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11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课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填空题
1.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____________、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
2.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____________。
3. 人身权可以分为人格权和____________。
4. 财产权是以____________为内容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等。
5.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____________、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行为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中平等原则的是( )
A. 某商家对不同身份的顾客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
B. 甲、乙双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地位平等,充分协商
C. 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
D. 公民在民事活动中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利
2. 小明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与他人签订了一份购买电脑的合同,该合同( )
A. 无效,因为小明是未成年人
B. 有效,因为小明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效力待定,需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
D. 可撤销,小明有权随时撤销该合同
3. 下列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 )
A. 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进行采访并拍摄照片报道
B. 为了寻找失踪人员,在网上发布其照片
C. 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照片用于商业广告宣传
D. 在班级合影中使用同学的照片
4. 甲卖给乙一批货物,乙以质量问题拒绝支付剩余货款,甲认为自己的货物没有问题。这种纠纷属于( )
A. 侵权纠纷
B. 合同纠纷(违约责任纠纷 )
C. 行政纠纷
D. 刑事纠纷
5.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B. 人身权不能转让和继承
C. 财产权都可以转让、继承和放弃
D. 知识产权属于财产权的一种
6. 小李在网上发表文章恶意诋毁小王,侵犯了小王的( )
A. 姓名权
B. 名誉权
C. 隐私权
D. 肖像权
7.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 小明捡到了一个钱包
B. 小张与同学约定周末一起看电影
C.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
D. 小赵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瓶
8. 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纠纷,其中不包括( )
A. 协商
B. 仲裁
C. 行政复议
D. 诉讼
9. 依据民法,下列对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正确的是( )
A.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B.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 未成年人实施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
10. 甲委托乙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乙却将该物品擅自卖给不知情的丙。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 )
A. 债权
B. 继承权
C. 物权
D. 知识产权
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以下属于民法保护的人身权有( )
A. 生命权
B. 身体权
C. 隐私权
D. 债权
2.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的是( )
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 行为人的行为动机必须合法
C. 意思表示真实
D.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
A. 继续履行
B. 采取补救措施
C. 赔偿损失
D. 支付违约金
4. 关于知识产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B. 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得使用
C.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鼓励创新
D.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都是永久的
5. 下列行为中,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
A. 甲公司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误导对方
B. 乙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
C. 丙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房屋,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D. 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
四、判断题
1. 只要双方自愿签订合同,合同就一定有效。( )
2. 未成年人没有民事权利,其民事行为都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
3. 侵犯他人名誉权只需要赔礼道歉即可,不需要承担其他责任。( )
4. 民事法律行为只能通过书面形式作出。( )
5.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 )
五、简答题
1. 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涵。
2. 请阐述民事权利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区别。
3. 说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并举例说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在3个月内交付货物,乙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了货物,但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支付货款。甲公司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 乙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应承担什么责任?
2. 甲公司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体现了民事权利保护的什么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保护民事权利?
答案
一、填空题
1. 诚信原则
2.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 身份权
4. 财产利益
5. 消除影响
二、选择题
1.B 2.B 3.C 4.B 5.C 6.B 7.C 8.C 9.A 10.C
三、多选题
1.ABC 2.ACD 3.ABCD 4.ABC 5.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愿;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秉持公平理念;诚信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不欺诈、不隐瞒;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即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绿色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区别在于:从权利内容看,人身权是以人身利益为内容,如生命权、名誉权等,与人身不可分离 ;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像物权、债权等。从权利的可转让性看,人身权一般不能转让、继承,具有专属性;财产权大多可以转让、继承和放弃。从权利的保护方式看,侵犯人身权主要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偿精神损害等方式救济;侵犯财产权主要通过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方式来维护权利人的权益。
3.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志相一致;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举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不满8周岁的儿童独自购买贵重物品的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为了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六、材料分析题
1. 乙公司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但其拖延支付,违反了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违约金、赔偿因违约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等。
2. 甲公司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体现了民事权利保护的公力救济途径。除此之外,保护民事权利的途径还有:自力救济,如协商,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就纠纷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和解,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 ;私力救济,比如在合法的限度内进行自助行为,在情况紧急且无法及时获得公力救济时,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等相应措施;还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双方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