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人口净流入率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额占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的比重,可以较好地衡量一个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图示意东北三省1990-2020年跨省人口净流入率,该时期东北三省人口处于收缩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90-2020年东北三省( )A.常住人口均多于户籍人口 B.辽宁吸引外来人口能力较强C.吉林省常住人口增长较快 D.黑龙江总人口数量增加明显2.201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跨省净流入率负值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 )A.传统产业衰落,就业机会减少 B.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人口流入C.生态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 D.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不足3.从人口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东北三省应( )①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③实施严格的落户政策,禁止人口迁入④完善生育政策,鼓励生育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贵州省苗岭山区作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的一部分,是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重要的生态屏障。受地形的影响,苗岭山区为贵州集中连片欠发达区之一。近年来贵州预对苗岭山区欠发达区的村落进行空间优化。下图为苗岭山区聚落可持续发展的两种优化策略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资源整合与易地搬迁优化模式较适用于( )①河流源地②河流下游③河谷两岸④原始森林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适度建设与联合发展优化模式( )A.人口向核心城镇集中度高 B.经济发展的层次结构较差C.适用于起伏较大的地形区 D.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较好6.优化模式中,部分村落未被纳入搬迁区,可能主要考虑( )A.人口较少,搬迁价值低 B.古迹较多,文化底蕴厚C.经济发达,发展潜力大 D.距离较远,搬迁较困难白蝶贝是一种滤食性动物,孕育出的澳白珍珠是珍珠中的极品,生长在水质好、海水流动稳定、水温稳定在15.5-30.3℃的环境。白蝶贝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可以吸附并消耗海水中的有毒物质及过剩的有机物,净化海水环境。海南昌江核电站用温排水养殖白蝶贝,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收获了超大尺寸的澳白珍珠。下图示意昌江核电站的地理位置及昌江核电站周边重要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昌江核电站白蝶贝养殖区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紧邻核电站,能源充足 ②环境较为封闭,水流稳定③海运条件较为便利 ④藻类资源较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白蝶贝养殖成功对昌江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海洋生态修复 ②带动相关加工产业发展③增加核电站能源供应 ④加剧周边海域海水富营养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78km,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属天然深水良港(最大水深17.8m)。2024年底以来,往返于中国和南美洲各国的货轮不再绕道墨西哥、巴拿马拆解分装货物,可实现直达通航,货运行程由40多天减少到23天。下图为钱凯港的地理位置及周边重要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钱凯港修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周边农产品及矿产资源运输需求大 ②人口稀疏,可用地面积广③临近大城市,建港物质支撑条件好 ④海湾良港,避风条件好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推测来自中国的货物在钱凯港卸货后运至周边国家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海运 B.公路 C.铁路 D.河运苏北地区历史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明显的中原官话区和江淮官话区两种类型官话区,但官话区内部受多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又存在着众多的方言小片区。下图为苏北地区两种类型官话区及不同的方言小片区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苏北地区两种类型官话区( )A.以综合指标为划分依据 B.内部语言有空间差异性C.空间范围界线较为清晰 D.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12.方言小片区的形成,表明苏北地区( )A.区域人口流动频繁 B.地理环境存在差异C.文化趋同性较明显 D.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卡伦堡位于丹麦西兰岛西北部,曾是丹麦重要的燃煤发电中心,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该时期卡伦堡人口收缩较为严重。在欧盟的大环境政策影响下,近些年来,丹麦卡伦堡地区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以生态产业园建设为核心,优化生产流程,实现园区生产生态化、绿色化。下图为丹麦卡伦堡生态园区产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前期卡伦堡人口收缩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就业环境较差 C.工人收入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14.卡伦堡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 )①提高了产业的融合度②实现了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③产业类型趋向同质化④实现循环、绿色工业生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焦作市是依靠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焦作市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末,焦作市利用本市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完成了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富裕、高产值”现代生态型城市的转型。焦作市新兴产业高度融合三大产业,城市发展呈现多动力驱动的局面。下图示意焦作市新型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煤炭资源枯竭,短期内将导致焦作市( )①产业衰退,经济下滑②生态环境持续恶化③民众失业率增加④人口流动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6.焦作市产业得以成功转型,主要得益于( )A.优美的环境条件 B.科技的大量投入C.丰富的煤炭资源 D.优质资源的整合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图)被列为国家战略,重庆和成都作为核心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截至2023年,重庆市城镇化率达72.1%,成都市达80.2%,两地通过产业升级、交通互联和生态共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数据显示,近三年成渝两地年均新增城镇人口约50万人,但同时也面临交通拥堵、房价上涨和碳排放量增加等问题。(1)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主要动力。(2)说明成渝地区城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3)针对成渝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三条合理措施。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东南侧,在地理环境上表现为明显的空间过渡性和易变性。下图为科尔沁沙地某地产业活动空间分布图。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该区域出现了众多不同性质和不同形状的斑块状沙化区,图中甲、乙为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斑块状荒漠化类型。(1)说出图示生产区分界线附近生态系统的特点。(2)从生产活动的角度,分析甲斑块状荒漠类型的形成过程。(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治理乙斑块状荒漠化应采取的措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在区域迁移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下图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同时期产业的空间迁移示意图。(1)结合图示,说出我国产业迁移的空间分布规律。(2)指出世界产业首次大规模转入我国的时间和地区,并阐述其吸引世界产业转入的条件。(3)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C D B D A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A B B D17.(1)国家战略支持,重庆、成都核心城市引领;产业升级,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交通互联,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流动,推动城镇协同发展。(2)人口和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成渝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城乡融合。(3)优化交通管理,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缓解拥堵;完善住房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生态治理,推广清洁能源,严控工业排放。18.(1)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生态系统易变性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弱。(2)甲斑块状荒漠类型区域内年降水量小于400mm,应是草原生态系统,适宜发展畜牧业;但该地的产业活动是农耕,表明该地存在把牧区变为农耕区的现象;农业用水量较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变小,生态用水不足,出现片状荒漠化现象。(3)减小牧区规模,分散牧区,实现牧区空间分散化;限制畜牧区牲口数量,提高水井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季节性游牧,缓解定牧区生态环境压力。19.(1)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迁移;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2)时间:20世纪80年代。地区:珠江三角洲。条件: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紧邻海洋,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政策条件较好;为著名的侨乡,利于吸收外资投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人口多,市场广阔。(3)利于加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联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利于劳动力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空间流动;优化我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