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zip(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zip(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
解析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下列各组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图形只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A.选项A中的两个图形是轴对称,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选项B中的两个图形改变了图形的大小,而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选项C中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得到,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D.选项D中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2.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B.0 C.-3 D.3.141
【答案】A.
【解析】解:是无理数;0,-3,3.1414是有理数.
3.如果x>y,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x+5<y+5 B.x-5<y-5 C.5x+1>5y+1 D.-5x>-5y
【答案】C.
【解析】解:A、由x>y可得x+5>y+5,原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x>y可得x-5>y-5,原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x>y可得5x>5y,则5x+1>5y+1,原式正确,符合题意;
D、由x>y可得-5x<-5y,原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4.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炮”的点的坐标分别为(2,1),(-1,1),则表示棋子“車”的点的坐标为(  )
A.(-3,-1) B.(-3,1) C.(-4,-1) D.(-4,1)
【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棋子“馬”和“炮”的点的坐标分别为(2,1),(-1,1):
∴表示棋子“車”的点的坐标为(-4,-1).
5.绿色出行,健康出行,你我同行,某市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1是某品牌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的实物图,图2是其示意图,其中AB、CD都与地面平行,AM与BC平行,若∠BCD=65°,则∠MAB的度数为(  )
A.65° B.100° C.105° D.115°
【答案】D.
【解析】解:∵AB,CD都与地面平行,∠BCD=65°,
∴AB∥CD,
∴∠ABC=∠BCD=65°,
∵AM与BC平行,∠ABC=65°,
∴∠MAB=180°-65°=115°.
6.在《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如图1,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图1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的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达就是,则图2所示的算筹图所表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1,6),则点P在第    象限.
【答案】二.
【解析】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1,6),则点P在第二象限.
8.比较大小:   2.(填“>、<、=”)
【答案】>.
【解析】解:∵,
∴23,
∴2.
9.某气象局统计了甲、乙两座城市周一到周五的每日最高气温数据,两城市的平均最高气温都是10℃,则两座城市五天时间内每日最高气温更为稳定的是    (选填“甲”或“乙”)城市.
【答案】甲.
【解析】解:由图知,甲城市五天时间内每日最高气温相对集中,更为稳定.
10.“〇”、“□”、“△”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两次情况如图.每个“〇”、“□”、“△”这样的物体,按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答案】△<□<〇.
【解析】解:由第一个天平,得〇>□.
由第二个天平,得□=2△,
∴△<□<〇.
11.《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数学问题大多浅显易懂,其中一些趣味问题在后世广为流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可列方程组为   .
【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得:.
12.如图,在锐角△ABC中,∠BAC=54°,将△ABC沿着射线BC方向平移得到△A′B′C′(平移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B′,C′),连接CA′,若在整个平移过程中,∠ACA′和∠CA′B′的度数之间存在2倍关系,则∠ACA′的值为   .
【答案】18°或36°或108°.
【解析】解:由平移性质可知AC∥A′C′,∠BAC=∠B′A′C′=54°,则∠ACA′=∠CA′C′.
(1)当点B′在BC上时,∠CA′C′+∠CA′B′=54°.
①当∠ACA′=2∠CA′B′,即α=2β时,∠ACA′=α=∠B′A′C′=18°;
②当∠CA′B′=2∠ACA′,即β=2α时,∠ACA′=α=∠B′A′C′=36°.
(2)当点B′在BC的延长线上时,显然∠ACA′=2∠CA′B′,即α=2β,
此时∠CA′C′-∠CA′B′=54°,即α-β=54°.
2β-β=54°,解得β=54°,α=∠ACA′=108°.
综上所述,∠ACA′的度数可以为18°或36°或108°.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1)解方程组; (2)计算:++|1-|;
【答案】(1);(2).
【解析】解:(1)
①×2+②,得:6x=18,解得:x=3,
将x=3代入①,得:3-y=-2,解得:y=5,
则方程组的解为;
(2)原式=3+(-2)+(-1)
=.
1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答案】x>1.
【解析】解:,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1,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该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15.如图,已知点A(2,3),B(-3,0),C(4,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点,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答案】10.5.
【解析】解:过点A作AD⊥BC交x于点D,
∵点A(2,3),B(-3,0),C(4,0)
∴BC=7,AD=3
∴S△ABC=7×3=10.5.
16.如图,AB∥CD,点E在AC上,连接DE,请仅用无刻度直尺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以E为顶点,作一个角等于∠CED;
(2)在图2中,在CD的上方,作出一个与∠CDE相等的角.
【答案】图见解析.
【解析】解:(1)∠AEF即为所求.
