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2.【答案】C【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3.【答案】A【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4.【答案】D【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5.【答案】B【知识点】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6.【答案】D【知识点】苯酚的化学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7.【答案】B【知识点】晶胞的计算8.【答案】B【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苯酚的化学性质9.【答案】A【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10.【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11.【答案】B【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2.【答案】A【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3.【答案】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4.【答案】C【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5.【答案】(1)+3价;1s22s22p63s23p63d6或[ Ar]3d6(2)水浴加热;温度过高,会使加快H2O2的分解和浓盐酸的挥发(3)2CoCl2 + 10NH3·H2O +2NH4Cl+ H2O2=2[ Co( NH3)6]Cl3 + 12H2O(4)降低[ Co( NH3 )6]Cl3的溶解度,便于晶体的析出(5)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半分钟内不消失;【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中和滴定【解析】【解答】(1)[Co(NH3)6]Cl3中NH3为配体,氯的化合价为-1价,则Co的化合价是+3价,Co的原子序数是27,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失去3个电子形成该配合物中心离子Co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 Ar]3d6;(2)“加热”应控温在60℃进行,控温方式可采取水浴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使加快H2O2的分解和浓盐酸的挥发;(3)溶液中CoCl2、NH4Cl和浓氨水混合后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 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是:2CoCl2 + 10NH3·H2O +2NH4Cl+ H2O2=2[ Co( NH3)6]Cl3 + 12H2O;(4)加入浓盐酸可增大氯离子浓度,作用是降低[ Co( NH3 )6]Cl3的溶解度,便于晶体的析出;(5)①由题可知: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液度,所以在滴加AgNO3时Ag+会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当Cl-消耗完时再与结合,所以滴定终点时是Ag+与结合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半分钟内不消失;②由AgCl沉淀的化学式可知:反应时Ag+与Cl-物质的量之比为1:1,滴定时消耗AgNO3的物质的量为cmol/L×V×10-3L=cV×10-3mol,则20mL溶液中Cl-物质的量为cV×10-3mol,100mL溶液中Cl-的质量为:m=n×M=cV×10-3mol×35.5g/mol×=5×35.5cV×10-3g,故质量分数为:。【分析】(1)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依据构造原理分析;(2)依据反应条件确定控温方式;依据反应物和试剂的性质分析;(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原子守恒分析;(4)依据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分析;(5)①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分析;②通过关系式法计算。16.【答案】饱和食盐水;;能;在过量酸的作用下会完全转化为Fe3+和氧气,反应后溶液为浅紫色说明生成了;、;将所得固体用KOH溶液充分洗涤,再用KOH溶液将少量固体溶解,得到紫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和滴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7.【答案】(1)1s22s22p3;大于(2)NH3> AsH3>PH3(3)sp、sp2(4);12;体心;棱心;【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胞的计算;含有氢键的物质【解析】【解答】(1)N为7号元素,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I1(N)大于I1(O)。(2)分子中N原子的电负性比较强,在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沸点升高;NH3、PH3、AsH3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H3> AsH3>PH3。(3)能形成双键的N原子除σ键、π键,还存在孤电子对,采用sp2杂化;形成叁键的2个氮原子为直线型结构,为sp杂化,故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sp2。(4)①晶胞参数为a nm ,La与N间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为;由图可知,与La紧邻的N个数为12。②在LaWN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W处于各顶角位置,则可以将晶胞向外延伸,在新的晶胞中,La处于8个W构成的立方体的体心位置,N处于2个W构成的棱的棱心位置。③设LaWN3的式量为Mr,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胞中La原子位于顶点一个晶胞中La原子数目为,W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一个晶胞中W原子数目为1,N原子位于面心,一个晶胞中N原子数目为,则晶胞质量为;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胞体积为,所以密度为g·cm-3。【分析】(1)对于处于半满和全满结构,其结构比较稳定,电离能会异常的高,如Be,Mg,N,P(2)比较氢化物熔沸点看两点:1.结构相似,相对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2.是否含有氢键(3)结合其结构,形成既有双键也要三键,所以杂化方式有 sp、sp2(4) La与N间的最短距离为 晶胞对角线的1/2,利用p=m/v,利用算出一个晶胞质量和晶胞体积,带入即可18.【答案】(1)树状分类法(2)NaHCO3、CaCO3;MgO;CaCO3+2HCl=CaCl2+H2O+CO2↑(3)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知识点】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物质的简单分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解析】【解答】(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2)①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NaHCO3为盐,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CaCO3为盐,MgO为氧化物等,故答案为:NaHCO3、CaCO3;MgO②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碳酸钙是难溶物,保留化学式,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不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答案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分析】 (1)、依据图中对分类后物质再进行的分层次分类分析;(2)、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为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3)、依据胶体的制备分析解答。高二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工业上用(分子结构:)与为原料制备(硫为-2价),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消耗转移电子数C.生成,断开键数为D.只是还原产物2.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滴溶液,振荡后,继续滴加4滴溶液,观察到先生成的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说明B 将溶液由稀释到,测溶液增大 稀释后,的电离程度减小C 将中间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入滴有酚酞溶液和溶液的饱和食盐水琼脂液中 中间锌皮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两端溶液变红,说明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D 用计测量、的,比较溶液大小 的比大,说明水解程度大于A.A B.B C.C D.D3.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g,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g。则和的关系是A. B. C. D.不能确定4.反应可将工业副产物转化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研究发现反应的历程如下:反应①:反应②: 反应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制得,须投入B.恒温条件下,反应①增大压强(压缩体积),达到新平衡后浓度增大C.