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开州区2024~2025学年度(下)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学校开展“语文探航,成长逐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成长拾贝,语文知识集萃
成长是一场静默的远航,悄无声息却又波澜壮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时,父母的谆谆教诲如春溪浸润心田,用最质朴的方式滋养着幼小的灵魂。及至少年,学海的惊涛昼夜拍打船舷,浪潮中飘来心灵的叩问:是任风浪折损桅帆□还是如郑板桥笔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岩竹般执着前行□我攥紧笔杆作桨,在星辉斑lán( )的书海里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破浪远航。
蓦然回首,那些颠簸岁月里的浪花都凝成了晶莹的珍珠。曾经深埋心底的梦想,在晨昏交替的坚持中愈发清亮。而今站在青春的港口,我深知未来的航程纵然延伸向天涯海角,仍会有骤雨不期而至地到来,但那些与挚友相视一笑的默契,那些被月光轻抚的誓言,都将化作穿越风暴的勇气,让每个坚持的shùn( )息都成为时光长河中的璀璨星辰。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教诲( ) 斑lán( ) 晶莹( ) shùn( )息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B. 蓦然回首 C. 天涯海角 D. 不期而至
3. 依次填入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请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两组结构相似、意境相符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任务二:成长溯源,名著人物探微
名著阅读(8分)
5.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B. 虎妞是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她性格大胆泼辣,用假怀孕的方式迫使祥子与她结婚。
C.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她的自杀使祥子彻底走向堕落。
D.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揭示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压迫与摧残。
6. 保尔在成长过程中,身边有许多人对他产生了影响,如朱赫来、阿尔焦姆等。请选择其中一人,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他是如何影响保尔成长的。
任务三:成长留影,语文创意呈现
综合性学习(8分)
7.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对联寻对】
(1)请给下面用作班级宣传标语的对联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上联( )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读书明志,可识春秋
A. 书山学海,品味忠孝 B. 万卷典籍,启迪人生
C. 博览诗书,鉴赏河山 D. 观史知今,当思进退
【店名赏析】
(2)以下是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店名,请选择你认为最具匠心的一个进行赏析。
A.“焙感幸福”(烘焙店店名) B.“花点时间”(花店店名)
C.“足行天下”(鞋店店名) D.“镜善镜美”(眼镜店店名)
【视频策划】
(3)在“校园语文风采”主题微视频拍摄活动中,小组需完成以下脚本创作。请根据画面内容,补充合适的拍摄景别和拍摄目的。
知识卡片: 景别一般包括远景、中景、近景,以及全景、特写等。
拍摄脚本
拍摄内容 拍摄景别 拍摄目的
同学围坐讨论辩题 中景 呈现语文在交流思辨中的应用,体现语言活力
书法老师教学生写“家和万事兴” ①_____ 凸显书法魅力,展现传统文化传承
学生在图书室阅读经典名著 全景 ②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诗意旅程中的多元意蕴
自然情韵 于深林独坐,王维得明月相伴,一句“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诉尽静谧之美;望泰山巍峨,杜甫叹造化神奇,一句“造化钟神秀,②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绘就雄浑之景;居陋室清简,刘禹锡赏苔草相映,一句“③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摹出清幽之境。诗人笔触所至,皆为自然情韵。
哲理智慧 行漫漫征途,杨万里以“④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道破前路崎岖,需时刻保持清醒坚韧;处重重困境,陆游借“⑤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点明于绝境中坚守,便可能迎来新的转机。古诗字字珠玑,皆是哲理箴言。
家国天下 赴烽火沙场,木兰“⑥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乐府民歌《木兰诗》),无畏艰险,尽显飒爽英姿;虽辞官还乡,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⑦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热忱奉献,仍然心系国家;登高望远,王安石“⑧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凌云壮志,一展广阔胸襟。千年诗句铿锵,尽是家国担当。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①。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②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③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荣:茂盛。②挟:拥有,持有。③殆:大概,恐怕。
9. 解释下列加点词。
(1)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