(2)∠AGE即为所求.
17.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求满足题意的最小整数a.
【答案】16.
【解析】解:,
②-①得:3x+3y=a-12,
∴,
∵x+y>1,
∴,
∴a>15,
∴最小整数a为16.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如图,已知∠DFB=125°,∠ACB=55°.
(1)求证AC∥DE;
(2)若∠D=∠A,∠ACD=120°,求∠B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解:65°.
【解析】(1)证明:∵∠DFB=∠EFC=125°,∠ACB=55°,
∴∠EFC+∠ACB=180°,
∴AC∥DE.
(2)解:∵AC∥DE,
∴∠A=∠DEB.
∵∠D=∠A,
∴∠D=∠DEB,
∴CD∥AB,
∴∠B=∠BCD.
∵∠ACD=120°,∠ACB=55°,
∴∠BCD=∠ACD-∠ACB=65°,
∴∠B=65°.
19.如图1,正方形ABCD是一块边长为30cm的灰色地砖,在A,B,C,D四个顶点处截去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得到一块八边形地砖.用四块相同的该八边形地砖和一块黑色正方形地砖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案,该图案的面积为3300cm2(不考虑接缝),求一块八边形地砖和黑色正方形地砖的面积.
【答案】一块黑色正方形地砖的面积为100 cm2,一块八边形地砖的面积为800 cm2.
【解析】解:设一块黑色正方形地砖的面积为y cm2,一块八边形地砖的面积为x cm2,
依题意得:,解得,
答:一块黑色正方形地砖的面积为100 cm2,一块八边形地砖的面积为800 cm2.
20.下面是小宁同学解不等式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
(1)以上解题过程中,第一步的依据是    ;
(2)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    .
(3)请写出该不等式的正确过程.
【答案】(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不等式性质2);
(2)二,去括号时3漏乘-1;
(3)x<11.
【解析】解:(1)第一步的依据是: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不等式性质2).
故答案为: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不等式性质2);
(2)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去括号时3漏乘-1,
故答案为:二,去括号时3漏乘-1;
(3),
去分母,得3(3x-1)>2(5x-4)-6,
去括号,得9x-3>10x-8-6,
移项,得9x-10x>-8-6+3,
合并同类项,得-x>-11,
x的系数化为1,得x<11.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某校为了解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该校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加了数学文化知识竞赛,得到数据如下(说明:竞赛成绩均取整数,用x表示);
【收集数据】72,82,73,88,89,70,70,80,80,88,95,76,82,85,86,88,89,92,92,98
【整理数据】
分数 70≤x<80 80≤x<90 90≤x≤100
频数 a 11
【分析数据】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
(2)此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
(3)若该校八年级学生共有1000人,请估计该校数学文化知识为“优秀”(x≥90)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1)5;(2)20;(3)200.
【解析】解:(1)由收集数据可知,a=5;
故答案为:5;
(2)由收集数据可知,此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0,
故答案为:20;
(3)1000200(人),
答:估计该校数学文化知识为“优秀”(x≥90)的学生有200人.
22.(1)在学行线的判定”时,课本首先通过以下的“思考”栏目,得到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即    .
(2)平行线的另外两个判定方法都可以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进行证明.请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证明判定方法3.
已知:如图1,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且∠1+∠2=180°.
求证:AB∥CD.
(3)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2,∠2是直角,那么可以通过度量图中标注的哪个角来判断两条铁轨是否平行?为什么?(写一种情况即可)
【答案】(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1)解:三角尺起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作用.
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证明:如图,
∵∠1+∠2=180°,∠2+∠3=180°,
∴∠1=∠3,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解:度量∠4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度量∠5的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度量∠3的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都可以.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3.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在数学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副三角板进行“玩转三角板”的探究活动.如图1,将两个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A重合,其中∠BAC=∠DAE=90°,∠C=60°,∠D=45°,然后三角板ABC不动,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
操作探究:
(1)图1中,若∠DAB=45°,判断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DE∥BC,求∠DAC的度数;
深入思考:
(3)在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DAB为多少度时,DE∥AB?请直接写出∠DAB的度数.
【答案】(1)DE∥AC,理由详见解析;(2)105°;(3)135°或45°.
【解析】解:(1)DE∥AC,理由如下:
∵∠DAB=45°,∠BAC=90°,
∴∠DAC=∠DAB+∠BAC=135°,
又∵∠D=45°,
∴∠D+∠DAC=180°.
