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填空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
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____________。
3.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____________。
5.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____________,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此。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 )
A. 人民主体地位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 下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 全面依法治国只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即可
C.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D.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A. 《刑法》 B. 《民法总则》 C. 《宪法》 D. 《劳动法》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是( )
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 法律制定的科学性要求不包括( )
A. 立法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B. 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C. 立法可以随意进行,不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D. 立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6. 严格执法的主体主要是( )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行政机关 D. 公民个人
7.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 )
A. 最后一道防线 B. 第一道防线 C. 中间环节 D. 无关紧要的环节
8. 全民守法的基础是( )
A.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B. 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 C. 加强对公民的监督 D.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9. 以下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独特优势的是( )
A. 凝聚法治共识的优势 B. 制度与理论的优势 C. 推动改革和维护稳定的优势 D. 照搬西方模式的优势
10.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原则有(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E.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 )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E. 违法必究
3. 宪法的特征包括(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宪法只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
E.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有(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C.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D. 能够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E. 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 为实现全民守法,我们应该( )
A.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B.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D. 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E. 对违法犯罪行为不予追究
四、判断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西方的法治道路是完全相同的。( )
2. 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
3.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
4. 严格执法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与行政机关无关。( )
5. 全民守法意味着公民只需要遵守法律,不需要参与法治建设。( )
五、简答题
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2. 请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及其内涵。
3.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在立法方面,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执法方面,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在司法方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守法方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公民依法办事。
问题:
1.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的。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一、填空题
1. 法治理论
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依宪治国
4. 党内法规体系
5. 实施
二、选择题
1.B 2.B 3.C 4.B 5.C 6.C 7.A 8.A 9.D 10.B
三、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BCE 4.ABCDE 5.AB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 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
2. 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要求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遵循法律体系内在逻辑和立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要求,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是行政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所有社会成员要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
3.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首先,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等;其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最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这凸显其严肃性与稳定性 。
六、材料分析题
1. 制定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现科学立法,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体现严格执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体现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公民依法办事,体现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 重要意义在于为国家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民法典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律规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公正司法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各环节法治建设协同推进国家治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