(3)一开辄尽者________________ (4)无一不备________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11. 下列对甲、乙两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 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
C. 乙文通过描写山茶颜色,展现其种类繁多、深浅浓淡各有韵味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喜爱之情。
D. 乙文中作者认为山茶兼具松柏的风骨和桃李的姿态,四季常荣,就像草木中的神仙。
12.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微不足道
肖复兴
①近些年来,深秋时节,我几乎每年都到潭柘(zhè)寺,看那两株千年银杏。这对母女,也几乎是年年都会来这里看这两株老银杏。今年,我们才偶然相逢。满北京城,银杏的灿烂金黄,让萧瑟的秋天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起来,人们到处寻找银杏打卡地,纷纷涌来。以我看来,潭柘寺的银杏树无疑拔得头筹。因为哪里的银杏也赶不上它们年头古老,枝叶蔽天,满树金黄的叶子,如同老天爷特意打碎金子的碎片,肆意漫天挥洒在人们的头顶。这样的想法,这对母女也点头认同。
②这对母女,坐在天王殿后身,画两株银杏树的水彩画。那里与银杏树有一段距离,可以画树高大参天的全景。女儿画的是两株银杏,银杏树中间隐约的大雄宝殿,以及殿前影影绰绰的红男绿女。母亲画的是东侧的一株银杏,被称为“帝王树”,最为粗壮,树龄已有1400年。有意思的是,母亲特意画了满地的落叶如金,以及踩在落叶上争先恐后拍照点彩式的朦胧人影。
③我就是在这里结识的这对母女。母亲有六十岁上下,女儿三十多岁。我站在她们身后看她们画画,看了很久,慢慢搭上了话。
④我知道了,前几年,一场意外的车祸,父亲丧生,女儿残了半条腿。想象不出母亲是怎样的坚强,拉扯起因车祸雪上加霜失恋的女儿、面对现实的残酷。她对我说,就是从那以后,每年秋天,她带着女儿到潭柘寺画画,画这两株银杏。她说:“我们两口子都是中学的美术老师,没别的本事,只会画画,而且,画了一辈子也没画出什么名堂。女儿从小和我们学画,也没画出名堂。”
⑤母亲让女儿重新拿起画笔,带着她到北京各处画画,每年秋天,必要到潭柘寺画银杏。潭柘寺的这两株千年银杏,如同伸出两只温暖而有力的臂膀,搀扶着她们相依为命,度过最灰暗惨淡的日子。画画,居然能让她们母女相互慰藉和自我救赎吗?
⑥母亲对我讲了劳特累克。一位法国画家,意外让他14岁双腿瘫痪,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画画,帮助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还成为有名的画家。
⑦母亲说:“我并没有奢望孩子也像劳特累克一样成为画家,我只是希望通过画画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日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这样的喜好就像小鸟藏在林子里,可以飞走,也可以飞回来,帮助你。”于是,母亲便搀扶着女儿来到潭柘寺。大自然,对于人有一种特异功能,抚慰你的创伤,滋润你的心灵。
⑧面对这两株千年银杏,人真的是非常渺小。我们谁能活到这样大的岁数?只要想到我们自己的渺小,人生中出现的那些磨难,即使再痛苦不堪,其实也都是微不足道的。母亲继续讲:“我对女儿说:你看这银杏树,够灿烂的吧?那么多人围着它们拍照,它们的叶子不也会落下来,被人们踩在脚下?怎么样呢?它们就不活了吗?即使一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明年开春不是照样长叶,到了秋天照样一片金黄,让人们跑到这里拍照?”
⑨我称赞她:“您简直是哲学家了!”
⑩母亲笑笑,摆摆手说:“这是最微不足道的道理。”
女儿坐在一旁,也笑笑,没有说话。
一阵风吹,眼前银杏叶如一片金雨纷纷翻飞。树下拍照的人们仰头惊叫起来。潭柘寺的钟声幽幽飘来。
(摘自《意林》2025.04期)
散文·知内容】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文中女儿的角度,概括故事内容。
【散文·品语言】
1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揣摩文中画线句的妙处。
潭柘寺的这两株千年银杏,如同伸出两只温暖而有力的臂膀,搀扶着她们相依为命,度过最灰暗惨淡的日子。
【散文·析形象】
15.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散文·品意象】
16. 文章中多次描写潭柘寺的银杏树,有何作用?
【散文·悟启示】
17. 《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从花的盛衰中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本文中,“我”从银杏的荣枯里懂得“人生中出现的那些磨难,即使再痛苦不堪,其实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在你的成长中,是否有某一种自然景物曾给予你心灵的慰藉或力量,让你在困境中重新振作?请结合具体经历,谈谈你从自然中获得的启示与感悟。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人物传记,完成下面小题。
为0.1秒蛰伏50年的院士
梁水源
①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榜上有名。当晚,俞鸿儒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拄着拐杖上台领奖。谁能想到,96岁的俞鸿儒院士曾为了0.1秒蛰伏了50年,潜心研究风洞技术,成为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
②1928年6月,俞鸿儒出生于江西上饶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经历了战乱年代,村里几百个人都被日本人杀死。15岁那年,一枚炸弹就在厅堂里爆炸,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落后就要挨打。”目睹了家国被毁的俞鸿儒,立志科研报国。28岁那年,他考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跟随导师郭永怀从事激波风洞的建造。1958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激波管组,年仅30岁的俞鸿儒担任组长。“钱没有、条件没有,干吧!”导师郭永怀的一句话,提醒俞鸿儒做这类工作,就得有省钱的本领。
③当时的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电力短缺,无法效仿国外风洞的发展路线,但俞鸿儒并没有退缩,选择了更加省钱的氢氧燃烧驱动方式,但这种方式极易发生爆炸,危险程度非常高。“气体不得了,一个静电就会爆炸,充气过程中有小灰尘,碰出火花就爆炸,防不胜防,有一次把房子都炸掉了。”俞鸿儒说,爆炸后钱学森、郭永怀首先提出表扬,“只要人不受伤,在失败中摸索出经验,发生意外了我们担着”。这也让俞鸿儒有了试错的勇气。
