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6题,满分70分。考试时长70分钟。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禁止交流和借阅。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学校。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5.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1. 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发生巨大变化。( )2. 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3.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4. 求大同,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正确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6. 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 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基础。( )8.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9.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因此,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0. 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二、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2025年也是( )①新中国成立75周年 ②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④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邀约,款款而来。我们体会着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对着青春期的烦恼。下列对青春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们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②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消除男女差异③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困惑,要尝试自我调节,随意宣泄④在塑造外在美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七年级某班开展了“寻找红色记忆,立志报效祖国”的研学活动,在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后,同学们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更强大的祖国打下坚实基础。这说明( )①情绪是比情感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②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③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能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④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获得积极情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点赞“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等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月背采样,没有先例,中国航天人却有底气。地月之间搭建“鹊桥”、巧妙设计轨道、接力避障选好落点、自动密封确保月壤“原汁原味”……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航天人攻坚的身影。这说明( )①自强关系着民族命运和国家未来 ②自强需要练就真正本领,不能失败 ③自信体现在为民族振兴奋斗中 ④自信就是高估自己,相信“我能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入负面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少年应( )①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做出选择②自信面对挑战,朝着目标勇毅前行③挑战所有规则,激发自我潜能④勇于面对挫折,杜绝产生消极情绪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有这样一群中学生,他们有的勤于思考,设计制作《物联网智能室外文物管理装置》,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有的扬科技之帆,参与高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课题项目学习,筑创新之梦;有的热爱公益,积极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坚定理想,时刻牢记“少年强则国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的行为有利于(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获得丰厚物质回报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以下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古语 解读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② 位卑未敢忘忧国 要心怀爱国情怀,报效国家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要有知耻之心,明辨是非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要崇德向善,向榜样学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 甲骨文的“和”字,左半边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右半边为“禾”字,表示读音。“和”的本义就是乐声调和、和谐。右图是“和”字的演变过程,从中你能感悟到(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②要想没有烦恼,就要与人和睦相处③崇尚和谐是中华核心思想理念④可以将不同事物相加以达到关系平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资源。以下对历史典故、美德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概括正确的有( )序号 历史典故或美德故事 蕴含的传统美德① 负荆请罪 知错能改、宽容大度、以和为贵② 程门立雪 尊师重道、谦虚恭敬、求学若渴③ 墨悲丝染 谦让宽容、邻里和睦、与人为善④ 庖丁解牛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国尽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出台了长江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近两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并于2025年4月27日,提请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材料体现( )A.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构建完整体系B. 我国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发展C. 法律只对破坏环境的人有约束力D. 有了这些法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能得以解决21. 初中生小李看到同学被几个高年级学生围堵索要钱财,他机智地跑到学校保卫处报告,及时制止了这起校园欺凌事件。下列关于这一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李的行为能够消除校园欺凌事件②小李不应该多管闲事,应该赶紧离开,以免受到伤害③小李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帮助同学避免了伤害④小李的做法是正确的,遇到校园欺凌不能盲目蛮干,要机智应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 在第30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了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向师生普及网络诈骗防范、校园欺凌预防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①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②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③积极见义勇为,制裁违法犯罪④养成良好习惯,保护知识产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36分。23. 七年级(1)班以“青春·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认识青春变化】我不喜欢坐在第一排,从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有“长个”。