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2分)C
2.(2分)B
3.(4分)示例参考:事件:加入红军。理由: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引导下,参与解救行动并加入红军,先后担任侦察兵和骑兵。这段骑兵生涯,最让他难以忘怀,虽曾头部重伤却死里逃生,锻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事例符合原著,1分;理由,能紧扣小说情节,意思对即可,3分。)
4.(4分)①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示例参考:虎妞难产去世,祥子卖车破产 ③批注示例:保尔一生经历了从贫苦少年到革命战士的蜕变,最终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创作继续战斗,其事迹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紧扣小说,从保尔一生或一件事,符合保尔形象,即可)
5.(2分)D
6.默写(每空1分,共13分)
⑴关山度若飞 对镜贴花黄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山放出一山拦
⑶百般红紫斗芳菲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⑷何人不起故园情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⑸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⑹明月来相照 草色入帘青
二、阅读与表达(43分)
(一)【打卡五岳首,领略凌云志】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6分)
7.(2分)D
8.(4分)示例:略(能紧扣诗句内涵,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理解恰切,语言简明,即可)
(二)【聆听周敦颐,品鉴君子花】阅读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9. (4分)①只 ②人称代词,我 ③少 ④应当
10.(4分)①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②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1.(2分)A
12.(2分)A
13.(3分)示例参考:我选“菊”,因为它“花开不并百花丛”,因为它“宁可枝头抱香死”,具有独而不孤、傲然于世的美好品格。(选择“花”,1分;理解,能够突出“花”独特的个性品格,语言简明,2分)
(三)【再上井冈山,礼赞革命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14.(4分)①革命的竹子 ②贡献和精神 ③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④革命战争时期(符合文意,概括简明即可;每小题1分)
15.(2分)C
16.(4分)示例参考:我选角度2。简析:这一句连用四个“一天比一天”,一方面,突出英雄的井冈山人砍伐竹子的环境之恶劣、干劲之大和成果之多;另一方面,这样的句式连用,形成排比,富有气势,读起来具有一气呵成、铿锵有力的效果。(角度,2分。简析,能够紧扣文意,凸显其效果,意思对即可赋3分)
(四)【赏一丛蔷薇,寄一份情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12分)
17.(4分)示例参考:我的蔷薇(标题,简明,扣文,1分;理由,符合文意,意思对即可,3分)
18.(4分)①旧居瓦盆里 ②漠视、忽视、冷落 ③欣喜、欣慰 ④地砖缝隙里的蔷薇、旧瓦盆里的蔷薇(尽量用文中的词语,符合文意,概括性强,意思对即可)
19.(4分)示例参考:只要活着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符合文章题意题旨,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0. 附:作文评价参考
一类文:字数达到600字,文从字顺,书写认真,卷面整洁,在此基础上: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赋分参考
选“景” 选择之“景”特点鲜明,富有情志。 35-39
写“景” 写出景物的特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40-44
抒“情” 在写景的基础上,触景抒情情感,由衷自然, 起到画龙点睛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45-48
手法、语言 手法灵动鲜活,语言富有表现力。 49-50
二类文、三类文、四类文:依据“一类文”标准,依次降低赋分。
另:套作、抄袭或抄写本试卷文段的,判5分以下。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A.炽热(chì) 露宿(lù) 晌午(shǎng) 心有灵犀(xī)
B.烦躁(zào) 霹雳(pī) 凝望(níng) 踌躇满志(chóu)
C.默契(qiè) 修葺(qì) 破绽(zhàn) 忍俊不禁(jìn)
D.蓦然(mò) 执拗(niù) 点缀(zhuì) 直言不讳(huì)
【研读“钢铁”书,领略保尔志】班级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小题。
①保尔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的儿女》。
②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
……
③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
④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
⑤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⑥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⑦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⑧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⑨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⑩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2.下面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中的“ :”引出后面的解释或说明;第⑧段3个“!”连用,表示强烈的感情。
B.第②段“完全”“一次”“恰当”,都是副词,用在动词前,凸显保尔忘我的工作。
C.“痛苦而焦急地等待”中,“痛苦而焦急”为并列短语,修饰“等待”,突出其情态。
D.第⑥段、第⑦段,保尔以设问的形式,自问自答,告诫自己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3.下面是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名言。当保尔“回首往事”时,你认为哪一件最让他难以忘怀?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写出你的理由。(4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4.本学期我们读了《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中外名著。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空白处,展示你对两本书的整体感知。(4分)
