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5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
2. 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制的工具汲水的场景。图中装置顶端的轮子相当于现代人们所使用的定滑轮,其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但不能省力。图中的扁担做得较宽,主要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3.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将一个鸡蛋放入烧杯中静止时,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则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______,其中重力的方向是______。
4.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的一种汲水装置——筒车,河水流动带动筒车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通过竹筒把水运到高处,此过程竹筒内水的重力势能________。
5. 如图所示,在高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所有乘客都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当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______,压强______,若越过安全线,即使与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
6.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7. 生活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其中天平是一种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所示杠杆,若动力和阻力都与杠杆垂直,且,,,则______N。
8.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______,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____(选填“<”“=”或“>”)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先竖直向上匀速提升3m,再悬停6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情况是( )
A. 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B. 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C. 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D. 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  )
A. B.
C. D.
11. 下列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 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 B. 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 飞机机翼上凸下平获得升力 D. 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
12.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小车推动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B. 由甲、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C. 由乙、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D.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13. 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增大
B. 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
C.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D.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
14. 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高,沿斜面向上用50N的拉力,在4s内把一个重6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一过程中( )
A.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120J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W 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30%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小题6分,第16、17小题各8分)
15. 随着科技发展,有些餐厅利用机器人送餐。某次送餐时,机器人在30N的牵引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min内行走了36m。求这个过程中:
(1)机器人的速度;
(2)机器人牵引力做的功;
(3)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16.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是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用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6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3m,绳子自由端移动了9m。已知动滑轮重12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拉力F的功率;
(3)工人做的有用功;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7. 质量为3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物体的底面积为,体积为。()求:
(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2)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释放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三次实验。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分析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实验甲中,若木块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后,小华在拔河比赛前为班级做了科学决策,使班级赢得比赛。他做出的科学决策是:组队时,选质量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同学。
19. 如图所示是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
(1)U形管两边液面的______能显示压强大小;使用前用手指轻按金属盒的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金属盒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分别是和,则______(选填“<”、“=”或“>”)。
20.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为了便于测量______(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4)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A. 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1. 用图甲滑轮组做“探究动滑轮的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中把不同的磁铁吸附在动滑轮边框上以改变滑轮的重,每次实验都匀速拉动绳端使物体上升10cm。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 动滑轮重力 绳端拉力F/N 机械效率
1 6.0 0.3 22 90.9%
2 6.0 1.0
3 6.0 1.9 2.9 69.0%
4 6.0 3.2 3.4 58.8%
(1)每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______cm;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她认为应该静止读数,她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第2次实验中拉力F的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N,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4)小组同学在仅增大绳端移动距离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__。
A. 增大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B. 增大提升物体的速度
22. 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有关;
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步骤和数据如图所示。
(g取10N/kg,)
(1)根据实验数据,小聪计算出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物体的体积为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①,分析A与C、D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为了验证猜想②,分析A与______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小聪为了验证猜想③,分析A与B、E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该方案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5)细心的小红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步骤E中所用盐水的密度是______。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5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 重力 ②.
【2题答案】
【答案】 ①. 方向 ②. 减小
【3题答案】
【答案】 ①. 平衡力 ②. 竖直向下
【4题答案】
【答案】 ①. 运动状态 ②. 增大
【5题答案】
【答案】 ①. 大 ②. 小
【6题答案】
【答案】 ①. 重力势 ②. 动
【7题答案】
【答案】 ①. 等臂 ②. 150
【8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C
【14题答案】
【答案】BCD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小题6分,第16、17小题各8分)
【15题答案】
【答案】(1)0.6m/s;(2)1080J;(3)18W
【16题答案】
【答案】(1)1800J
(2)300W (3)1440J
(4)80%
【17题答案】
【答案】(1)
(2)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题答案】
【答案】(1)二力平衡
(2)甲、丙 (3)不变
(4)大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高度差 ②. 装置漏气
(2)<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力臂 ②. 左
(2) ①. 2 ②. 左
(3) ① 变大 ②.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慢慢变大
(4)B
【21题答案】
【答案】(1)30 (2)不正确
(3) ①. 2.5 ②. 80% ③. 低
(4)不变 (5)A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4 ②. 4×10-4
(2)无关 (3)B、C##B、D
(4) ①. 错误 ②.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5)1.1×1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