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当前,美颜相机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年轻人利用美颜相机的相关功能进行美颜。七年级的小莉同学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萌生用美颜相机将自己的面容修成“明星脸”的想法。对此,你应对小莉说
A.不能因为自己的心理变化而感到焦虑或自卑
B.中学生应当以学习为重,不应关注外在形象
C.在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内在美
D.追求美丽是个人自由,技术便利应充分使用
2.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宜春某校给各班分配了蔬菜种植基地,在种植活动中,班主任把重体力活交给男生,浇水等细致工作交给女生。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小军:这是一种性别歧视的表现B.小华:有利于发挥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
C.小楠:不利于男生女生之间的和谐交往D.小璐:表明异性同学交往需要尊重对方
3.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人民在高兴的同时,还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高兴”和“自豪”
A.前者是情感,后者是情绪 B.都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C.前者是情绪,后者是情感 D.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
4.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与情境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课间休息时,小轩在教室打排球,不小心把教室的灯打碎了,所幸没有发生其他意外,他感 到后悔莫及。从此以后,他自觉遵守校规,再也没有出现类似事情。这说明
①小华是一个能够知廉耻、明是非的人②在教室打球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
③小华能够做到行己有耻,知错就改 ④中学生的规则意识都不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意思是以有善行而引以为荣,以有坏名声而感到可耻。青少年应该自尊自爱,高扬“行己有耻”的青春格调。以下场景中的做法
①懂得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②是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③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没有提高个人的修养
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③④
7.某校组织同学们报名参加袁州区体育艺术活动,体能较好、热爱体育的小松同学想报名,但他胆子很小,担心登台表演被同学笑话。作为他的好友,你会对他说
A.参加活动耽误学习,还是不参加吧B.要敢于迎接挑战,自信地展示自己
C.等老师点名推荐你再去,别主动报名D.要学会竞争,敢于竞争的人一定能成功
8. “感动中国人物”奥运冠军张雨霏,从逆境中崛起,克服脊柱侧弯带来的困难,抱着“只要你打不倒我,明天的我就会更加坚强”的信念,终于破茧成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磨难一定能让我们自强 ②拥有坚定的信念就会获得成功
③自强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④要不断地磨练意志,锤炼品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时政资料。同学们讨论的话题最有可能的是
甲同学:2025年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议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乙同学: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A.众志成城,善于合作 B.热爱祖国和人民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惩恶扬善,维护正义
10.《中庸》讲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是中华民族古代经典哲学思想, 习近平主席将其运用到外交理念中。这句话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1.江西籍退伍军人高武,于2025年5月1日在温州楠溪江内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溺水男孩不幸身亡。在他人生命遭遇危险的关键时刻,其挺身而出,彰显了退役军人的热血担当。高武的行为
①符合道义要求,是见义勇为的行为 ②说明人人都能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③勇于承担责任,用行动践行善举 ④传播了真善美,彻底扭转了社会风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8月23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冠军获得者全红婵走进广东实验中学,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共话成长。在一片喝彩声中,以“致敬奥运冠军,激发强国之志”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随之开启。为该校园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下列最合适的是
A.行己有耻,不断创新 B.安于现状,平稳度过
C.拒绝诱惑,快乐成长 D.见贤思齐,不懈追梦
13.某日,赵某在超市购物完毕准备离开时,被超市保安误认为偷盗商品而强制搜身,事后赵某要求其赔礼道歉被拒,沟通无果后,赵某将超市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超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充分说明法律
A.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B.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C.是维护公民权利唯一的手段 D.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14.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制定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表明
①我国通过立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③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右边漫画中霸凌者的行为是
①维护自己权益的合法途径
②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③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④不懂得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期,某辖区内发生多起拉车门盗窃案。犯罪分子挨个拉车门寻找未锁车辆,然后将车内财物洗劫一空。案发后,警方连续奋战,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警方依法打击拉车门偷盗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
A.财产所有权 B.通信自由 C.继承权 D.知识产权
17.下列选项中,对违法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①张某酒后与他人发生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致对方头部受伤,经诊断,对方头部受伤 程度为轻伤二级——民事违法行为
②胡某的宠物狗整夜嚎叫,打扰居民休息,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行政违法行为
③邓某在网上公开谩骂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决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民事违法行为
④李某在家无聊,打电话到110,谎称钱财被偷——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家住农村的中学生小甜,发现邻居钱某行迹神秘,通过观察发现他们使用气枪进行非法狩猎, 于是拨打110,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小甜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②自己遭遇不法侵害时要学会依法求助
③应对违法犯罪,要有勇有谋 ④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要回答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最近,小芳和父母闹矛盾,她说:只要发现我和异性同学微信聊天,父母就紧张,而且还要查看聊天记录,其实我和异性同学就是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但父母反对。
小芳希望父母支持其与异性交往的理由是: (2分)
情境二:在并不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个成年男性不停地向小英身上挤靠,当其往旁边躲避时, 该男性也随即挤过来,并制造一些不当的身体接触,她非常害怕,应该怎么办呢?
