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 名准考证号岳阳市 2025 年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 理时量:75 分钟 分值:10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将其与现代气象学融合,能更好地服务民生。下图为 1991--2020 年“立秋”后浙江省年平均高温天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能反映浙江省极端高温天数分布规律的节气是A.春分 B.雨水 C.夏至 D.处暑2.据图推测,浙江省立秋后高温天气A.总体天数南多北少 B.形成与地形地貌无关C.各地每年均会出现 D.使大气污染指数下降3.有利于浙江省立秋后高温天气结束的天气系统是A.温带气旋登陆 B.江淮准静止锋控制C.副热带高压增强 D.中纬度高空槽东移中国创造性地发展并丰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生态建设新思想。根据“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类要素的差异,提出“皮毛”兼治的荒漠化治理体系,其中, “山水湖沙”为“皮”,代表了土地的承载力属性;“林田草”为“毛”,代表了土地的生产力属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七位一体系统 “皮”承载力—生态用地治理 山 水 湖 沙“毛” 阴山、贺兰 河岸林(胡杨 湖岸林(柽柳 防护林(新疆林一生产 山、祁连山 等) 等) 杨)力一以 经济林/水源涵 内蒙古河套灌 沙漠边缘绿洲水定绿 田 银川平原灌区 养 区 防护林草 山地草原 草甸草原 湿地-草原 四大沙地草原东部雨养植被区 中部多源水养区 西部雪水灌溉区荒漠化防治空间布局(>300 mm) (100-300 mm) (<100 mm)4.“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生态建设新思想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地方性分异 D.地带性分异5.在荒漠化防治中,科学规划林草植被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应依据A.“皮”的自然禀赋条件差异 B.“毛”的生产力差异C.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 D.国家政策和粮食安全传统村落景观系统对自然和人为干扰活动的敏感程度及其在损害中复原的难易程度,称为传统村落景观脆弱性。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甲、乙、丙三个传统村落的现实脆弱度及各要素绝对脆弱度,绝对脆弱度指要素完全丧失抗干扰能力后的极端脆弱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传统村落多有祠堂,祠堂的功能是A.文化传承 B.栖居功能 C.生产功能 D.休憩娱乐7.据图可知,影响甲、乙、丙三个传统村落脆弱性的最大因素是A.传统建筑 B.民俗文化 C. 城镇化 D.自然灾害8.甲、乙、丙三个传统村落保护中,当前的紧迫任务是①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 ②处理好与旅游开发的关系③生态宜居,产业兴旺 ④提高居民的乡土文化自信心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森林覆盖率高,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研究发现,过去 40 年来该区域温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年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不同分区生长季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示植被覆盖和植被生长,介于-1~1 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年际变化率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的地带性植被为A.稀树草原 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10.随着冻土破碎化程度增强A. 针叶林的增长速度增加B. 混交林的植被覆盖上升C. 所有植被都出现衰退D. 草原在非多年冻土区的增速最大11.全球变暖带来的降水增多对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森林的主要影响是A.有利,土壤水分充足B.有利,气温限制减弱C.不利,森林根系被淹D.不利,蒸腾加剧干旱潮湿气候向干旱气候演化的转折期是铀矿形成的时期。下表是我国某地地层划分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界 系 群或组 岩性简述 备注新生界 古近系 洪泛平原相黏土、粉砂质黏土沉积组合中生界 白垩系 塞汉塔拉 顶部薄层泥岩,夹泥岩、炭质泥岩,中上部 含煤线组 夹煤线,底部见刷面,属河流-沼泽相沉积腾格尔组 泥岩、粉砂岩为主,含炭质化植物碎屑、介 含煤形虫化石,夹多层煤,为湖相沉积阿尔善组 砂砾岩为主,为冲洪积和河流相沉积侏罗系 兴安岭组 上部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为主,下部分 含煤含煤砂砾岩、泥岩阿拉坦合力 内陆湖相含煤沉积 含煤组古生界 变质作用的浅海相、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碳酸岩及海相火山岩元古界 变质作用的海相碎屑岩及海相火山岩12.据材料推测,古生界的主要岩石有①花岗岩 ②闪长岩 ③石灰岩 ④大理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该地铀矿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兴安岭组 B.阿尔善组 C.腾格尔组 D.赛汉塔拉组14.加强铀矿资源的地质勘查和开发,有利于A.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B.加剧发展与环境矛盾C.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D.提高铀矿资源利用率在逐利本性驱使下,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为寻求传统要素成本“洼地”和数字要素资源优势地, 纷纷选择将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和技术、资源、资本密集型高端制造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由东部迁至西部可能性较小的产业是A.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B.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C.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D.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16.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是A.生产要素成本较低 B.产业配套体系完善C.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D.市场营商环境优越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道题,共 52 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海洋波浪能被许多国家视为未来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海洋牧场周围建立波浪能电站已成为众多沿海省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南海周边省(自治区)国家级海洋牧场位置图,Pw 为年平均波功率密度。(1) 说出在海洋牧场周围建立波浪能电站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4 分)(2) 简述我国周边海域大规模发展海洋牧场的意义。(6 分)(3) 分析海上波浪能电站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益处。(6 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和田河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坡,是一条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也是目前唯一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河流,对绿洲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表为不同年际间和田河月径流量变化特征统计数据。