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2025.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B C D B A A D B C A B D
作图与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16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
17. (1)2;9.6W;225(2)变小;变小(3)0; 80;相反
18. 帕斯卡;800
19. 甲,乙,乙的运动状态(方向)发生改变
三.实验探究(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0.(1)潜水服/拦河大坝上窄下宽设计等(2)C (3)乙丙;相等
(4)深度 (5)更薄 (6)大气压;DF
21.(1)密度;1.2; 2.8;无关(2)变小;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
(3)丁(4)浮力
22.(1)左;便于测量力臂(2)3; (3)②③④ (4)4 (5)
23 (1)竖直向上匀速,拉动过程中(2)83.3%(3)D
(4)提升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5)C
四.综合应用题(24题9分,25题8分,26题8分,共25分)
24.(1)对水平地面的压力:…1分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分
由得,………………………………………………… 1分
2min做的功: ………………………… 1分
由得,
汽车的牵引力: ……………………………… 2分
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所以车受到的阻力F阻力=F牵 …………………………………… 1分
(3),一直减小 …………………………………… 1分
25.(1)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3分
(2) 钻头受到的海水压强:
………………… 2分
“梦想”号航行速度:
………………………………………1分
“梦想”号航行了600m做功的功率:
……………… 1分
因为4×104KW > 3×104KW所以不可信.……………………………… 1分
(1)这袋小麦受到的重力:
…………………………………… 1分
小麦提上楼对小麦做的功:
………………………………… 2分
(2)由得, …………………………………………… 1分
…………………………………………… 2分
(3)该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 2分八年级质量监测物理试题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中,小钢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沿斜面滚下的钢球 B.静止在金属片上的钢球
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钢球 D.在水中下沉的实心钢球
2. 2025年5月,多哈世乒赛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中,中国组合孙颖莎和王楚钦战胜日本组合获得金牌。如图为“莎头”组合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将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
C.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击球时,球加速旋转,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3.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升空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火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火箭向下推动空气,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物理来源于生活。下列生活情景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很远就能闻到加油站的汽油味 B.扫地时,看到灰尘飞舞
C.“艾灸”时闻到满屋子艾叶的气味 D.大扫除时闻到清洁剂的香味味
5. 如图是小雯交作业的情景,下列过程中小雯对作业本做功的是( )
A.抱着作业本停在教室门口
B.抱着作业本沿水平走廊行走
C.将作业本从一楼抱到三楼
D.作业本不慎掉到地上
6.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压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做的又大又重,是为了减小压强
B.天蒙山山顶的大气压强大于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
C.潜水员在水中上升过程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大
D.轮船在通过三峡船闸时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7.《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所示,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时,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借助辘轳汲水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辘轳相当于省力杠杆
B. 克服水重和桶重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增大转动摇把的速度能增大做功的功率
D. 使用更轻的桶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8. 生活中的瓶瓶罐罐都是科学研究的好器材。下列利用玻璃瓶做的四个物理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两种情况下玻璃瓶对海绵的压力不同
B.乙实验,拿着用玻璃瓶制作的气压计乘坐电梯,发现楼层越高,细管中的水柱越高,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C.丙实验,把一根吸管a插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将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吸管a的上端,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丁实验,用滴管分别向装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瓶中滴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小车推动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B.由甲、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高度有关
C.由乙、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D.由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木块运动距离不同
10.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赛艇的桨 B.筷子 C.托盘天平 D.羊角锤
11. 如图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这种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忽略一氧化碳的质量),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母实现浮沉的原理与潜水艇一致
B.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大
C.水母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小,会上浮
12. 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调节升降台让金属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始终未与容器底接触),溢出的水会流入右侧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力越大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越小
C.金属块从接触水面至浸入水中某一位置,弹簧测力计A和B的变化量相等
D.若实验前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3. 科技馆的展厅里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最速降线”装置,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分别位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上的M、N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从起点由静止释放,N球先到达终点。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到达终点时速度大小相同
B.N球整个过程重力做功更多
C.M球的机械能减小
D.N球到达终点时的动能更大
14. 以下是小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B.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多,甲的功率就比乙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的功多
D.由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的功多,功率就大
15.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像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将甲、乙两种液体注入两个容器,分别将A、B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放入液体中,待液面静止时,橡皮膜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
B.A、B两个小球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A<FB
C.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
