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学会依法维权 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一、填空题1.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__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2. 解决纠纷、维护权利的途径包括非诉讼手段和____________。3.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____________。4. 诉讼过程中一般遵循 “____________”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5.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申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属于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是( )A.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 与对方进行和解C. 向检察机关举报犯罪行为D. 向公安机关报案2. 小张在商场购买了一双质量有问题的鞋子,他首先应该( )A. 直接向法院起诉商场B. 与商场协商和解C. 找媒体曝光商场D.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3. 小王因对交警的处罚不服,他可以通过( )来维护自己的权益。A. 民事诉讼B. 刑事诉讼C. 行政复议D. 仲裁4. 民事诉讼中,一般由( )承担举证责任。A. 原告B. 被告C. 证人D. 法官5. 以下关于诉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B.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C. 刑事诉讼主要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D. 行政诉讼中,原告一定是行政机关6. 小李在工作中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他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不包括( )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B. 与公司协商解决C.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 请工会进行调解7. 某商家侵犯了小吴的知识产权,小吴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诉讼属于( )A. 民事诉讼B. 行政诉讼C. 刑事诉讼D. 公益诉讼8. 当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协调下,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这种方式是( )A. 和解B. 调解C. 仲裁D. 行政复议9. 关于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仲裁裁决不具有法律效力B. 仲裁可以解决所有类型的纠纷C. 当事人一旦选择仲裁,就不能再向法院起诉D. 仲裁必须由法院主持10. 小明在上学途中被同学打伤,他应该( )A. 以牙还牙,打伤对方B.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 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必要时依法维权D. 找社会人员教训对方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以下属于依法维权的正确做法有( )A. 收集相关证据,为维权提供支持B.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C. 采取暴力手段逼迫对方解决问题D. 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2. 诉讼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体现在( )A. 有助于实现结果公正B.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C. 确保司法机关依法办案D.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 )A. 协商B. 调解C. 仲裁D. 诉讼4. 以下关于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证据必须客观真实B. 证据必须依法取得C. 所有证据都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D.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举证责任5. 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 )A. 是一种行政救济途径B. 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查C. 只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D. 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四、判断题1. 只有通过诉讼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和解是解决纠纷最有效的方式,一定能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 )3.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4. 证据是诉讼的关键,没有证据就无法维权。( )5.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起诉。( )五、简答题1. 简述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方式及其特点。2. 请阐述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主要区别。3. 为什么说在维权过程中要崇尚程序正义?六、材料分析题材料:小周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拖欠了他三个月的工资。小周多次与公司协商,公司均以各种理由推脱。小周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做。问题:1. 小周可以采取哪些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 假设小周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案一、填空题1. 法律2. 诉讼3. 地域管辖4. 谁主张,谁举证5. 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二、选择题1.B 2.B 3.C 4.A 5.D 6.C 7.A 8.B 9.C 10.C三、多选题1.ABD 2.ABCD 3.ABCD 4.ABD 5.ABD四、判断题1.× 2.× 3.× 4.√ 5.×五、简答题1. 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和解,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协商、互相妥协,友好解决纠纷,其特点是自主性强,程序简单,能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愿,成本较低;调解,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协调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特点是有第三方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促进纠纷解决 ;仲裁,当发生经济纠纷或符合特定情形的劳动争议时,当事人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特点是专业性较强,一裁终局,效率较高 ;行政复议,指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对该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特点是针对行政争议,是一种行政救济途径,相对高效、便捷 。2.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案件性质不同,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行政诉讼解决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争议 。当事人不同,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原告和被告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诉讼中,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举证责任不同,民事诉讼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行政诉讼中,一般由被告行政机关对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适用法律不同,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等相关法律;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3. 崇尚程序正义在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程序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它有助于结果公正的实现,正当的法律程序体现了过程的理性,有利于司法机关依法查明案情、正确适用法律,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公众相信司法裁判的公正性;用证据说话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标志,促使当事人积极收集、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保证案件事实的准确认定。六、材料分析题1. 小周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与公司协商,再次尝试沟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向工会反映情况,请求工会介入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仲裁申请不予受理,小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小周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了解申请仲裁的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事实的材料;按照仲裁委员会要求填写仲裁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遵守仲裁程序,按时参加仲裁庭审,如实陈述事实,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