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
)
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人大代表
B.公民
C.人民
D.国家干部
2.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①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④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尊重和保障人权
B.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4.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学校举办宪法晨读活动,“‘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歌曲传唱”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参与这些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①认识宪法了解宪法,能正确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
③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的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④坚决维护宪法权威,依照法律程序审查各种违宪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25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共推进合宪性审查127件,撤销或纠正违宪违法的行政法规5件、地方性法规18件,并首次建立“宪法解释案例库”强化宣传教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宪法监督的职权
②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
③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八年级(2)班同学就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展开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是国家的主人,宪法赋予我基本权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②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做合格中学生
③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也可以不履行或少履行
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权利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某县区进行人大代表选举,小王想参加选举。如果你作为一名筹办者,应该对小王进行哪些方面的审核
①小王是否年满18周岁
②小王是否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③小王在当地的居住期限
④小王的家庭出身和财产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但微信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9.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荣誉权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C.人身自由权利
D.财产权
10.八年级学生小周所经历的下列情境并由此产生的行为,有助于推动宪法实施的是
序号 情 境 行 为
① 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与同学小声讨论数学难题
② 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上 学习宪法知识,积极举手发言
③ 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 提醒父母参加投票选举
④ 公交车上有人丢失钱包 对失主要求搜身表示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某社区健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五方共治”机制,有效协调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各类小问题、小矛盾“不出社区”。在这一探索中
①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②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治理
④各方群策群力,共商共治解决社区难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小斌和妈妈到饭馆用餐,结账时服务员说:“您是本店的会员,可以享受折扣。”妈妈回答道:“谢谢!请帮我开张发票。”服务员解释道:“不好意思!本店会员制度中明确规定‘享受会员折扣就不能开发票’。”对此,小斌和妈妈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妈妈:那就不开发票了,打折更划算
②小斌:拒开发票是逃税的行为,这样做是违法的
③妈妈:饭店对会员有规定,我们不能违反
④小斌:会员制度违反了依法纳税的法律规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支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它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方便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列属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是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4.我国的战略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天眼望远镜、京沪高铁、三峡工程等,均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和建设。这说明国有经济
A.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B.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保证
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
D.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16.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下列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观察如图漫画,漫画中对该“躺平式”领导干部问责的依据是
A.法定职责必须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
C.法定权利必须为
D.法无禁止即可为
18.如图漫画《基本路径》表明
①要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政府必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
④政府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小丽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剧情二:小丽的妈妈通过“网络问政”栏目对某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剧情中小丽的爸爸和妈妈,分别行使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政治自由 监督权
B.政治自由 维护国家利益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维护国家利益
20.请依次指出案例中的主人公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序号 案 例 被侵害的权利
① 班级宣传栏中的人物照片被人有意涂画、损毁。
② 市民小王的钱包被快车司机捡到,他以捡拾为由,拒绝归还。
③ 某村干部为了能打败竞选对象,实现连任,私自把村民的选票改成自己的名字。
④ 小陈看到同学放在桌上的体检表,出于好奇,偷偷翻开看了。
A.肖像权 财产权 荣誉权 隐私权
B.隐私权 物质帮助权 选举权 姓名权
C.肖像权 财产权 选举权 隐私权
D.隐私权 物质帮助权 荣誉权 姓名权
2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的无限向往。
A.真理
B.权利
C.和谐
D.自由
2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校运动会分年级、分性别设置比赛小组”“公交车上有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座椅”“在国际和外交会议上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与会者围桌参加会议”三个案例开展教学。据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反对特权
B.以礼待人
C.践行平等
D.珍视自由
2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另外一层是
A.人人平等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不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D.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24.养老金制度、公民医疗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实施,使公民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了社会的关爱。这说明
A.制度不能维护正义,法律才能维护正义
B.只有弱势群体才需要正义制度的保障
C.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公平和正义
D.制度优劣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
第 Ⅱ 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8题,共52分。根据各题要求,回答问题。
25.(6分)
小福读书时勤奋好学,大学毕业后到电厂努力工作,多次被评为劳模。他每月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寄2000元,并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上述材料中,小福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6.(6分)
河北迁西马某因举报当地领导干部被逮捕、起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地检察机关在没有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对马某错误作出批捕决定,错误提起公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指令撤回起诉、作不起诉处理,按照司法责任制规定严肃追责。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22名相关责任人员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运用“我国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一说如何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27.(6分)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催生出诸多中外网红。就此有人认为:网红本没有享受特殊照顾的权利,我国法律中有很多对公民权利方面平等的规定;有人认为:网红和普通群众一样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都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并无特殊;有人认为:法律面前无“网红”,不管影响力再大,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应有的处罚。
结合材料说一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学校开展了丰富的“学宪法”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共16分)
【学习宪法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首都
28.(8分)结合宪法的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
【体会宪法制定】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1980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正式向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1982年,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宪法。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这部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
29.(8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宪法的制定过程说明了什么?
某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筑牢法治信仰”为主题,组织开展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共18分)
【我策划】
30.(6分)请设计三种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活动形式。
【我思考】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1.(8分)对此,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法意义重大,可以和宪法‘平起平坐’了。”你同意该观点吗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我践行】
32.(4分)活动最后,学校团委拟向全体同学发出“与法同行,筑牢法治信仰”的倡议,请将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筑牢法治信仰,需要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此,我们要: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滨城中学团委
2024年1月1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3页(共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4页(共8页)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每题 2 分,共 48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B B B A D B D D D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B A A B C C D C D C
第Ⅱ卷(共52分)
25.(6分)
①受教育义务。(2分)
②劳动义务(2分)
③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2分)
④依法纳税义务(2分)
说明: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26.(6分)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
②人民检察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忠实于事实真相,依法行使检察权。(2分)
③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分)
27.(6分)
①平等地享有权利;(2分)
②平等地履行义务;(2分)
③平等地适用法律。(2分)
说明:按照教材p102-103内容进行回答表述完整的亦可给满分,表述不完整的酌情给分。
28. (8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
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2分)
③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2分)
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分)
29. (8分)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 分)
②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 分)
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 分)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2 分)
说明:答出要点,但内容不全面,不规范,可酌情给分。
30.(6分)
如,主题班会、法治讲座、模拟法庭、主题宣传、以案释法等
说明:任意三点即可满分,其他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1.(8分)
我不同意该观点。(1分)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
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1分)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分)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2分)
32.(4分)
本题开放,只要是围绕爱国主题,从思想上、行动上两个方面进行表达,积极向上,语言规范即可。对于逻辑不清,杂糅描述的,可酌情给分,但不可重复给分。
高一年级 政治学科 第7页(共8页) 高一年级 政治学科 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