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2025年春期南阳油田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生 物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来临时,发育成红豆树新枝条的是
A.叶芽 B.芽原基 C.幼叶 D.芽轴
2.下列关于幼根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B.根冠在根尖的顶端,起保护作用
C.分生区细胞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幼根的生长主要与伸长区和成熟区有关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不包括
A.氮 B.硼 C.磷 D.钾
4.下列关于传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落到柱头上的过程 B.异花传粉往往要靠风或昆虫做媒介
C.果树在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减产,主要原因是根部积水
D.为使向日葵籽粒增加,可对其花盘进行人工授粉
5.如图是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D.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6.下列关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描述,错误的的一项是
A.表皮对叶片内部具有保护作用 B.叶肉可制造并贮存有机物
C.叶脉只具有支持作用 D.气孔一般在下表皮分布较多
7.下列提高移栽幼苗成活率的措施中,与降低蒸腾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B.移栽时根部带土坨
C.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 D.移栽后要进行遮阴
8.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环剥枝条的方法以提高上段果实品质。这是因为环剥切断了筛管,阻止了
A.水向上运输 B.无机盐向上运输 C.有机物向下运输 D.二氧化碳向下运输
9.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叶绿素能溶解在图④小烧杯内的酒精里
C.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见光部分不变蓝 D.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10.呼吸作用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措施中与呼吸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在播种前需适时的进行松土 B.水稻在种植时需要定期排水
C.贮藏粮食时要保持干燥和低温 D.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11.我国每年要消耗450亿双一次性木筷,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D.防风固沙、消除噪声
12.下列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输卵管——提供营养 B.子宫——胚胎发育场所
C.卵巢——产生卵细胞 D.睾丸——产生精子
13.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
C.乱发脾气,有心事也不愿与师长交流 D.性意识萌动,应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14.下列营养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的一组是
A.糖类、无机盐、维生素 B.水、蛋白质、无机盐
C.糖类、蛋白质、脂肪 D.水、无机盐、维生素
15.下表是甲、乙、丙、丁四种食物(各100克)中的部分成分。据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毫克) 维生素C(毫克) 维生素D(毫克)
甲 50 7 13 40 0 0
乙 45 3 10 0 5 45
丙 18 3 6 3 230 0
丁 5 45 8 10 1 6
A.夜盲症患者宜多食用甲 B.儿童佝偻病患者宜多食用乙
C.坏血病患者宜多食用丙 D.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宜多食用丁
1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肠液
17.某同学为家人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A.馒头、清蒸鲈鱼、红烧肉、鸡汤 B.米饭、红烧鲫鱼、辣椒炒肉、炒青菜
C.椒盐大虾、小炒牛肉、烤鸭、可乐 D.面条、炒豆芽、清炒萝卜、西瓜
18.关注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在商店购买食品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看保质期 B.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C.关注生产日期 D.关注生产许可标志
19.下列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A.细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B.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
C.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传播 D.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
20.写流程图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经过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B.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的过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衰老→死亡
21.某同学患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通过输液为他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针头插入的是手背上的动脉血管 B.发炎时血液内白细胞数目会增多
C.药物随血液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D.药物无须经过肺即可直接到达扁桃体
22.小李是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血型是 AB型,他可以为病人输血,那么该病人的血型是
A. O型 B. A型 C. B型 D. AB型
23.下列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24.将水从上腔静脉灌入结构完整的猪心脏(用线扎住下腔静脉),将观察到水从哪流出?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肺静脉
25.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因此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毛细血管的管径极细、管壁极薄等特点,利于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C.人体的动脉血管和心脏中都有瓣膜的存在,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因此可以收缩和舒张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3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大豆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和战略性物资。下图为大豆生活史,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农户常在雨后播种大豆以提高萌发率,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此外种子的萌发还需要 和 。
(2)炒熟的种子种下去能否萌发? 。原因是: 。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它发育成图1中新植物体的根。
(4)幼苗生长期间,需追施一些肥料,主要是为大豆植株生长提供 。
(5)植株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主要由图中1中根尖的 区吸收,再经过 运输到植株各部位。
(6)图2中花的主要结构是 和 。
(7)图中4所示部分,从植株上摘下煮熟后,即成一道美食——“水煮毛豆”,味道可口,营养丰富。4是由图中2的 发育而成。图5所示种子是由图中2的 发育而成。
27.(8分)某农科院引进了西瓜新品种,并在大棚内进行试种。下图是西瓜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Ⅰ和Ⅱ代表生理过程,①和②代表细胞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Ⅰ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该过程主要在细胞中的① 内进行。
(2)图中的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该过程主要在细胞中的② 内进行,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 ,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3)通过Ⅰ过程,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大棚编号 1号 2号 3号
白天平均温度(℃) 32 32 32
夜间平均温度(℃) 24 21 18
含糖量 7.3% 8.1% 9.1%
(4)将该品种西瓜分别种植在三个大棚内(光照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调节大棚内温度,测得西瓜的含糖量如表格: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请你为西瓜增产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5)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28.(12分)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下图为航天员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乙所示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此系统由 和 组成。
(2)航天员的食品丰富,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初步消化场所是图乙中的[ ]。
(3)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该结构具有 (答出一点即可)等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
(4)呼吸系统主要由 和肺组成。航天员出舱活动消耗大量氧气,图丙中氧气进入肺的过程中,膈顶部的位置变化方向可用字母 表示。
(5)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图丁中的[ ]。图丁中,心脏壁最厚的[ ] ,它是 循环的起点。
(6)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氧气含量的变化可用图戊中曲线 表示。
29.(10分)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 图乙中的②③④共同组成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 。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因为图甲中的[ ] 能暂时储存尿液。
(3)图乙中,血液先经过② 和③内壁的 作用形成原尿;再经过④的
作用形成尿液。
(4)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则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5)某人每天摄入的糖量正常,但其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则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30.(7分)实验探究: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请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本实验中①号和③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①号和②号试管能否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原因是 。
(2)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 。
(3)实验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
(4)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25年春期 七年级 生物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2025年春期 七年级 生物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2025春油田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9.C 10.D
11.B 12.A 13.C 14.C 15.D 16.B 17.B 18.A 19.B 20.C
21.B 22.D 23.B 24.B 25.C
26.(1)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2)不能,胚已死亡 (3)胚根 (4)无机盐 (5)成熟,导管
(6)雄蕊,雌蕊 (7)子房,胚珠
27.(7)光合,叶绿体 (2)呼吸,线粒体,能量 (3)碳一氧
(4)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5)步行上学(或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多植树等合理即可
28.(1)消化道,消化腺 (2)③ (3)小肠,环形皱襞(或小肠绒毛)
(4)呼吸道,b (5)B,D,左心室,体 (6)d
29.(1)a,肾,肾单位 (2)c,膀胱
(3)肾小球,过滤(或滤过),重吸收 (4)肾小球 (5)肾小管
30.(1)唾液,不能,变量不止一个
(2)③,麦芽糖 (3)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