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XCS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CDBAD 6-10 CABDC 11-16 ADBAB C
综合题
17.(1)挑战:出口受阻,削弱价格竞争力,部分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市场压力增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如芯片、高端装备),制约高端制造业发展,影响产业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以规避关税,短期可能造成就业岗位流失。机遇:倒逼产业升级,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拓展多元化市场,加大对"一带一路"、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扩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①时效性优势: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适合高附加值、时效性强的货物(如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冷链产品等)(2分);
②稳定性与可靠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运输计划可控性强(固定班次、路线),保障供应链稳定性(2分);
③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促进内陆城市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减少对沿海港口的依赖,带动沿线枢纽城市产业集聚(如跨境电商、物流仓储)(2分)。
(3)①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大,产量稳定且充足,供应能力强(2分);
②南美大豆价格相对美国更具竞争力,同时可规避中美贸易摩擦风险,降低关税壁垒;
③南美港口基础设施完善,海运航线成熟,运输与物流便利(2分);
④政治与经贸关系稳定(如加入金砖合作机制),贸易政策连续性较强(2分)。(任答三点6分,若学生提到"多元化供应链",可酌情给分)
18.(1)①过度抽取卤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②盐湖周边湿地补给减少,导致湖面萎缩、水位下降;③湖泊生态系统失衡,卤虫、藻类等湖区特有生物栖息地缩小,湿地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④化工生产排放废水、废渣,影响土壤和水质;⑤卤水蒸发后盐分残留,加剧土壤盐渍化;⑥风力搬运盐尘,植被覆盖度下降,形成“盐尘暴”,荒漠化风险增加。(每条2分,任答三条6分)
(2)①促进了我国盐湖化工产业的技术升级;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的安全;③产业结构多元化,增加就业机会;④培育了盐湖科技创新群体,为我国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人才储备;⑤减少废弃物排放,反哺生态修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每条2分,任答三条6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 ①该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②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可减少对卤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③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可推动区域从传统资源开采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④盐湖位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成本高,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可避免 “先破坏后治理”,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区域发展理念。(每条2分,任答三条6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9.(1)洪合镇毛衫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链齐全,产业规模大;产品价格低,品质好;商会、政策的扶持(政府、商会等积极组织活动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为中小企业解决国际贸易难题;交通便捷,利于拓展海外市场。(每条2分,任答两条4分)
(2)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了解和体验渠道,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仓储等成本,提高商品配送效率;提升洪合毛衫的国际化形象及品牌价值;将产业带延伸到国际市场前沿,直接接触海外客户,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每条2分,任答三条6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有利影响: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明显;凭借强大学习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个性化设计,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缩短订单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利影响:加剧就业压力,可能导致低技能工人失业;可能导致数据安全隐患。(每条2分,任答三条6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选择题解析
C 。由图可知,浙江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的形成是气候、地形、生物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结果,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故选C
D 。杨梅林下发展复合农业,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故选D
B 。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业,降低土壤和水源污染;大力扩大杨梅种植规模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融合和多元经营、传承创新杨梅栽培技术等方面促进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可持续发展,故选①③
A 。祁连山为河西走廊农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水源,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供给功能。
D 。据图可知,祁连山地牧区海拔较高,冬季牧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草料缺乏,牧民通过“借牧”可以减轻草场的压力,保护草场资源;而河西走廊农区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且有较多的玉米秸秆等饲料资源可供牲畜食用。故选D。
C 。由图可知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上游<中游<下游;全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上、中、下游新质水平差距增大。
A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生产力质态,而黄河下游新质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故选A
B 。为缓解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可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入手,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①正确;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干旱,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展清洁能源产业③正确;中游地区重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②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西部地区应利用优惠政策等吸引人口回流,④错误。故选B
D 。由图可知新安江流域P值下降,故安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治理河流,减轻污染。故选D
C 。由材料可知,根据协议约定,安徽出境水质若保持达标,将获得浙江省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故该协议可以保障浙江地区用水的水质需求,而通过生态补偿也有利于新安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从而促进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水资源的短缺取决于供需矛盾,与生态补偿无关,B错误;生态补偿协议没有对经济发展和调水进行约定,AD错误。故选C。
A 。由图可知苏州距上海最近,受上海辐射强度最大,故选A
D 。由题可知“反向飞地”模式是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孵化核心技术并返流本地企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其他城市借助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有利于提升研发效率,D正确;并不是为了加快人才流动,B错误;企业没有全部搬出,不是产业转移,A错误;设立的是创新型企业,主要目的是研发,并不是为了保护环境,C错误。
B 。设问核心词是“实现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应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有序地向周边城市转移,以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鼓励周边城市的人口前往中心城市创业,会使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会使人口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主体的极化模式,产生城市问题。②错误。盲目扩大周边城市的建成区空间规模会使周边城市因缺乏产业支撑,而达不到对其周边人口的集聚作用,③错误。故选B①④
A 。比较两地的气候和经济发展差异可知海南可育种时间更长故选A
B 。南繁育种基地位于热带沿海区域,所以有可能遇到海水倒灌、台风侵袭、生物入侵,故选B
16.C 。南繁育种基地主要是培育良种,促进了种子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加强了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提高单位面积常量,保障种质安全。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出口,也不能起到保护耕地红线作用。故选CXCS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以杨梅栽培为核心,在杨梅林中适度混栽茶树,放养鸡、
蜜蜂等生物,构建“梅一茶一鸡一蜂”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山地农业模式。图1示意古杨梅复
合种养系统模式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表明了区域具有
A.关联性
杨梅林
B.综合性
保水生:时节气保
空间
C.整体性
D.差异性
供腐随质、
遁宜的生存条件
多样的生物群落
持让物成为料、
推料
2.杨梅林下发展复合农业的主要目
提供食物、栖总地、养分等
的是
林下种养
松土、除虫
A.改良土壤结构
供样的食物来源
排物成为苏林、松土、虫仙居鸡
B.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花
C.降低农田利用强度