上周日在家吃中饭时,我妈说让我多吃点才能长高,我当时就“炸”开了,丢下饭碗就摔门回房间了。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我想让她多在乎我一些,可是又不想让她管那么多,我很矛盾。(1)请你运用所学,帮助材料中的“我”答疑解惑。【感悟青春成长】班委会拟开展“品味美好情感描绘多彩青春”主题实践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方案。活动主题 品味美好情感描绘多彩青春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8日至30日活动对象 班级全体同学活动目的 1.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丰富内心世界 2.①活动形式 1.召开主题班会 2.② 3.③(2)请你将方案补充完整。【发表青春宣言】以下是班会课上主持人做的阶段总结。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已步入青春,青春征程丰富多彩,成长与之同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少年最有效的磨砺。为了无悔的青春,我做出如下奋斗宣言:____(3)请帮助主持人将宣言补充完整。(内容要不少于10个字)24. 【走近青春榜样感悟青春力量】七年级(2)班的同学打算以“走近青春榜样,感悟青春力量”为题开展演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分组找到的相关材料。榜样人物一:钟南山 1979年,钟南山获得赴英进修的机会。因为中国的医学学历不被认可,他不能参加临床工作。钟南山没有气馁,他勤奋研究,反复实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成功完成了一项高难度实验,获得了导师的认可。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面对导师的极力挽留,钟南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榜样人物二:王兴兴 王兴兴是一名90后,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从小就是一个机器人爱好者。19岁时,没有人看好他能够制作机器人,但他相信,别人能做的事,他也能做,还能做的更好。为了心中的信念,他持续学习、不断尝试,下笨功夫,坚持自主研发。他将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300个、3000个技术步骤和参数,一一攻克,解决研发中的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榜样人物三:黄旭华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保密研制核潜艇,他隐姓埋名30年。他立志投身军工,建造军舰,保卫海疆。黄旭华带领团队在技术封锁、资料匮乏的条件下,从零开始攻克核潜艇关键技术。为了解决水下布局、结构强度等难题,黄旭华提出了“三步实验法”,最终完成了极限深潜实验。由于技术条件有限,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数以万计的数据测算。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凭借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攻克了核潜艇设计中一道道技术难题。结合以上三位榜样人物的事迹,以“走近青春榜样,感悟青春力量”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25. 七年级(3)班开展“品读经典”活动。以下为同学们选择的作品。※经典绘画:《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炼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经典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勤俭节约、尊师重长、诚信友善等修身、齐家、睦邻之道,通俗易懂,精简实用。 ※经典书籍:《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经典名曲:《高山流水》以宫商角徵羽五音架构,在古琴泛音与按音交织中,勾勒出“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东方美学意境。其承载的知音文化,契合儒家“和而不同”的交友观,更彰显中华文人对精神共鸣的永恒追求。结合以上经典作品,运用所学,以“品中华经典,养时代正气”为题,写一篇活动新闻稿。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26. 在《生活在法治社会》单元学习后,某校七年级某班分组开展下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第一组绘制图谱组】(1)上述图谱传递出哪些信息 【第二组以案说法组】当前,使用表情包成为初中生之间调侃、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但有的同学未经本人允许,把其他同学的头像照片做成各种各样表情包,发到同学群或朋友圈恶搞,给被恶搞同学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学生间的恶搞现象。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条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有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用头像照片恶搞一下,这是小事,学校这样做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6题,满分70分。考试时长70分钟。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禁止交流和借阅。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学校。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5.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1题答案】【答案】正确【2题答案】【答案】正确【3题答案】【答案】正确【4题答案】【答案】错误【5题答案】【答案】正确【6题答案】【答案】错误【7题答案】【答案】正确【8题答案】【答案】正确【9题答案】【答案】错误【10题答案】【答案】正确二、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B【21题答案】【答案】D【22题答案】【答案】A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36分。【23题答案】【答案】(1)①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节奏各不相同。我们既不能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②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困惑。③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内在美。④学会管理情绪,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2)①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的情感,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周围的环境。②举办“美好情感”主题手抄报比赛。③开展“分享美好情感”故事演讲活动(3)我要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加实践,用汗水浇灌青春,让梦想绽放青春光彩【24题答案】【答案】青春充满力量,拥有无限可能。青春应该如何度过?或许,当如钟南山,自尊自爱,肯定自我价值,努力拼搏,不断提升能力,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或许,当如王兴兴,展自信风采,相信自己,扬长避短,专注当下,勇于探索,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或许,当如黄旭华,为国自强一生,树立远大理想,在苦干实干中砥砺前行,保卫海疆。同学们,让我们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之中,用自尊、自信、自强焕发青春活力,绽放青春光彩!【25题答案】【答案】撰写活动新闻稿参考要点:中华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传承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的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弘扬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就要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弘扬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文化经典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26题答案】【答案】(1)法律与我们同行,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在我们身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不同意。①学校这样做不是小题大做,恶搞他人照片,这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自觉守法的人。②用头像照片恶搞,并发同学群或朋友圈,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懂得尊重他人,我们应做到健康、文明上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