小英的正确做法是: (2分)
情境三: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美好情感体验的经历——有的同学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别人人时,内心涌起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品味美好情感,我分享的是: (2分)
20.【与德同行】
(1)上面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什么中华传统美德?(2分)
(2)传承美德,在于践行,你打算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4分)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12分)
21.阅读材料,完成答题。
▲神州十九号乘组成员宋令东,出身贫寒,童年帮父亲收废品补贴家用,但他从小对航天事 业充满向往。2008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飞行员,2018年入选为航天员,2024年10月30日随神舟十九号进入太空。从孜孜求学的乡村少年,到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宋令东用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写下最鲜活的注解。
▲清华学子庞众望,出身贫寒,父亲患精神分裂症,母亲下肢残疾,他一边求学一边照顾父母,捡废品赚钱。2017年他考入清华,随后攻读博士学位,多次获奖学金,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庞众望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值得我骄傲的东西,在未来等着我。
▲黄聆哲,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红谷滩分校学生。她从小跟随父母走访参观南昌各个文化场馆,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经过不懈努力和坚持,成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最小的志愿讲解员。她熟记近两万字的讲解词,常态化走进学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用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获“江西省百佳革命文物讲述人”荣誉称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3分)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一角度3分,共9分)
四、探究实践题(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2小题8分,23小题12分, 共20分)
22.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 可能。为引导同学们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以“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 学生”为主题的体验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我来评选】在校团委的支持下,组委会要从各班推荐的事迹材料中评选出“自尊自强”榜样人物。
(1)如果你是组委会的成员,说说你心目中“自尊自强”榜样人物的形象。(分别从自尊、自强两方面作答)(4分)
【我在行动】在本次主题体验活动中,校团委要求七年级的学生以“做自信的人”为内容,写下各自的青春誓言。
青春誓言 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做自信的中学生,我会:
(2)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请写下你的青春誓言(4分)
23.宜春某校七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预防违法犯罪,争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学习法律】学完《走进民法典》这一课的内容后,七(3)班兴起一股学法热潮,以下是小鄱同学学习《民法典》时摘抄的部分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1)上述法律条文,分别体现了《民法典》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2分)
【预防犯罪】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七(2)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开展了以预防违法 犯罪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小宜同学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2)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你觉得小宜同学演讲的主要内容可能还有哪些?请你补充。(4分)
【善用法律】七(4)班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展了我是“小法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案例:高中生陆某因沉迷网络游戏而无心学习,为了满足自己消费的需求,他与在网吧认识的一名社会不良人员结伴拦路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下面是有关陆某的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 认为,被告人陆某拦路抢劫,社会危害性较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判决如下: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陆某有期徒刑三年,罚款3000元。
(3)请你指出判决书中的错误内容,并予以修改(4分)
【法治宣传】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4)为了更好地宣传法律,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