此处。10.文章第二段写了谢安的事例。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的作用、(6分)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①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③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④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高二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⑤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八佾》)(1)请简要概括材料①一④体现了孔子怎样的言语观。(4分)(2)对于材料⑤,孔安国的解说是:“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朱熹认为,“宰我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请依据孔安国、朱熹的说法,简要分析宰我的回答是否符合上述孔子的言语观。(6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一14题。(共12分)如鱼水柳永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鸂鹅山鸳鸯。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2)。修禊饮、且乐仙乡。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注释:【1】满鹅:水鸟名。【2】紫藏郎:指吕夷简,此付被贬离京与柳永同游。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轻霭浮空”三句呈现了薄雾萦绕、群峰倒映、水波荡漾的美景。B.“绕岸”“红楼”两句写了绿柳环绕水岸,红楼与朱阁相对的景致。C.“望中”句意为从广阔的湖面往远看,隐约可以看到潇水、湘水。D.“画舫”“盈盈”两句描绘了游船相随而行,船上佳人弹唱的画面。13.下列对诗歌的理邂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上片从远山倒影的宏观景物写起由远及近,由动到静。B.‘风淡淡”两句承上启下,将内容由“纯写景”过渡到“纯叙事”。C.本词既绘视觉之绚烂,又写听觉、嗅觉之美妙,多感官写景。D.全词对仗严整,节奏流畅,以古朴典雅之词,展示生活情趣。14.本词的结尾“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与柳永《望海潮》的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都以“归去”引起对未来的设想请分析这两个结尾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高二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