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物理观念:(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科学思维: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科学探究: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科学态度与责任:(1)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水是生命之源,其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有时候它会变成云,然后以雨、雪的风姿重回大地;有时候它会变成冰,在艺术家的雕琢下形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有时候它又是河流,勾勒出大地的脉络……大自然中水有几种状态,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转化的?思考知识点一: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液态:水、油等固态:各种金属块、冰块等气态:空气、水蒸气等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冬天,水结冰铁在高温下熔化为铁水水沸腾时变为水蒸气注意:水蒸气是气体,人眼看不到。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凝固固态液态冰水冰熔化为水的过程叫做熔化,水结冰的过程叫做凝固。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①在熔化过程中物质温度应该不断上升。②每一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应该不同。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过程。①分别取适量的海波和石蜡,对它们进行加热,测出加热过程中的温度,观察熔化的情况。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像,比较二者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演示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②实验器材海波石蜡搅拌器海波(硫代硫酸钠Na2S2O3 )、石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大试管、温度计、搅拌器、水、火柴。温度计盛水烧杯搅拌器海波石棉网试管④知道一些器材的作用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水浴法:把盛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水烧杯中加热,可使物体均匀、缓慢受热。搅拌器:使物体均匀受热。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⑤注意安装实验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海波温度/℃ 40 43 45 48 48 48 48 48 50 51 53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点击播放视频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点击播放视频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石蜡温度/℃ 40 43 47 49 52 56 59 62 64 67 70状态 固 软稀 液 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得到画出海波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与论证41040温度/℃时间/min2468101214455055海波的熔化图像4443424651494847525354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液态(吸热、温度上升)ABDC固态(吸热、温度上升变)42040温度/℃时间/min246810506070石蜡的熔化图像484644526258565464666872固态软稀液态吸热、温度上升ABDC随着酒精灯的不断加热,海波在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但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若实验中记录相邻两次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有可能错过晶体熔化时过程中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晶体、非晶体之间的差异.实验结论实验反思知识点三:熔点和凝固点根据固态物质熔化的特点不同,可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例如:冰、海波、食盐、石英、萘、各种金属等。各种晶体冰水晶明矾食盐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的熔化图象图像上每一段的温度和状态特点: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的过程。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BACD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凝固点: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图象分析图像上每一段的温度和状态特点:FG段:物质处于固态,晶体放热降温过程。DE段:物质处于液态,物质放热降温的过程。EF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晶体溶液的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凝固点液态固液共存固态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钨 3410 海波 48铁 1538 冰 0铜 1083 固态水银 -39金 1064 固态酒精 -117铅 328 固态氮 -210锡 232 固态氧 -218固态碘 114 固态氢 -259萘 80.5 固态氦 -272一些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由表看出:①不同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②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玻璃松香各种非晶体沥青橡胶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特点: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随着吸热,温度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逐渐变软、变粘、变稀、变成液态。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特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放热,温度持续降低,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状态逐渐变粘、变稠、变硬,变成固态。知识点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收热量。物质在固态时能量低,在液态时能量高,物质熔化时,是从低能量状态到高能量状态,所以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是直接加冷水。这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俗话讲“下雪不冷化雪冷”中的“化雪冷”就包含了熔化吸热的道理。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熔化吸热的现象及应用: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出热量。非晶体凝固条件:放热。物质在液态时能量高,在固态时能量低,物质凝固时,是从高能量状态到低能量状态,所以要放出热量。凝固放热的应用: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北方的秋季,夜间气温会比较低,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物态变化①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②海波的熔化规律:海波在熔化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固体、液态和气体间可以相互发生转化③石蜡的熔化规律:石蜡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没有固定的温度。熔化和凝固凝固过程②海波的凝固规律:海波在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③石蜡的凝固规律:石蜡在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持续下降,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①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只有凝固过程。 B. 只有熔化过程。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C2.如图所示,_____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_____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______图是晶体的凝固图像,_____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乙甲丙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吸热C4.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F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态B.GH线段显示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凝固点在降低C.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对应的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D.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C5.把一块0°C的冰投入0°C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C ),过了一段时间,下面说法哪个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