整本书 作者 主人公 一个重要事件
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 ②
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 ① 保尔 略
人物批注 批注示例:祥子在经历挫折后未能深刻反思,反而逐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终变得麻木不仁。他的故事揭示了在旧社会中个体的无力与迷茫。
“我”对保尔的批注: ③
5.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活板》突出“活”的特点:“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详实记录了我国活字印刷这一伟大成就。
B.朗诵《黄河颂》,要读得豪迈激昂,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英勇不屈、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C.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表达作用。
D.常见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含蓄委婉,耐人寻味;间接抒情常常效果强烈、鲜明。
6.默写(每空1分,共13分)。
⑴木兰之姿。“万里赴戎机, ”,勾勒出木兰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当窗理云鬓, ”,写出木兰回到家乡的女儿温情。
⑵重山之蕴。“ ,自缘身在最高层”,面对重山,王安石更坚定了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信念;“山重水复疑无路, ”,面对重山,陆游看到了希望;“政入万山围子里, ”,面对重山,杨万里领悟到冲破“围”“拦”的玄机。
⑶花木之情。“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对春天的留恋。“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以花作喻,表达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⑷故园之思。“此夜曲中闻折柳, ”,诗人由己及人,思乡之情更为浓郁;“马上相逢无纸笔, ”,报国志、思亲情交织,用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⑸兴亡之道。“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借对历史的咏叹,表达了忧虑与愤慨之情。“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借古讽今,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⑹天人之谐。王维笔下的“深林人不知, ”,对话自然,淡泊而惬意;刘禹锡陋室之“苔痕上阶绿, ”,环境清幽,人亦脱俗。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打卡五岳首,领略凌云志】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6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切的一项是(2分)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扣题,向岳而望,由远及近,从朝到暮,最后明志。
B.首联以问句起笔,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都能望见,惊叹仰慕之情跃然纸上。
C.颔联“钟”字,拟人笔法,赋予大自然情感;“割”字奇绝,写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D.颈联“细望”,写动景,云气回荡,飞鸟翱翔,以云、鸟的自由反衬诗人的郁郁情怀。
8.尾联被誉为“绝唱”,常被后人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时代意义。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怎样独到的体会?请结合诗歌内涵和自身体验,写出你的理解。(4分)
(二)【聆听周敦颐,品鉴君子花】阅读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晋陶渊明独爱菊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陶后鲜有闻 ④宜乎众矣
1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同予者何人 不以木为之者
C.水陆草木之花 以我酌油知之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权谓吕蒙曰
12. 对句子作两处停顿的标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3.《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达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仿照周敦颐对“莲”内涵的提炼,任选“菊”或“牡丹”,用自己的话,写出你的个性化理解。(3分)
菊,花之隐逸者也;因为它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因为它 。
莲,花之君子者也;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三)【再上井冈山,礼赞革命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井冈翠竹 · 袁鹰
⑴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⑵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⑶“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⑷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⑸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⑹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⑺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德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井冈山购买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根写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的扁担。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一副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⑻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⑼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⑽为了叫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两千好儿女,同井冈山人民一起开发这座万宝山。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可是,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不能赶快送到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怎不叫人心焦!一阵风过,毛竹呼啦啦地响,好像也在焦急地叫喊:“快些送我们下山去吧,莫要让我们等老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多么需要我们啊!”井冈山上的毛竹据说有一千多万根,轮流砍伐,是永远也砍不完的。可是,怎样叫这一千多万根毛竹顺顺当当地下山去,是井冈山建设者们曾经绞尽脑汁的大事。