不同年际间和田河月径流量变化特征统计 单位:亿 m 时间段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1962—2022 年 0.58 0.55 0.75 1.13 2.35 6.041962—2009 年 0.54 0.52 0.71 1.07 2.22 5.72010—2022 年 0.72 0.6 1.03 1.64 3.12 6.052010 年以来较前 4832.49% 15.61% 45.73% 53.92% 40.42% 6.08%年径流变化率2010 年以来较前 480.18 0.08 0.32 0.57 0.9 0.35年径流变化量时间段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1962—2022 年 13.93 13.6 3.99 1.28 0.83 0.691962—2009 年 13.15 12.83 3.77 1.21 0.78 0.652010—2022 年 15.86 16.73 5.63 1.78 1.13 0.982010 年以来较前 4820.65% 30.37% 49.52% 46.97% 44.82% 49.74%年径流变化率2010 年以来较前 482.71 3.9 1.86 0.57 0.35 0.33年径流变化量(1) 推测和田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和河流流量特征。(4 分)(2) 说出 1962--2022 年和田河径流量的变化特征。(6 分)(3) 请为实现和田河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6 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四川省地理条件复杂,且耕地地块细碎分散,水土资源“硬约束”明显,粮食增产潜力不足。近些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粮食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在全省中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山丘区粮食生产地位却日趋突出。四川丘陵区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60%,山丘区利用坡地发展立体种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下图示意 2007--2022 年四川省不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变化情况。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年)材料二:近年来,四川丘陵区推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复合模式(如“水稻+猕猴桃”)。下表为该模式与传统单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单位:元/亩)。劳 动 力 投 入 ( 日 /模式 年产值 生产成本亩)水稻单作 2500 1200 35水 稻 + 猕 猴9800 4500 80桃(1) 从作物品种的角度简述四川省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6 分)(2) 从耕地的角度阐述四川省粮食增产潜力不足的原因。(6 分)(3) 根据材料二,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水稻+猕猴桃”模式产值高的原因。(4分)(4) 有专家建议“四川省应重点发展山丘区粮食生产,减少对成都平原的依赖。”你是否赞同?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阐述理由。(4 分)岳阳市 2025 年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 1 2 3 4 5 6 7 8号答 D A D A A A B C案题 9 10 11 12 13 14 15 16号答 B D C C D A D A案二、非选择题(4 大题,共 52 分)17.(1) 与海洋牧场的距离、平均波功率密度、波浪平均每年持续的时间。(任答两点得 4分)(2) 生态:修复(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经济: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或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增加渔业产值(经济);增加就业;社会:保障粮食安全(或减少土地压力);(三个角度,每角度 2 分,共 6 分)(3) ①提高了海洋空间的利用率;②可为海洋牧场提供可再生的电力,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产出;③有效减少了由传统化石能源所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共 6 分)18.(1) 冰雪融水 ①河流径流总量小;②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7、8 月);③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共 4 分)(2) 和田河径流年内分布极为不均,表现为春旱、夏洪、秋冬枯的特点;不同年际间和田河各月径流均呈现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夏季水量增加更多,特别是 7 月和 8 月;春秋两季各月径流增加幅度更高。(共 6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3) 控制绿洲发展规模,特别是人工绿洲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优化绿洲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林比例,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推广节水技术,降低耕地灌溉定额;合理调控流域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地下微咸水利用及人工降雨等工作。(共 6分,任答三点得 6 分)19.(1) 稻谷、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玉米、大豆、薯类播种面积增加。(稻谷播种面积下降,小麦播种面积持续快速减少,玉米、大豆播种面积增势较为明显,薯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2 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QQABBQYl5wCY0AYACA67QUFMCQoQkIISLQomxRCcOA5KSBNABCA=}#}原因:①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经济作物面积的发展,平原地区稻谷和小麦播种面积减少。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社会对粮食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提升。③生猪养殖业、油料加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玉米、大豆需求增加;④粮食作物种植效益下降,经济作物种植效益较高。(共 4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2) ①平原耕地面积减少,山区耕地质量低,增产困难;②土地细碎化制约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粮食生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共 6 分)(3) 自然角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满足多作物需求;紫色土肥沃,富含磷钾,适宜猕猴桃生长;水稻种植在平坝区(灌溉便利),猕猴桃种植在缓坡(排水良好),空间利用高效。社会经济角度:猕猴桃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可加工(如果汁、果干)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收入;政策扶持(如农业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同一地块全年利用(水稻夏收、猕猴桃秋收),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农民收入。(共 4 分,必须自然与社会经济角度各答一点)(4) 赞同 山丘区生态适宜耐旱作物(如玉米、薯类),减少对灌溉依赖;缓解平原区耕地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赞同 山丘区地块分散,机械化困难,单产较低;基础设施不足,运输成本高。(4 分,观点与理由不一致得零分;观点与理由一致,观点不得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QQABBQYl5wCY0AYACA67QUFMCQoQkIISLQomxRCcOA5KSBN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卷.pdf 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