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二五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 地理题 号 一 二 总 分得 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明末清初,我国商人开辟了一条著名的茶叶贸易通道,称为万里茶路。右图为万里茶路及世界茶叶主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小题。1.下列关于茶叶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多于东半球B.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C.主要分布在北温带D.大多分布在大洋洲2.万里茶路途径蒙古国,该国境内河湖众多,河湖周边发育有大面积沼泽。茶商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次年春季融冰前返回,主要原因是( )A.冬季河湖沼泽结冰,便于通行 B.冬季天气寒冷,可防止茶叶变质C.冬季牲畜膘肥体壮,运输能力强 D.春季气温回暖,可避开沙尘天气2024年3月13日,吉尔吉斯斯坦灌溉系统改造项目由中国援建,该项目的竣工将极大缓解附近地区灌溉用水紧缺问题。读图完成3~4小题。3.关于吉尔吉斯斯坦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丘陵为主 B.平均海拔较低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起伏小4.灌溉用水是制约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湖泊水量减少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工业发达,河流污染严重 D.水力发电,水库蓄水量减少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中非合作的“非洲光带”项目将帮助解决非洲贫困家庭用电问题。读图,完成5~6小题。5.图中四个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A地区 B.B地区C.C地区 D.D地区6.“非洲光带”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市场需求小 B.项目资金短缺C.矿产资源贫乏 D.环境污染严重北美洲北部生长着一种苔藓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获取生长所需光照,吸取冰面少量融水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读图,完成7~8小题。7.“冰川老鼠”所在地区的暖季最可能是( )A.1月 B.4月C.7月 D.11月8.苔藓球在暖季滚动主要是为了( )①释放多余热量②获得更多的阳光③吸收生存所需水分④防止底部苔藓死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巴拿马运河是亚洲和美洲之间航运贸易的“大动脉”。读图完成9~10小题。9.巴拿马运河沟通了( )A.北冰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和印度洋C.印度洋和北冰洋D.大西洋和太平洋10.施工人员在修建巴拿马运河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①洪水泛滥 ②高温暑热 ③高寒缺氧 ④蚊虫叮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秘鲁是中国蓝莓、牛油果第一大供应国。2024年11月,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钱凯港正式开港,两国海上运输实现直航。据此完成11~12小题。11.下列关于钱凯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低纬度B.地处北半球、热带C.地处南寒带、中纬度D.地处南半球、热带12.与原航线相比,秘鲁使用新航线运输蓝莓、牛油果到中国的优势是( )A.运输时间更短 B.运输成本更高C.物流效率更低 D.运输距离更长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造成多人伤亡,损失巨大。地震发生后,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立即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据此完成13~14小题。13.缅甸地震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边界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扩张边界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扩张边界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边界14.中国救援队在震中参加救援时,可能遇到困难是( )A.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B.气温较高,蚊虫叮咬C.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D.全年多雨,雨林密布家住上海的王先生到日本旅游,由南向北先后游玩了福冈市、名古屋、东京和札幌,旅行途中看到大巴司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除东京外其它城市房屋矮小,且多建地下商城。如图示意王先生旅游路线,据此完成15~17小题。15.王先生游历了日本的( )①九州岛 ②四国岛 ③本州岛 ④北海道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6.“大巴司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 )A.人口生育率高 B.就业岗位多C.劳动力丰富 D.人口老龄化17.“房屋矮小,多建地下商城”的原因是( )A.防震避险 B.预防火灾C.降低建设成本 D.防止洪涝灾害印度是亚洲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居亚洲之首。图为“印度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小题。18.有关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19.加尔各答是重要的黄麻纺织中心,该地发展麻纺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海陆交通便利 B.气候湿热,盛产黄麻C.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山地面积广大,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丹麦位于欧洲西部,地势平坦。早期,大部分地区排水能力差,牧羊是唯一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19世纪中叶,丹麦人把沼泽的水排干后,大量施肥,农业转向种植小麦为主。不久,北美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小麦,并将廉价小麦销往欧洲,致使丹麦丢失了小麦欧洲传统市场。据此完成20~21小题。20.丹麦早期发展牧羊业而非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为(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灌溉21.19世纪中叶后,丹麦丢失了小麦欧洲传统市场,原因主要是其小麦的( )A.营养价值较低 B.运输费用高 C.营销渠道不畅 D.种植成本高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读图,完成22~23小题。22.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时间是( )A.3月—5月B.6月—10月C.11月一次年1月D.1月—2月23.埃及棉花分布的特点是( )A.全国均匀分布 B.集中在红海沿岸 C.集中在尼罗河沿岸 D.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巴西莓仅产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地区,收获后发酵极快,因此要在气候干燥时收获,并就地直接加工成果浆后再运送到市场。下表为巴西莓产区气候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24~25小题。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气温/℃ 26.35 26.15 26.25 26.5 26.75 26.75 26.75 27.4 27.75 28.05 27.9 27.4平均降水量/毫米 299.6 347.0 407.2 384.3 351.5 220.1 184.8 98.0 42.6 35.5 58.4 142.524.