⑾如今,你若是在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了一百多万根毛竹。这一百万根毛竹,流去了井冈山人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冒着大风雪,二百多青年男女来到离茨坪六十多里的深山,要在那周围二十多里没有人烟的林海深处,完成砍伐三十多万毛竹的任务。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竹桥,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
⑿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
⒀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14.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结构图,梳理你对文章的初读收获。(4分)
(
1-4段:描绘井冈山毛竹的风采,
点明它是


5-9段:


5-12段:叙写井冈山毛竹的


13段:赞颂井冈山的竹子,
赞颂


10-12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1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切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托物言志,用形态美、质地韧的“竹子”寄托对井冈山革命精神的赞颂。
B.“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句话起到一线串珠、贯通全文的作用。
C.第⑵段写竹子由远及近,由个体到整体,由低到高,顺序明晰,层次井然。
D.文章最后一段,用第二人称表达对翠竹的赞美之情,点明了翠竹的象征意义。
16.文章语言丰富恰切,生动流畅,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极富艺术感染力。请任选以下一个角度,结合相应的画线句子,加以简析。(4分)
⑴角度1:第⑻段,顶真、引用修辞手法的运用
⑵角度2:第⑾段,反复的词语(四个“一天比一天”)和排比的句式
⑶角度3:第⑿段,动词的连用
(四)【赏一丛蔷薇,寄一份情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12分)
①新居南墙角那丛蔷薇,如果能听到我的心声,一定会感动莫名,因为我不止一遍地对她说过,对不起,是我忽略了你。这丛蔷薇,默默守候我十五年,但我对她的衷心陪伴一直浑然不觉,甚至曾漠视她,任由她自生自灭。
②这丛蔷薇一直顽强地活着,在以前院落里一丛竹子下的那只差点被我扔掉的旧瓦盆里活着。
③这丛蔷薇的老家在南大鼓楼校区,与我原来的办公室只有一路之隔。一个早春的下午,我下班回家,忽然看到操场边围栏上被冬天弄得灰头土脸的蔷薇的枝条,我知道这丛蔷薇四月放花,是粉红色的,花朵较大,煞是可爱,于是想到我寂寞的院落。我将栏杆旁向路面旁逸的一枝小心折下,剪裁成几小段,插在院落里与邻居分界的80公分高的生铁栏杆下的“8”字形地砖缝隙里,将剩余的一段细枝随手插在一旁被春雨润湿的旧瓦盆的泥土里。蔷薇的生命力是那样强,插在地砖缝里的蔷薇,很快抽枝起身,第二年便花团锦簇,成为小小院落里的风景。为了给蔷薇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在院门两旁的砖墩上安装了拱形的不锈钢支架,蔷薇很快上架放花,到春天,出门进门, 有蔷薇陪伴, 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
④但我忽略了那丛竹子下旧瓦盆里的蔷薇。一直到卖掉那个房子,搬家公司最后一趟车子要走,我才注意到那瓦盆里的蔷薇,居然还活着,清瘦无比,像一个被遗弃的营养不良的孩子,枝细如丝,叶色多斑,十余年之间,她不曾开过一朵花, 当然我一直不曾浇水施肥,她是靠雨水和地气维持生命的。这样的蔷薇,我能放弃吗
⑤新居也有一个小小的院落,与原居不同之处是院落是徽派风格,有围墙封闭,人在院子里活动,与外界毫不相干,距南大上班也不远。那旧瓦盆蔷薇搬来后,我将花盆拿掉,把根连同泥土一起放在窗前的土地里,让她扎根泥土,回归自然。只是我不知道,一直不曾修剪的枝条,因耽搁了发育年龄,还能不能继续蓬勃生长?就我所掌握的养花知识,将旧枝剪掉,根系会更发达,新枝的发育速度将远远超过旧枝。但那是陪伴我十多年的蔷薇啊,已经被我冷落这许多年,我还能为了观赏而痛下黑手?我给蔷薇浇水,悉心呵护, 然后每天观察她的变化。很快我注意到,蔷薇的枝条颜色变深,叶子变绿变厚,有了精神,并且有了带刺的毛边,很快有新枝长出。蔷薇的枝条是不可能自己站起来的,我找到两根废旧的竹竿,靠墙斜立着,将蔓延出来的枝条用绳子系在竹竿上。
⑥一年过去了。春暖花开,我注意到蔷薇已出落得像个大姑娘,枝繁叶茂。我索性在蔷薇上方的空调支架系上绳子,将蔷薇的枝条往上吊起,用绳子一端系上枝条上端,另一端系了一只装了半瓶水的塑料瓶子,将瓶子抛过院墙,这样,我的蔷薇,曾被我冷落但一直不曾离开我的蔷薇,便真正站起来了。她无怨无悔,自由伸展腰肢,很快朝气蓬勃了。
⑦随着节气的转暖,蔷薇枝条上长出许多新枝。
⑧蔷薇今年会开花吗?我每天早晚都在关注蔷薇的变化,很快注意到,一枝新枝的顶端,有了细小的葫芦状的花蕾。那不是新生的叶子,是我一直期盼的花蕾!第二天再看,几乎每一枝蔷薇枝端都有了花蕾, 而且还不只一个。
⑨蔷薇放花指日可待。那可是我从南大移植来,十五年以来的第一次放花!我非常期待。据说粉红蔷薇的寓意是“我要与你过一辈子”,这个意义真好。这丛蔷薇注定要与我相守终生。在她被冷落的时候,她一直不离不弃,保持希望,维系着生命,她终于等来扎根大地之后的放花时节。
⑩这丛蔷薇告诉我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 。
(作者:孙江林 有删节)
17.请以“蔷薇”为关键词,为文章拟一个标题,并阐释你的拟题理由。(4分)
18.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词句,完成对文章的多角度理解。(4分)
文章脉络清晰,线索分明。借“蔷薇”的“搬家史”写了它的“命运史”:由“南大鼓楼校区”到“ ① ”,再到“新居的南墙”。
文章感情细腻,富有变化。以“旧瓦盆里的蔷薇”命运变化为线索,富有波折:
“我”对“旧瓦盆里的蔷薇”由 ② 到重视、呵护和精心照料,“我”的心情也 ③ 。
文章巧用对比,反差鲜明。有“我”对 ④“ ”和“ ” 情感态度的对比;有“我”对“旧瓦盆里的蔷薇”前后感情变化的对比。
19.综合全文内容,在文末横线处,续写一两句话,表达你对文本的深度理解。(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0.【聚一处美景,抒一腔深情】 选择一处给你印象最深的景物,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借景抒情的文章。
温馨提示:
①“景物”可以是自然景点,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② 抓住景物的特点,合理联想和想象,详略得当,顺序合理;
③“沉浸”到景物中,借景抒情,抒发真实的情感或思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