D.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图1
3.为促进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可持续发展,仙居县应
①推动产业融合和多元经营
②大力扩大杨梅种植规模

③传承并创新杨梅栽培技术
④施用化肥提高杨梅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祁连山山地草原曾因过度放牧而出现生态退化现象。2011年以来,祁连山草原被划分
Q
为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仍可放牧但不得超过核定载高量),经多年保护,祁连山草原生态
得以恢复,促进了祁连山牧区和河西走廊农区的协同发展。图2示意牧区一农区协同发展
模式。据此完成4~5题。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4.祁连山为河西走廊
祁连山牧区
河西走廊农区
农区种植业的发展
提供的主要生态服
禁牧区
生态移民
外出务工,
务功能是
mx←-
A.供给服务
草畜平衡区
异地借牧
饲草销;

¥品
B.支撑服务
承包草原
舍饲养殖场
饲草种植区
C.文化服务
流转草原小规模饲草种植区
农田
舍饲养殖场
D.调节服务
图2
5.草畜平衡区牧民到河西走廊农区借牧的主要季节和目的分别是
A.春季牲畜育肥
B.夏季牲畜安全过夏
C.秋季粪肥肥田
D.冬季减轻草场压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
转型升级为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生产力质态。图3示意2012一2021年黄河流域新质
生产力水平的时空演变。据此完成6~8题。
6.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
新质生产力评价值
0.20f
A.上游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增速最快
◆黄河上游◆黄河中游◆一黄河下游回全流域均值
0.18
B.中游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一直最高
0.16
0.14
C.全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0.12
D.上、中、下游新质水平差距正逐步缩小
0.10
0.08
7.黄河下游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变化的原因
0.06
0.04
可能是
0.02
A.创新型人才数量多
0.00
w””°”°年份
B.消费市场规模扩大
图3
C.交通和物流效率高
D.资源种类和数量多
8.针对新质生产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黄河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上游地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②中游地区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促进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
④下游地区的人口迁往中游、上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流入浙江的千岛湖、富春江,最终汇入钱塘江。21世纪初新
安江流域水质恶化,出现流域性污染。2012年,皖浙两省签定“水质对赌”协议,以P值(由
高锰酸盐、氨氨、总磷、总氨4项污染物指标和水质稳定系数、指标权重系数组成)为标准,
水质达标则下游补偿上游,不达标则上游补偿下游。图4示意2012-2022年新安江水质P
值一览表。据此完成9~10题。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