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河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立足“两考合一”实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依标命题,强化课程价值、育人价值和导向价值。
一、落实根本任务,强化课程价值
试题立足新时代,关切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凸显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人文性,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价值。例如,第1题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的契机创设情境,引用习近平署名文章中的内容,展现中国积极有作为,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责任担当,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第20题以国外游客的视角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与世界深度互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沉浸在试题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跳动脉搏,震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力量。
二、严格依标命题,深化育人价值
试题严格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体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落实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评价建议的要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聚焦课程目标,培育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试题从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层面全面考查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第17题通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20题第(2)问考查学生探究与建构的能力,第21题第(3)问考查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合课程内容,提升思维品质
在全面考查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试题以主题为引领,结构化地整合课程内容。例如,第14题以班规产生的过程创设情境,聚焦人际交往主题,融合了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交往以及八年级上册维护与改进规则的内容,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第21题借助“体重管理”任务,融合珍爱生命、时间管理、心理调适、劳动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建构跨教材单元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紧扣学业质量,实现评价育人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试题紧扣学业质量标准测评学生学业成就。例如,第14、15、21题紧扣学业质量标准“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要求,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第5、6、19题紧扣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
三、引领教育教学,突出导向价值
学业水平考试对教育教学有高度的导向作用。通览试卷,试题的立意、情境、任务高度契合,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能够有效引领教育教学,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
1.以评促教,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试题情境来源于真实生活,任务多角度、多样化,重思维、育素养。例如,第11、13、14、15、17、19、21题情境均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经历,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引出真实问题;第1、3、5、9、18、19、21题任务从价值判断、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辨析等多角度进行设置;选择题题肢、非选择题任务均内生于情境,高度一致。这有效引导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任务驱动、高阶思维、主动参与、真实体验、深度学习、素养提升的教育教学。
2.以评促学,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
在本套试卷中,没有偏难怪题,不考查机械性记忆的内容,试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强,素养考查立意鲜明。例如,第5题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第7题通过省情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第20题通过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作答这样的试题,能使学生逐步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调动高阶思维,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实现真学习、真成长。
3.以评育人,引导教学明晰育人方向
试题立足核心素养的考查,以明确的育人逻辑和育人思维指导教学由育分转向育人,明晰育人方向,转变育人方式,实现育人实效。例如,第19题引导学生在权利受到侵犯时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权,第21题引导学生培养自立能力,指导学生由做题转向做事、做人。
总之,这套试卷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制、体现高度育人价值,不仅能够科学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更能够引领我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向、促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