根据材料推测,巴西莓的收获时间最有可能是( )A.1月 B.5月 C.9月 D.12月25.根据材料推测,巴西莓在收获后需直接加工的自然原因是( )A.全年高温,不宜存放 B.冷藏保鲜,成本较高C.过于干燥,容易变质 D.距离过远,运输不便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0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以“源远流长,孕育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第一小组探究地形与河流(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左图中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__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呈______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源远流长。(3)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均位于河流中下游的__________(地形类型)地区,由大河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第二小组探究人口和城市分布(4)从水源、地形的角度分析,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分布的共同有利条件是: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材料一:连接中国与老挝的中老铁路全长1035千米,新建桥梁、隧道总长占新建线路全长的76.5%,工程修筑建设难度极大。天然橡胶是中老铁路货运列车运载的商品之一。材料二:“云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橡胶树的资料卡。(1)云南具有面向南亚和__________地区的优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2)从纬度位置来看,老挝位于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来看,老挝属于_______国。(3)中老铁路为减缓线路的起伏沿线新建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4)据材料分析,东南亚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是北欧的发达国家,也是著名的低碳国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达70%。材料二:吕勒奥是瑞典最靠北的港口城市。港口主要运输木材和铁矿石,在铁矿石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了发达的钢铁工业。材料三:“挪威、瑞典、芬兰矿产与河流分布图”和“2021年瑞典能源结构图” (1)挪威、瑞典、芬兰三国大部分位于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因此极寒。挪威北部地区人口稀少、空气洁净,冬季有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成为观赏极光的胜地。(2)瑞典的能源结构中______、生物能、水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占比较高。(3)瑞典开发水能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二中吕勒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1)法国西临___________洋;新西兰位于南半球、__________半球。小【因地制宜】右图为巴黎和惠灵顿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2)新西兰和法国乳畜业都很发达,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流量、结冰期、流速(任选一点)等方面分析,法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西兰每年冬季牧草生长缓慢,奶牛会出现停止分泌乳汁的现象,称为“奶牛假期”。结合材料,判断新西兰的“奶牛假期”出现在_____月。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材料一:1984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登上乔治王岛,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自此,我国正式开启了极地探索之路。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第四十周年。材料二:下列图表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相关信息。科考站 长城站 中山站 黄河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建成时间 1985年2月 1989年2月 2004年7月 2009年1月 2014年2月 2024年2月年平均气温 -2.8℃ -10℃ -6.89℃ -58.4℃ -36.6℃ -20℃平均海拔 10m 14.9m 10m 4087m 2621m 100m【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1)图中黄河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A.(11°E,78°N) B.(11°E,78°S) C.(11°W,78°N) D.(11°W,78°S)(2)读材料二,分析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3)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大多在选择12月—次年2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据俄罗斯南北极研究所称,北极变暖较全球平均速度快了2~3倍。根据推算,预计在本世纪末,北极将出现“无冰”状态。(4)南极冰架崩塌脱落、北极将出现“无冰”状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保护极地环境,请你列举一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采取的文明低碳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五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BACBC 6—10 BCBDD 11—15 DAABC16—20 DACBC 21—25 DBCCA二、综合题(共5道大题,每空2分,共50分)26.(1)印度河(2)放射(辐射)(3)平原(4)水源:(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27.(1)东南亚(2)热 内陆(3)桥梁和隧道(4)气候湿热;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28.(1)高 极夜(2)核电(3)河流众多、水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4)铁矿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港口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29.(1)大西 西(2)两国都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牧草生长,所以乳畜业发达。(3)流量:当地全年湿润/降水均匀,流量较大,流量稳定;流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缓慢;结冰期:全年温和,河流无结冰期。(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4)6—830.(1)A(2)(昆仑站纬度最高,最靠近南极点;昆仑站海拔最高,海拔4087米)受海拔、纬度的因素影响,气温最低。(纬度,海拔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3)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5)公交车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给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