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A(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A(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用“ ”画出每组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读音。(4分)
1.参差(cēn) 勾勒(lè) 蒙古包(méng)
2.迂回(yū) 羞涩(sè) 婆娑起舞(shā)
3.渲染(xuàn) 妩媚(ftǔ) 鸣啭(zhuàn)
4.烟渚(zhě) 冠冕(miǎn) 苍穹(qióng)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1.雨后初暗,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cǎi hóng( ),那是天空的wēi xiào
( )。
2.zhái yuàn( )深深,景致yōu yǎ( ),丁香枝条上的花苞恰如人们衣襟上的盘花扣,激发了我的wén sī( )和mèng xǎng( )。
3.来到金狮湖,映入yǎn lián( )的是一湖澄碧的水,清波荡漾,鱼儿闲游,柳枝róu měi( ),瓦蓝的天空倒映水中,这景象着实令人jīng tàn(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襟( )( )舞 ( )( )欲流 ( )( )自怜
( )( )自赏 硕大( )( ) 心( )( )往
1.风雪中盛开的梅花,不是在 ,而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坚韧与不屈。
2.我一直对草原 。暑假,我终于来到了壮阔的大草原。放眼望去,草原一望无际, ,成群的骏马在自由自在地奔跑。
3.蒙古族少女骑在骏马上, ,美丽极了。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 待到重阳日
B.卷地风来忽吹散 书卷多情似故人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2.下列路牌及人名的拼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湖滨路——HUBINLU B.杭州——HANG ZHOU
C.司马光——ST Mǎguāng D.王晓明——Wáng Xiǎomíng
3.在下列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老舍先生的文字简洁凝练,内涵丰富,令人 无穷,只有细细 ,才能感受文中所蕴含的先生极强的观察力和 生活的能力。
A.回昧 品味 体味 B.品味 体味回味
C.体味 品味 回味 D.回味 体味 品味
4.下列有关“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B.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并不需要先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如,从植物联想到对人生的思考。
D.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5.依次填人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菌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
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
①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③而那湖水的蓝,又蓝得多么醉人啊! ④那油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表达了作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B.《丁香结》中,作者由丁香结想开去,又联想到相关诗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C.《花之歌》中,诗人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D.《宿建德江》和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通过描写月色,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旅游返程前,越越打算给老师寄明信片。请你根据语境将草原美景补充完整,并在“ ”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亲爱的老师,草原真像课文描写的那么美;清晨的草原是美的,羊群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午后的草原是美的,阳光下的河流明如
夜幕下的草原是美的,皎洁的月光为草原
2.从下面三种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想开去,写一写自己想到的。(2分)
岩缝里的草 悬崖上的小松 沙漠里的仙人掌
3《草原》一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既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请你也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下自己的校园吧。(2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老舍先生初到草原,就被满眼的绿色吸引了,在他的眼中,草原是这样的:“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望着草原上牛羊成群、壮观美丽的景象,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境界, ,又叫人舒服,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
2.想象画面,表达感受;放眼望去,旷野无垠,清清的江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让人仿佛看到了孟浩然笔下“ , 。”的景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闻着稻花香,听着阵阵蛙鸣,让人不禁想起辛弃疾笔下
“ , 。”的情景。
3.暑假去乡下外公家,还没进村,我就看见葱郁的大树和远处的青山,不禁吟诵起孟浩然的诗句:“ , 。”到了外公家,我看到外公正和他的老友坐在窗边,一边喝酒,一边聊农事,这不就是“
, 。”的真实写照吗
七、回顾课文,做美景推荐人。(5分)
1.联系课文内容,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完善下面表格中的景点介绍。(1分)
景点 景点介绍
内蒙古草原 一望无际, ,风景如画
丁香之城 白的如雪,紫的如画,满城飘香
黄沙岭乡村 稻花飘香, ,田园风光
2.爸爸平时很喜欢运动,想在旅游
中体验不一样的运动方式。请你
结合右边的表格给他推荐一个景
点,并写出理由。(2分)