由反应历程可知催化剂参与反应,且降低了反应的焓变D.反应②应为:5.在低于100℃时,在活性炭催化作用下,在1.0L密闭容器中自发进行反应:Cl2(g) +CO(g) COCl2(g)。反应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表:t/min 0 5 10 152 0.6 0.61.8 0.4 0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10min内,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0.00233mol/(L s)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变为绝热容器,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2.4molD.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15min向容器中加入三种物质各0.4mol,则平衡逆向移动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和过量硝酸混合:B.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溶液变浑浊:2+CO2+H2O→2+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7.硫和氟形成的某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胞中含有12个F原子B.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距离中心S原子最近的F原子共有6个D.该化合物中,S显+6价8.下列实验室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水冲洗B.若不慎打破水银温度计,及时收集散落汞珠,并用硫黄粉末覆盖,开窗通风C.金属镁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用玻璃棒蘸取样品进行焰色试验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在指定的条件下不导电的是A.液态HCl B.熔融Na2O C.CO2气体 D.固体Cu10.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将224mL(标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m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逸出,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 mol/L B.0.5mol/L C.0.25mol/L D.0.2mol/L11.M、N、Z、Y、X、T是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并有1个单电子,这六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Y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元素仅有1种B.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C.六种元素中,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D.M与X、Y形成的化合物中,前者的沸点一定低于后者12.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离子所处空隙类型为四面体空隙B.的配位数为12C.基态S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D.若换为,则晶胞棱长保持不变13.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 B.单质的熔点: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14.某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可用如下的结构简式表示,此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体)A.12 种 B.24 种 C.36 种 D.40 种二、实验探究题15.[Co( NH3)6]Cl3(三氯六氨合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制备过程如下:①将一定量的氯化铵和浓氨水置于锥形瓶中,混合均匀;②分批加入氯化钴粉末,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呈棕色稀浆;③再向其中滴加30%H2O2,当固体完全溶解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加热10~15min;④在室温下冷却,过滤,可得到橙黄色[Co(NH3)6]Cl3晶体。(1)[ Co( NH3)6]Cl3中Co的化合价是 ,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加热”应控温在60℃进行,控温方式可采取 ,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3)溶液中CoCl2、NH4Cl和浓氨水混合后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 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是 。(4)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 。(5)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中Cl-的质量分数:i.准确称取mg的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0mL于锥形瓶中;.ii.滴加几滴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 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iii.重复滴定三次,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计算晶体中Cl-的质量分数。已知溶解度:AgCl 1.3×10-6mol · L-1,Ag2CrO4(砖红色)6.5×10-5mol ·L-1①ii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②制备的晶体中Cl-的质量分数是 (列计算式即可)。16.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净水剂,而聚合硫酸铁是一种高效絮凝剂。I.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已知:高铁酸钾是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夹持装置略)①装置B中所用试剂为 。②装置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装置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写化学方程式)。(2)探究的性质①将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 (填“能”或“否”)证明酸性条件下与氧化性的强弱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取装置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是氧化了而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该方案并不完善,因为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是氧化了而产生:将装置C中混合物过滤, 。(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KOH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Ⅱ.聚合硫酸铁[]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硫酸铁配成100.00mL溶液A;②准确量取20.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11.65g;③准确量取20.00mL溶液A,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液合并,配成250.00mL溶液B;④准确量取25.00mL溶液B,用0.1000的酸性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8.00mL。(3)通过计算确定该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三、综合题17.氮的相关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第一电离能:I1(N) I1(O)(填“大于”或“小于”)。(2)N及其同族的P、As均可形成类似的氢化物,NH3、PH3、AsH3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3)[N5]+[AsF6]-是一种全氮阳离子形成的高能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科学家近期首次合成了具有极性对称性的氮化物钙钛矿材料-LaWN3,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La、W、N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晶胞参数为a nm。①La与N间的最短距离为 nm,与La紧邻的N个数为 。②在LaWN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W处于各顶角位置,则在新的晶胞中,La处于 位置,N处于 位置。③设LaWN3的式量为Mr,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18.物质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吐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NaHCO3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CaCO3、MgO等。①将上述所举抗酸药填入表对应类别,属于盐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②写出CaCO3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期末化学答案.docx 高二期末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