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五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0
C
B
D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0
B
A
C
C
D
B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D
D
A
二、综合题(52分)
25.(1)广州服装设计商家距离市场近,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变化,
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服装制造的数字化及智能化(科技)发展,能及时响应消费者需
求:广州服装企业产业链完整,可及时灵活调整生产。(6分)
(2)更加专业化、灵活化、小型化(或产量小)(2分)空间上分离的各个部门,可通过互联网进
行实时联系;现代物流加快产品的配送速度,弱化企业布局空间的限制;服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能够实现各环节在不同区域的专业化生产。(6分)
(3)不同类型的企业再集聚利于企业间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从而降低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
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实现柔性化生产;可节省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企业间的物流流通成本;各产
业环节可以高效对接,进行产业协同,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6分)
26.(1)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野生菌种类多: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有机质丰富,野生菌营养价值高:
生态环境优良,土地污染少。(6分)
(2)因地制宜搭建供需平台,优化物流配送模式(建设专门物流线路),提高物流效率(送得快);提高
冷链物流能力,降低滞损率(送得鲜);加强物流监管机制,规范运输流程(不出事)。(6分)
27.(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临近村庄,便于田间管理:
海拔较低,地形平坦,便于耕作。(8分)
(2)调节气候,为村庄营造冬暖夏凉的环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村庄提供稳定优质的水源:净
化空气,改善村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6分)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延长竹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旅游业、制造业等相关产
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对竹田景观和农田的保护。(6分)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五校联考试卷
地理
命题学校:广东广雅中学
命题人:广雅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率项:
1.开考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班级、考号等相关信息填写
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
目前在建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首个海上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离岸式人
工岛机扬(图1)。研究表明,采用离岸式人工岛式的填海方式比围海造地更科学。大连市将围绕新
机场构建临空产业集聚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据此完成1~2题。
图1
1.离岸式人工岛式填海的科学性体现在
A.提高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B.有利于增加岸线资源
C.减少海洋灾害发生频次
D.有利于保护海洋水质
2.大连市构建的临空产业集聚区适合布局
①服装制造
②现代物流
③金融证券
④商务会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1页共8页
寿县是安徽省典型的平原人口大县,县域内普遍存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适龄学生及其家
长为获取教育资源而发生的县内人口迁移现象。图2示意寿县的位置,图3示意寿县初中与高中在
校学生规模。据此完成34题。
w
N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3泽市。04m
寿要站色
0510km
县城呼径的
寿县3
▲新桥产业因区(炎刘询)
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哈肥市
⊙市或府所在地
。县政府所在地
机场
高铁站
▲经济开发区
一河流
在校生数
·50.100.200●400●1000●2000●4000
图2
图3
3.与初中一年级相比,寿县高中一年级的教育迁移
A人口规模更大B.平均距离更近
C.起点数量更多
D.终点更加集中
4.与其他镇相比,炎刘镇向县城教育迁移现象较少,主要因为炎刘镇
①空间距离阻力较大②本地工资收入较高
③教有资源相对较好④适龄学生人数较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
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图4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
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0320km
胡焕庸线一一胡焕庸亚线1
一胡焕庙亚线2
图4
5.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A.I、I、、VB.Ⅱ、V、Ⅲ、IC.V、I、Ⅲ、I
D.V、、I、I
6.限制Ⅱ、V区域人口承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文状况
B.地形地势
C.土壤肥力
D.气候条件
7.缓解】区域人口承载压力,优化长江经济带战略空间格局的关键是
A.推迟“三孩”政策的落实
B.加快该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
C.提高高质量的农副产品的供给量
D.适度引导人口从下游流向中上游地区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