D.A、B两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ρA>ρ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作图与填空题(16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1)请画出鱼缸中金鱼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在鱼缸的A端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鱼缸
左端稍微离开地面,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的
示意图(保留做题痕迹)。
1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g=10N/kg)
(1)图1外卖小哥使用无人机从地面向高楼阳台送餐。已知无人机质量为3kg,外卖质量为0.6kg,无人机先以4m/s的速度径直上升10s,再水平匀速飞行30m到阳台,整个过程历时25s,则无人机水平飞行的速度为______m/s,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对外卖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当外卖小哥脚跟抬离地面时,请你根据右图计算小腿肌肉拉力F1= N。
(2)图2一架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假定喷洒过程是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则无人机的重力势能_______,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3重500N的送快递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恒定且F牵=60N,此时机器人所受合力为 N;若某刻机器人识别到前方有障碍物,急忙撤去牵引力并用20N的力进行制动,此过程中机器人所受合力大小为 N,方向与机器人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18. 修车师傅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常用到“液压千斤顶”,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定律,如图所示,活塞A与B面积之比为3:80,若在A上施加30N的压力,在活塞B上最多能顶起重________N的物体。
19.如图所示,这是机场内正在水平匀速运行的传送带的俯视图,两行李箱与传送带均无相对滑动。则行李箱 没有受到摩擦力;行李箱 (均选填“甲”或“乙”)处于非平衡状态。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0.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图甲所示压强计出现的问题,应将压强计金属盒拿出液体,然后__________;
A.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更换U形管中液体 C.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3)正确处理存在问题之后,比较图中_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丙、丁等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______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换成______(填“更薄”或“更厚”)的。
(6)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装满水,继续探究,如图①所示,将瓶盖拧紧,他只将N孔堵住,水从M孔也不能流出,因为水受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当他拧开瓶盖,放开两小孔,在瓶底部水平放置接水盘,发现水的落点为图②所示的B、C,于是他将接水盘向下平移至D处,使MA=ND,水的落点为E、F。为了比较两小孔处液体压强大小,应比较AC与___________的距离。
21.兴趣小组在泳池游泳时,发现塑料泡沫板浮在水面上,石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们进行了有关浮力的实验探究。
(1)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密度有关。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选取体积相同、___________不同的物体A和B分别浸没在水中,测出其所受浮力并进行比较;
②从甲图中可知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观察乙图可知物体B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N,并计算出物体B所受的浮力;说明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 。
(2)兴趣小组还发现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石块浸没后,在触底之前,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以上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将一个两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以图丙和图丁的方式浸没于水中,能反映浮力产生原因的是图_________。
(4)防溺水自救手环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对用户的水下姿势进行检测。当手环触发充气等机制后,会让佩戴者周围排开液体体积增大,从而增大 ,帮助佩戴者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2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明小红使用可绕O点自由转动、刻度均匀的杠杆,以及多个重为0.5N的钩码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多次实验并把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m 阻力F2/N 阻力臂l/m
1 0.5 0.2 1.0 0.1
2 1.0 0.15 1.5 0.1
3 0.1 3.0 2.0 0.15
4 2.0 0.15 1.5 0.2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 次实验数据有误,剔除这一组数据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
(3)第4次实验结束后,小明撤去右侧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在左侧A点悬挂三个钩码,再用弹簧测力计(未画出)在B点拉杠杆。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2.0N ②2.5N ③3.0N ④3.5N
(4)筷子是中国传统餐具,用筷子夹东西时,所属的杠杆类型与第___________次实验时的杠杆类型相同;
(5)小红用质量分布均匀但两端粗细不同的筷子玩“托筷子”游戏时,用一根筷子把另一根筷子MN水平托起来,图为筷子稳定时的俯视图,筷子MN的重心在O′点,此时__________(选填“MO′”或“O′N”)段更重一些;
23.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瑜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钩码重 力G/N 钩码上升 距离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cm 机械 效率/%
1 2 10 0.8 30
2 4 10 1.5 30 88.9
3 6 10 2.2 30 90.9
(1)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______(拉动过程中/静止时)读数;
(2)表格中,第一次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推测,若该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2.1%,物体的重力可能为_____;
A.1N B.3N C.5N D.8N
(4)另一小组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多次实验,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出丁图像。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绳重和摩擦有关,分析图丁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______。
A.小于40N B.等于40N C.大于40N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24题9分,25题8分,26题8分,共25分)
24. “五一”期间小明随父母驾驶国产新能源汽车到“天蒙景区”游玩。汽车和车内的人总质量为1800kg,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2,途中匀速经过一座2400m的斜拉桥,用时2min,若汽车在该路段的功率为40kW,求:(g取10N/kg)
(1)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从桥梁右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右侧拉索的拉力大小将____________
(选填“一直增大”“一直减小”或“保持不变”。
25. 在实现登月“访吴刚、会嫦娥”千年夙愿的同时,我们一直在追寻着下海“闯龙宫、见龙王”的梦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具备11000m超深水钻探能力的钻探船,其满载时排水量为42600t,吃水深度约为9m。(海水的密度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梦想”号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2)“梦想”号在深海11000米进行钻探作业时,此处钻头受到的海水压强;
(3)据某资料介绍,“梦想”号海面试航行受到海水的阻力为4×106N。而“梦想”号试航时,在1min内匀速直线航行了600m,其动力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3×104kW,请通过计算,判断资料介绍的数据是否可信。
26.“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芒种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收完小麦后,小明帮爸爸设计了一个提小麦上楼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袋小麦质量为50kg,一楼和二楼之间的高度为3m,使用功率为250W的电动机将一袋小麦从一楼匀速提升到二楼需要8s。g取10N/kg,求:
(1)该装置将这袋小麦提上楼对小麦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总功;
(3)该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