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R·八年级上册目录CONTENT长度的单位及估测01刻度尺的使用02时间的测量(单位、停表)03误差041.1.1 长度的单位及估测R·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过程。3.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4.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和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课堂导入同学们,《三国演义》中记载,关羽身高9尺,张飞8尺,刘备7尺5寸。如果按今天的“尺”来算(1尺≈33.3cm),关羽身高会超过3米,这显然不符合常理——难道古代真有“巨人”?汉代标准:1尺=22.75cm,1寸=2.275cm实例换算:关羽9尺≈2m,刘备7.5尺≈1.7m统一必要性:比较测量值时必须统一单位标准,古今单位不可直接比较物理量 单位 符号 换算关系长度 千米 km 1km=1000m=10 m米 m (基本单位)分米 dm 1dm=0.1m=m厘米 cm 1cm=0.01m=m毫米 mm 1 mm=0.001m=m微米 m 1 m=0.000001m=m纳米 nm 1nm=0.000000001m=m长度的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单位及估测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巧计方法:(1)m与dm,dm与cm,cm与mm之间的关系(2)km与m,m与mm,mm与μm,μm与nm之间的关系长度的单位及估测换算技巧: 大单位→小单位:“乘指数”1m= m,1 m=nm→1m =×=nm 小单位→大单位:“除指数”1m = nm,1nm =μm→1μm==m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单位换算步骤:一拆(分离数值和单位)二换(明确单位关系)三算(计算结果)例如25.6mm = 25.6 × m = 0.0256m25.6mm=25.6÷(1÷)m=m=0.0256m长度的单位及估测错题展示:例①四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C长度的单位及估测下列关于 28.6cm 换算为米的过程,正确的是( )A. 28.6cm=28.6×100m=2860mB. 28.6cm=28.6×0.1m=2.86mC. 28.6cm=28.6×0.01m=0.286mD. 28.6cm=28.6÷0.01m=2860m28.6cm=28.6÷(1÷)m=28.6m=0.286mC长度的单位及估测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5200mm=5200×1000m=5200000mB. 5200mm=5200×0.001m=5.2mC. 5200mm=5200×0.01m=52mD. 5200mm=5200÷0.001m=5200000m5200mmm=5200÷(1÷)m=5200m=5.2mB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常见长度估测(对比估测法):①人体参照系:指甲盖宽≈1cm,拳头宽≈10cm(1dm),一拃≈20cm,一臂长≈1m1 cm1 dm1 m20 cm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常见长度估测(对比估测法):②常见数值:中学生身高≈165cm,课本长≈26cm,课桌高≈80cm,门高≈2m,一层楼高≈3m原则:用自己熟悉的物体去估测所需测量的物体,掌握近似值,无需精确到个位数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判断下列物品估算对错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 2.5mm ( )中学生的步长约为 50cm ( )课桌的宽度约为 45mm (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00cm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20mm ( )教室黑板的长度约为 4m ( )一层居民楼的高度约为 10dm ( ) 长度的单位及估测小明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本笔记本的长度,读数为 18.50cm。他想将这个长度换算为以 “m” 为单位,并结合日常估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50cm换算为m是1850m,该笔记本长度约等于教室门的高度(2m)B.18.50cm换算为m是0.1850m,该笔记本长度约等于一支新铅笔的长度(20cm)C.18.50cm换算为m是1.850m,该笔记本长度约等于中学生的身高(1.65m)D.18.50cm换算为m是0.1850m,该笔记本长度约等于一元硬币的直径(2.5cm)B1.1.2 刻度尺的使用R·八年级上册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 ——“选、观、放、读、记” 选:根据测量对象选工具(直尺→基础测量,卷尺→长距离)刻度尺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的使用 2. 观:三要素量程:测量范围(如 0-20cm)分度值:最小刻度(如1mm,决定精确度)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可换整刻度线)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刻度尺的使用3. 放:口诀 “一平二紧三对齐”①平刻度尺与被测边平行/重合②紧刻度线紧贴物体(厚尺需立起)③齐物体一端对齐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 刻度尺的使用4. 读: 视线垂直刻度线(斜视会误差)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如分度值1mm,估读至 0.10cm)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刻度尺的使用5. 记:记录数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缺一不可) 物体长度:2.78cm准确值估读值单位分度值1mm物体长度:2.70cm准确值估读值单位分度值1cm※估读值(分度值的下一位)有且只有一位刻度尺的使用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9.34cm,请问它的分度值和刻度值各是多少?分度值: 刻度值:一根木棍的长度为2cm,请问它估读出来应该是多少?估读: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0.1cm或者1mm0.01cm或者0.1mm2.00cm易错点:未估读(如 2.0cm 应为 2.00cm)、单位漏写0.1cm0.35刻度尺的使用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 D、7.8厘米B刻度尺的使用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D刻度尺未与被测边平行/重合刻度尺未与被测边平行/重合厚尺未立起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平移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化曲为直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3)累积法测纸厚,细丝直径1.1.3 时间的测量(单位、停表)R·八年级上册时间的测量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水钟摆钟时间的测量现代记时工具: 常用的时间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手表石英钟电子停表机械停表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1.国际单位:秒(s)2.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3.常用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s=10 ms4.常见时间估测橡皮落地≈0.4s,脉搏一次≈0.8s,跑100m≈14-15s,国歌时长≈50s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3.5 小时 = 3 小时 + 0.5×60 分钟 = 3 小时 30 分钟B. 120 秒 = 120÷60 分钟 = 2 分钟C. 0.2 分钟 = 0.2×60 秒 = 12 秒D. 以上均正确时间的测量D下列事件中,时间最接近 1 分钟的是( )A.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B. 播放一首流行歌曲的时间C. 快速阅读一篇 200 字短文的时间D. 中学生跑完 50 米所需的时间时间的测量C小宇测得自己每分钟脉搏跳动 75 次。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他通过数脉搏测得选手演讲时自己的脉搏跳动了 225 次,则演讲时间约为( )A. 2 分钟B. 3 分钟C. 4 分钟D. 5 分钟时间的测量B时间的测量停表的使用:1.构造:小表盘(分钟,0-15min)大表盘(秒,双刻度)2.读数口诀:“内分外秒,过半读大”先读分钟(小表盘),再读秒(大表盘)分钟指针过半→读大刻度(30-60s);未过半→读小刻度(0-30s)大表盘(秒)小表盘(分)下列停表的示数是?时间的测量2分22.1S10分9.49S6分43.4S1.1.4 误差R·八年级上册误差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仪器本身不准确 。环境温度、湿度变化。※【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测量长度 的测量单位 时间的测量:单位、测量工具 、 停表使用测量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误差 观察 放对 看对 读记对 总结知识结构图总结作业布置完成第一课时典型例题剖析(课堂作业)完成第一课时合练习(家庭作业)完成睡前默写卡预习第二课时,完成预习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