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二○二五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 物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1.下列物体中,物重大小最接近10N的是(  )
A.一头牛 B.一个中学生 C.一件棉衣 D.一盒火柴
2.2026年,篮球是湖南省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关于篮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球时,手会感觉到疼,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篮球碰到地面后会反弹起来,表明物体具有惯性
C.投向空中的篮球最终会下落,说明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D.传球时,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表明球仍然受到力的作用
3.自行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设计和使用中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的
B.脚踏板制成大平面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C.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分开来增大摩擦的
4.如图所示,水平的桌面上放一小球,小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小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小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假设小球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加速下落
5.学生的书包的肩带会做得比较宽,以下实例与其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鞋底有很多花纹 B.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C.载重车有很多车轮 D.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6.一个未装满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置(图乙),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大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
7.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
B.图中的点为杠杆的支点
C.“权”小于“重”时,端一定上扬
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端移
8.如图为四位同学劳动的场景。其中使用的劳动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用扫把扫落叶 B.用拖把拖地
C.用铁锹给栽好的树填土 D.用园艺剪修树枝
9.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10.对课本《机械能》这章中的四幅图进行了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频闪拍摄的摆锤运动; ②运动员跨栏的运动分解;
③高处滚下的小球; ④卫星轨道示意图
A.图①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图②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图③高处滚下的小球在C点动能达到最大值
D.图④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大,远地点势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11.A中的杠杆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C、D中的物体被匀速吊起,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
A. B. C. D.
12.为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老张研发出了如图所示的救生手环,并在观音湖进行了性能测试。他戴上该手环下潜到湖面下5m处(未接触湖底),打开手环开关,手环瞬间弹出一个体积为33dm3的气囊,随后气囊将老张带出水面。已知老张的质量为63kg,密度是1.05×103kg/m3,不计手环的质量和体积。(ρ水=1×103kg/m3,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张的体积是60cm3
B.下潜过程中,老张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大
C.气囊完全打开瞬间,老张受到的合力为300N
D.手环在水下5m深处时,受到水的压强是5.25×104P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和(d)所示。由图(a)(b)或(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任写一种情况即可得分)。若实验时小车上表面绝对光滑,则木块将会一直做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13题图 14题图
14.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 h2。如果再打开软木塞,在水流动的过程中,h1 h2(均选填“>”“<”或“=”,g取10N/kg)。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15.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
16.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 “真厉害!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图甲是人体肱二头肌工作时的原理图, 我们可以将这幅图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由物理知识可知人的前臂属于________杠杆, 若图中F2 为重 20 N 的铅球对水平摊开的手掌的压力,小臂在图中位置平衡,则肱二头肌对小臂的拉力 F1 =________N。
三、作图及实验题(17、18每题2分,19、20、21、22每空2分,共30分)
17.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是一种常见的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在要在A点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
17题图 18题图
19.如图甲是小雄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雄下一步的操作是 ;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贝贝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雄的实验优于贝贝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小林在做此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把两个滑轮安装的高度不相同,如图丙,你认为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该装置完成实验。
20.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的探究实验中多次使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但用法不尽相同。请完成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内容:
(1)甲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
(2)乙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实验丙,若将物体A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4)丁实验,物体重为4.5N,斜面长1.2m、高0.3m。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物体到高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1.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安装好装置后, 杠杆位置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杠杆 (平衡/不平衡),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 A 处悬挂 3 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0.5N,如果在 B 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拉力最小时,大小为 N。
22.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甲、乙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 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机械 效率
1 2 10 1 30 66.7%
2 3 10 1.4 30 71.4%
3 3 10 1.1 40
(1)第1次、第2次实验选用的是如图的甲滑轮组,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其绕线;
(2)由1、2两次实验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的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有同学认为拉动细绳的过程中不太方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静止时再读数。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
2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40N的货物在5s内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两容器底部用细管相连。甲容器底面积为500cm2,水深为20cm;乙容器中放有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木块。现打开阀门K缓慢向乙容器中注水,水对乙容器底压强p水与所注水质量m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木块始终竖直,当注入水的质量等于0.5kg时,木块恰好漂浮。(g=10N/kg)求:
(1)打开阀门前甲容器中水的重力;
(2)木块恰好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
(3)打开阀门,直到水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二○二五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5 CCCAC 6—10 BDDBD 11——12 C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向左加速(向右减速、向右刹车)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14.= > 流速
15.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
16.费力 100
三、作图及实验题(17、18每题2分,19、20、21、22每空2分,共30分)
17.18略
19.(1)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合理即可) (2)A (3)能
20.(1)较小 (2)不需要 (3)速度 (4)45%
21.(1)平衡 右 (2)2
22.(1)略 (2)重力 (3)摩擦力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
23.(1)250N (2分)
(2)300w (2分)
(3)88% (2分)
24.(1)100N (2分)
(2)10N (3分)
(3)1375Pa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