∴DE∥AC;
(2)如图2,过点A作AM∥DE,
∵DE∥BC,
∴DE∥AM∥BC,
∴∠1=∠D=45°,∠2=∠C=60°,
∴∠DAC=∠1+∠2=105°;
(3)如图3,当∠DAB=135°时,DE∥AB,理由如下:
∵∠DAB=135°,∠DAE=90°,
∴∠EAB=45°,
∵∠E=45°,
∴∠EAB=∠E,
∴DE∥AB;
如图4,当∠DAB=45°时,DE∥AB,理由如下:
∵∠DAB=45°,∠BAC=90°,
∴∠BAD=45°,
∵∠D=45°,
∴∠BAD=∠D,
∴DE∥AB,
综上所述,当∠DAB为135°或45°时,DE∥AB.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下列各组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图形只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
A.  B.   C.  D.
2.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B.0 C.-3 D.3.141
3.如果x>y,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x+5<y+5 B.x-5<y-5 C.5x+1>5y+1 D.-5x>-5y
4.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炮”的点的坐标分别为(2,1),(-1,1),则表示棋子“車”的点的坐标为(  )
A.(-3,-1) B.(-3,1) C.(-4,-1) D.(-4,1)
5.绿色出行,健康出行,你我同行,某市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1是某品牌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的实物图,图2是其示意图,其中AB、CD都与地面平行,AM与BC平行,若∠BCD=65°,则∠MAB的度数为(  )
A.65° B.100° C.105° D.115°
6.在《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如图1,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图1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的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达就是,则图2所示的算筹图所表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1,6),则点P在第    象限.
8.比较大小:   2.(填“>、<、=”)
9.某气象局统计了甲、乙两座城市周一到周五的每日最高气温数据,两城市的平均最高气温都是10℃,则两座城市五天时间内每日最高气温更为稳定的是    (选填“甲”或“乙”)城市.
10.“〇”、“□”、“△”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两次情况如图.每个“〇”、“□”、“△”这样的物体,按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11.《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数学问题大多浅显易懂,其中一些趣味问题在后世广为流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可列方程组为   .
12.如图,在锐角△ABC中,∠BAC=54°,将△ABC沿着射线BC方向平移得到△A′B′C′(平移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B′,C′),连接CA′,若在整个平移过程中,∠ACA′和∠CA′B′的度数之间存在2倍关系,则∠ACA′的值为   .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1)解方程组; (2)计算:++|1-|;
1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5.如图,已知点A(2,3),B(-3,0),C(4,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点,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16.如图,AB∥CD,点E在AC上,连接DE,请仅用无刻度直尺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以E为顶点,作一个角等于∠CED;
(2)在图2中,在CD的上方,作出一个与∠CDE相等的角.
17.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求满足题意的最小整数a.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如图,已知∠DFB=125°,∠ACB=55°.
(1)求证AC∥DE;
(2)若∠D=∠A,∠ACD=120°,求∠B的度数.
19.如图1,正方形ABCD是一块边长为30cm的灰色地砖,在A,B,C,D四个顶点处截去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得到一块八边形地砖.用四块相同的该八边形地砖和一块黑色正方形地砖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案,该图案的面积为3300cm2(不考虑接缝),求一块八边形地砖和黑色正方形地砖的面积.
20.下面是小宁同学解不等式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
(1)以上解题过程中,第一步的依据是    ;
(2)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    .
(3)请写出该不等式的正确过程.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某校为了解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该校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加了数学文化知识竞赛,得到数据如下(说明:竞赛成绩均取整数,用x表示);
【收集数据】72,82,73,88,89,70,70,80,80,88,95,76,82,85,86,88,89,92,92,98
【整理数据】
分数 70≤x<80 80≤x<90 90≤x≤100
频数 a 11
【分析数据】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
(2)此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
(3)若该校八年级学生共有1000人,请估计该校数学文化知识为“优秀”(x≥90)的学生有多少人?
22.(1)在学行线的判定”时,课本首先通过以下的“思考”栏目,得到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即    .
(2)平行线的另外两个判定方法都可以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进行证明.请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证明判定方法3.
已知:如图1,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且∠1+∠2=180°.
求证:AB∥CD.
(3)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2,∠2是直角,那么可以通过度量图中标注的哪个角来判断两条铁轨是否平行?为什么?(写一种情况即可)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3.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在数学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副三角板进行“玩转三角板”的探究活动.如图1,将两个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A重合,其中∠BAC=∠DAE=90°,∠C=60°,∠D=45°,然后三角板ABC不动,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
操作探究:
(1)图1中,若∠DAB=45°,判断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DE∥BC,求∠DAC的度数;
深入思考:
(3)在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DAB为多少度时,DE∥AB?请直接写出∠DAB的度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