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评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评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评析
一、试卷整体结构与特点
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15题,30分)和非选择题(3题,45分)两部分,结构合理,分值分配符合中考命题常规。题目紧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基础性与综合性结合,体现时政性与实践性,是一份兼具导向性与科学性的试题。
二、考查内容与核心素养落实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覆盖道德修养、法治观念、政治认同、责任意识四大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一)道德修养:聚焦情感与价值观
亲情与友谊:第4题通过电影情境考查亲情的本质(家人间割舍不断的爱);第16题以“友谊与成长”为议题,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特质(亲密、平等双向、心灵相遇)、友谊的原则(不盲目顺从)及集体利益优先的意识。
生命与责任:第5题以地震救灾为背景,强调“生命至上”;第10题通过“三代守边人”事迹,传递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二)法治观念:强化规则与权利意识
宪法地位:第11题通过“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考查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应用:第7题结合教育政策(调整课间时间、增加体育课),考查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第17题以“无人机黑飞”“农药喷洒纠纷”为例,考查规则改进(《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的必要性)及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三)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国家发展与成就:第13题通过“银发经济”数据,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第18题结合“十四五”规划与“十五五”规划衔接,考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第3题以“秦朝大一统”“文成公主和亲”“援疆”等事件,考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14题针对台湾问题,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基础,强化国家统一立场。
(四)责任意识:培养时代新人
个人与集体:第16题通过“友谊矛盾与比赛卫冕”的冲突,引导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青少年使命:第18题“自信中国人”宣讲誓言,要求学生结合时代重任(如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从“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创新、脚踏实地”等角度表达担当。
三、命题特色与亮点
(一)时政性与生活性深度融合
题目紧密联系2024-2025年时政热点(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AI技术应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同时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如友谊矛盾、网络使用、家庭亲情),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命题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二)情境化命题,注重能力考查
情境类型丰富:涵盖历史事件(秦朝大一统)、社会热点(地震救灾、低空经济)、个人生活(友谊矛盾、家庭互动)等多元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分层设计:选择题侧重基础理解(如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非选择题(如第16、17题)要求“分析-论证-实践”,第18题则需要“开放表达”,体现能力梯度。
(三)学科融合与价值引领
部分题目体现跨学科整合(如第13题“银发经济”关联人口学、经济学),但核心始终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主线。同时,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形象”等主题,强化主流价值观引领,落实“培根铸魂”育人目标。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中需引导学生精准掌握核心概念(如基本经济制度、宪法地位、权利与义务)和主干知识(如友谊的特质、规则改进、创新驱动),避免死记硬背,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关联。
(二)关注时政,提升分析能力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及时引入时政素材(如重要会议、国家政策、社会热点),通过“议题式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用教材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通过“项目式学习”“社区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模拟政协提案),深化对责任意识、政治认同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
(四)加强答题指导,规范表达
针对不同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进行专项训练:选择题注重“排除法”“关键词法”;非选择题强调“审题(抓关键词)-分析(联系知识)-论证(逻辑清晰)-表达(规范语言)”的答题流程,提升得分率。
总结
本试卷紧扣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丰富的情境与多元的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政治认同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既是对学生学科素养的一次检验,也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