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本部)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本部)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温馨提示:试卷满分70分,g取10N/kg,。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也叫“艾团”或“清明果”。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纪念先人,团圆之意。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嫩艾草叶捣成汁,拌进糯米粉,包上或甜或咸的馅料(蛋黄、豆沙等),再搓揉成团状,放蒸笼里蒸熟即可。揭开蒸笼,蒸熟的青团清香四溢,这种扩散现象表明______。
2.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无弹性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A、B间来回摆动(不计摩擦)。当小球摆动至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_______(选填“沿BC方向运动”、“沿BD方向运动”、“沿BE方向运动”或“在B点保持静止”)。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线竖直向上拉物体,拉力的大小F=20N,此时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4. 2025 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取得型号合格证,该机型具备飞机和船的特性,如图所示,“鲲龙”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的空气压强。
5. 小明用手将一个重1.8N、体积为2×10-4m3苹果压入水中使其浸没,松手后待苹果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N。
6. 如图所示,将同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请你根据图中的现象分析判断:ρ甲___________ρ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 如图所示,工人用100N的拉力F搬运重为1200N的物体A,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3m,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0.2倍,不计滑轮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8.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__________N。
9. 如图所示,斜面高h=0.7m,长s=1.5m。建筑工人将重G=300N的货物箱,用绳子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00N,将物体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 N。
10. 如图所示,将一物块系于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空气中测力计示数为2.6N,将该物块先后浸没水和未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分别为1.8N和2.0N,分析计算可得未知液体密度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 如图是某中学组织的春季运动会,内容丰富多彩,下列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原因是受到惯性作用
B. 足球比赛时,运动员用脚将球踢出,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立定跳远起跳前,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投掷铅球时,铅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12. 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3. 弹力球是小孩子喜欢的玩具,将球用力的砸向地面后弹向高空,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力球在C点时动能为零
B. 从到的过程中,弹力球动能不断增大
C. 从A到B的过程中,弹力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从A到B的过程中,弹力球重力势能不变
14. 在托里拆利实验和自制气压计的相关知识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两者都从山顶拿到山脚时,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下降,而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B. 自制气压计使用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C. 自制气压计时要先向瓶内吹气,是为了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 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如果有少量空气,气压测量值会偏小
1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轻质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C三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FC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 pC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p丙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16. 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时,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拉着物块B,用拉力F拉着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实验中,拉力F越大,木板A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实验中,物体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实验中,当木板A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的拉力和木板A对物体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实验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的拉力和木板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钩码总重G为,钩码上升高度h为,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A点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为
B. 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C. 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则机械效率降低
D. 若将弹簧测力计从端点移到B点,用同样方式将钩码提升,则机械效率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6分,共20分)
18.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带盖的玻璃瓶(瓶盖的质量、体积和形变忽略不计)、柱形容器等,操作过程如下:
(1)在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玻璃瓶装满水后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容器中水面上升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2)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瓶浸没水中,容器中水面又上升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7F,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继续增大玻璃瓶浸没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
(3)为探究浮力大小与物重是否有关,将玻璃瓶中的一部分水倒出,再将玻璃瓶浸没到容器的水中,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F。经过测量,图乙、丙操作中玻璃瓶所受浮力均为________ F,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重无关。
19. 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1)如图甲,不挂钩码时,出现杠杆右端下沉的现象,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若将杠杆两侧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________端将会下沉(选填“左”或“右”);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该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若把左侧钩码的拉力作为阻力,右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为动力,此时的杠杆是________ (“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0. 为避免骑行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伤害,有关部门做出以下规定: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超速行驶。小明为了验证上述规定的缘由,对骑乘造成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由限载猜想骑乘造成的伤害程度大小与车的总质量有关;
猜想二:由禁止超速猜想骑乘造成伤害程度大小与车速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金属球模拟电动自行车,用木块模拟被撞物体,在同一个斜面上进行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其中mA=mB< mC,hA(1)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____来比较伤害程度的大小;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电动自行车,___________越大,骑乘造成的伤害程度越大;
(3)通过物理学习,小明发现骑乘的伤害程度与机械能有关,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释放A、B、C球前,它们的机械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6分)
21. 无人驾驶观光巴士是合肥骆岗公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图所示。有一无人驾驶观光巴士的质量为800kg,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3000m,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阻力的大小是车重的0.12倍。求:
(1)无人驾驶观光巴士行驶过程中受到牵引力;
(2)无人驾驶观光巴士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2. 如图所示,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A,所用拉力为F,物体A匀速上升了2m,用时10s,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动滑轮的重力。
23. 如图所示,用细绳拉着边长为10cm、密度为的实心正方体A(不吸水)浸在水中,此时正方体露出水面的高度为7cm。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0=120cm2。求:
(1)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要使细绳的拉力恰好为0,至少还需向容器中加入水的体积。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温馨提示:试卷满分70分,g取10N/kg,。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题答案】
【答案】沿BE方向运动
【3题答案】
【答案】4000
【4题答案】
【答案】小于
【5题答案】
【答案】
1.8
【6题答案】
【答案】小于
【7题答案】
【答案】80%
【8题答案】
【答案】500
【9题答案】
【答案】60
【10题答案】
【答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6分,共20分)
【18题答案】
【答案】 ①. 排开液体体积 ②. 浸没深度 ③. 0.6
【19题答案】
【答案】(1)左 (2)左
(3) ①. ②. 省力
【20题答案】
【答案】(1)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2)速度越大
(3)EA四、计算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6分)
【21题答案】
【答案】(1)960N (2)9600W
【22题答案】
【答案】(1)1800J
(2)240W (3)300N
【23题答案】
【答案】(1)300Pa
(2)10 4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