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CDAD 6-10 ABCBC11-15 DCBDA 16-20 CCBBD二、非选择题21.(1)氧气 胚根(2)淀粉分解产生葡萄糖(3)光合 蒸腾(4)抑制呼吸作用(或“减少有机物消耗”)22.(1)呼气 缩小(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3)呼吸道 湿润23.(1) 2(2)[④]胃 氨基酸(3) [①]肝脏(4)是否添加乳酸菌 抑制24.(1)肌肉 左心室(2)[①] 主动脉(3)静脉(或外周静脉) 需要(4)瓣膜25.(1)耗尽和运走叶片内原有的淀粉(2)酒精 A 叶绿体(3)形成对照(或“进行对照”)(4)二氧化碳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学试题(全卷共两部分:I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绿豆芽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其供食用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种子的特定结构发育而来。该结构是A.胚乳 B.胚轴 C.胚根 D.子叶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夏日的荷塘美景。在荷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能直接发育成新荷叶的结构是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3.大豆根系在土壤中生长时,根冠外层细胞因与土壤摩擦而持续磨损脱落,但其整体形态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A.成熟区细胞的突出 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C.根冠细胞分裂 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4.桃的果实由其花的特定结构发育形成,桃可食用部分对应的发育来源是A.子房壁B.花托C.雄蕊D.胚珠5.右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序号①~④分别代表叶片不同的结构。其中,气体交换的“窗口”指的是A.① B.②C.③ D.④6.被子植物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该过程发生在A.胚珠中 B.花粉管中 C.花柱中 D.花药中7.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及其环境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增加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 B.显著提高大气中的氧气含量C.为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D.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8.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发生过程涉及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9.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需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部B.血管a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属于静脉血C.宜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作为实验观察材料D.若将视野血管c移至中央,应将培养皿向右下方移动10.一段果树枝条上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如果对枝条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预计过一段时间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状况是A.甲、乙生长都受到抑制B.甲、乙生长不受影响C.甲生长不受影响,乙生长受到抑制D.甲生长受到抑制,乙生长不受影响11.植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错误的是A.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B.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C.阻隔声波,降低环境噪声 D.增加植被覆盖会加剧“温室效应”1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B.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C.内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13.人体过量吸入一氧化碳后,会出现头痛、乏力甚至昏迷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一氧化碳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引起的。请推测血液中与一氧化碳结合的是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14.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伴随显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该时期典型表现的是A.身高突增 B.出现第二性征 C.性意识萌动 D.脑容量大增15.在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A.睾丸、卵巢 B.睾丸、子宫 C.输精管、子宫 D.输精管、卵巢16.某药品说明书有提示“孕妇禁用”,这是因为该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特定的结构进入胎儿体内。该结构是A.卵巢 B.输卵管 C.胎盘和脐带 D.子宫内膜17.人体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尿液形成的器官是A.输尿管 B.膀胱 C.肾 D.尿道18.运动员在完成高强度马拉松比赛时,常出现大量出汗、尿液生成量显著减少的现象。从生理学角度看,此时汗液分泌量急剧增加的主要生理学意义在于A.排出体内的尿素 B.带走热量调节体温C.排出多余的无机盐 D.排出多余的水分19.检测健康人肾单位中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该物质最可能是A.水B.尿素C.葡萄糖D.血浆蛋白20.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需注重饮食健康。下列行为,不符合健康饮食要求的是A.每日摄入不同种类的谷物和蔬菜 B.饥饿时可少量食用坚果或水果C.每日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D.常以奶茶或可乐替代白开水饮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12分)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科研小组对小麦种子萌发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1)小麦在播种前进行松土,主要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_。小麦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2)若萌发初期,葡萄糖含量变化符合曲线A的趋势。结合图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解释葡萄糖含量发生此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3)合理密植(保持行距与株距)可保障小麦植株有效进行______作用,提高产量。干旱时需及时灌溉,以维持小麦正常的______作用(生理过程),防止植株萎蔫。(4)《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要求小麦在低温、低氧、安全水分环境中储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22.(12分)如图1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2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代表两种不同的气体,虚线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实线箭头表示气体进出方向。图1 图2(1)图1中BC段对应______(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容积______(填“扩大”或“缩小”)。(2)图2中气体②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需要穿过______(填结构名称)。气体①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最终进入______。(3)人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肺组成,前者对空气有温暖、______和清洁作用。23.(12分)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我国14岁青少年中,男性BMI≥26.1、女性BMI≥25.9属于肥胖。肥胖易诱发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1)某14岁学生若BMI=28.6,则图甲所示食谱中适合其选用的是______号。(2)青春期建议增加牛奶摄入。牛奶中的蛋白质在图乙的[ ]__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产物为______。(3)脂肪的消化需胆汁参与乳化作用,该消化液主要由图乙中[ ]______分泌。(4)为探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炎的病原菌)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实验设计如下表1。对比乙组与丙组,实验变量是______,结果表明乳酸菌具有______作用。表1 探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组别 处理 胃炎程度甲 正常饲养 无乙 感染幽门螺杆菌 重度丙 乳酸菌+感染幽门螺杆菌 轻度24.(12分)心脏是人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被誉为“生命之泵”。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制出质量仅90克的人工心脏,这颗“中国心”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希望。图A是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心脏结构示意图。图A(1)人体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心脏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其中心脏壁最厚的腔室是 。(2)为探究心脏血流方向,实验小组将水从一条肺静脉灌入结构完整的猪心脏(结扎其余肺静脉)。因猪心脏与人心脏结构相似,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计水将从图A中的[ ] 流出。([ ]中填序号)(3)某患者患急性肠胃炎需输液治疗,针头应插入手部 。结合图A分析,药物到达肠胃患处 经过肺循环(填“需要”或“不需要”)。(4)从图A中可以看出,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均有 ,该结构只能单向开启,可防止血液倒流。25.(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培养好的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原料。(注:25%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实验前将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24小时,目的是 。(2)光照6小时后,取A、B瓶叶片脱色处理:放入盛有 的烧杯水浴加热至叶片呈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结果发现 叶片变蓝。如果将叶片变色部分制作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蓝色颗粒会出现在叶肉细胞 中。(3)本实验设置A瓶与B瓶的作用是 。(4)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docx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