3.暑假,亮亮随家人到黄沙岭乡村旅游。他对这里独特的乡村风光流连忘返,想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感受,向大家推荐这里的美景。请你帮他写一段文案。(2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丁 香 结(节选)(11分)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悲”。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主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向,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究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渗过来”能否改为“透过来” 为什么 (2分)
2.“丁香结”这一说法的来由是什么 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2分)
3.题目“丁香结”中“结”的深层含义是(2分)( )
A.丁香形成的疙瘩状的东西。 B.许多簇不同颜色的丁香花簇拥在一起。
C.丁香的花苞. D.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情。
4.丁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解开生活中的“结”的。(2分)
(二)三峡之秋(9分)
方 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柏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整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撤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拔上金甲,①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晒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答,波光落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②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重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又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有删改)
1.画“ ”的句①把长江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画“ ”的句②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长江 的特点。(2分)
2.画“ ”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着力刻画了三峡的中秋之月,把月光写活了。其中,“ ”字既表现出了山的直上直下,又表现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亮、清冽。(1分)
3.短文第1~3自然段结尾处都有总结性的句子,请你照样子,给第5、6自然段结尾处写出类似的总结性句子。(2分)
第4自然段结尾处的句子:黄昏时的三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的色彩。
第5自然段结尾处的句子:
第6自然段结尾处的句子:
4.读了本文,我联想到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写三峡的两句诗:“
,轻舟已过万重山。”(1分)
5.雾一般是白色的,而第4自然段中却说“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样写是否恰当 请你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明。(3分)
九、习作。(30分)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超市里的购物袋,你的“一生”将会有怎样的有趣经历呢 你也许会被装满各种可口的零食,你也许会遇到不想使用你的人…展开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融人自己的感受,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要求:①题目为“我是一个购物袋”;
②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要有自己的感受;
③把重点部分写详细;④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méng měng 2.shā-suō 3.fǔ wǔ 4,zhě—zhǔ
二、1.彩虹 微笑 2.宅院 幽雅 文思梦想 3.眼帘 柔美 惊叹
三、飘带 翠色顾影 孤芳无朋 驰神
1.孤芳自赏 2.心驰神往 翠色欲流 3.襟飘带舞
四、1.D 2.D 3.A 4.B 5.C 6.D
五、1.;示例:一条玻璃的带子;示例:披上了银纱
2.示例:嫩绿的小草从岩石缝中探出脑袋,它身躯娇弱,却活力无限,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增添了一丝生机,让人感受到无比强大的力量。
3.示例:踏进校门,映人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水池中间是用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而成的假山。假山顶喷出来的水花随风飘散,似雾、似烟,阳光一照,泛起一道瑰丽无比的彩虹,叫人不禁陷人美好的联想之中。这景色,既让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六、1.一碧千里 既使人惊叹 既愿久立四望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3.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圆 把酒话桑麻
七、示例:1.一碧千里 蛙声一片
2.内蒙古草原。在那里爸爸可以体验骑马,草原上绿波翻涌,碧空如洗,天空中飘动的白云与地上的牛羊相映成趣,畅快无比!
3.黄沙岭,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蜿蜓的古道、苍翠的森林,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诗和远方的浪漫情怀与人间烟火的真实生活交织融合,共同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乡村乐章。
八、(一)1.不能。因为“漆”表示慢慢地透过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紫色与莹白交融的情景,画面更加富有动态美。如果改为“透过来”则没有这种效果。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D
4.①诗句②印象派的画③示例;正视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保持乐观豁达
5.当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会正视它们,回想老师讲解的步骤,耐心思考,找到突破口。
(二)1.金情巨蟒 阳光下长江的壮美拟人夜色腺胧、宁静
2.比喻 泻
3.示例:夜色中的三峡是这样的宁静而安详。月光下的三峡又是那样的澄澈和空灵。
4.两岸猿声啼不住
5.示例:恰当。因为三峡两岸的山岩呈青色,满山的橘柚树的叶子绿得发黑,峡中的雾是淡淡的一层,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