④然而,这项研究是场持久战,短期难见成效。不过,从1958年开始,中科院力学所十多年没要求俞鸿儒写计划、写进度,这让俞鸿儒凝练出一条科研感悟:“只要看准方向,尽全力往前走就行,宽松的环境比多给经费更重要。”在前辈的鼓励支持下,在一次次的试错和复盘后,俞鸿儒带领团队终于为我国风洞研究“炸”出了一条新路。1969年,我国第一座大型高超声速风洞JF-8激波风洞建成,其性能堪比国际大型激波风洞,造价却极其低廉,仅花费8万元加工费。
⑤那时,我国研制的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重点型号飞行器,陆续进入到攻关阶段,亟需大型风洞的检验,JF-8激波风洞的建成恰逢其时,为各种重点型号的飞行器试验发挥了重要作用。JF-8激波风洞的建成,不仅淬炼出一批批的航天重器,也磨炼了俞鸿儒潜心钻研的意志。20世纪80年代,为了开展高超声速飞行试验,发达国家纷纷筹建大型自由活塞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但这种风洞费用高昂,操作起来也很困难。俞鸿儒经过调研后,颠覆性地提出,用爆轰驱动的方式来产生高焓实验气流。
⑥由于爆轰驱动的危险性极高,这个想法遭到了一致反对,觉得他的想法太疯狂。“我不怕反对,没人反对可能是平庸的工作。”俞鸿儒说,他没有因为别人的反对而放弃,而是继续心无旁骛地搞研究。研究初期,因严重缺乏资金支持,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岁月,但俞鸿儒并没有气馁,他始终记得导师那句话:“没钱干出大事,才是本事。”1998年,俞鸿儒带领团队终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JF-10。然而,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俞鸿儒,心中还有个更大的计划要去完成。当时全世界都认为激波风洞的试验时间只有几毫秒,俞鸿儒却提出要建高超声速复现激波风洞,并达到100毫秒的试验时间。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地面完全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攻克悬置近60年的世界级难题。
⑦有心人,天不负。2012年,在俞鸿儒的指导下,我国建成了国际首座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超大型激波风洞JF-12,从而获得0.1秒的活动数据。而为了这0.1秒的数据,俞鸿儒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超大型激波风洞JF-12,是国际上最大、整体性能最先进的激波风洞,实现了从“模拟”到“复现”的跨越,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隐身战机歼-20,“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这些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前,都曾在风洞中经受考验。
⑧“工作要一代、一代接下去。人的时间有限,谁也不能干一辈子,这个工作没人接手可不行。”现在,96岁的俞鸿儒淡泊名利,扶持后辈,甘做铺路石。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促使俞老甘愿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是心中科研报国的坚定信念。
(原载《思维与智慧》,转载《阅读时代》2024年11期)
【传记·理困境】
18. 阅读文本,梳理概括俞鸿儒在风洞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方法,完成表格。
面临困难 应对的方法
资金短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电力短缺;研究资金缺口大。 ①________;秉持“没钱干出大事,才是本事”的信念坚持研究。
②________:氢氧燃烧、爆轰驱动研究风险极高,实验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 在前辈鼓励下,不惧失败,心无旁骛搞研究。
③________:风洞研究十多年无明显成果。 依靠中科院宽松环境专注探索,凝练出“看准方向全力前行”的感悟。
技术艰难:④________ 不断调研、试错、复盘,最终带领团队建成JF-10、JF-12风洞,攻克世界级难题。
【传记·赏字词】
19.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在前辈的鼓励支持下,在一次次的试错和复盘后,俞鸿儒带领团队终于为我国风洞研究“炸”出了一条新路。
【传记·析标题】
20. 文章标题“为0.1秒蛰伏50年的院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传记·评典范】
21. 俞鸿儒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你认为他最符合下面哪条推选标准,结合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A.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B.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C.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四、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22. 作文
《台阶》里的父亲,将岁月夯进砖石,用佝偻脊背扛起全家希望;《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用布衫兜回的宝书,温暖了孩子整个童年;《老山界》中的红军战士,靠草鞋与意志翻越险峰,踏出革命的曙光。他们隐于时代角落,却以执着、善良、热血,让平凡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许多普通人同样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大力量,给我们带来温暖,使我们得到启发。
请以“________的力量”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23. 作文
学校心理成长中心启动“与未来对话”计划,时光的列车即将载着此刻的你驶向八年级。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你或许会在解不开的数学题中迷茫,会在青春的小烦恼里徘徊,也会在取得进步时欢呼雀跃。当收信的你站在初中毕业的门槛前,回望这段成长之路,会有怎样的感慨与收获?
请给两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分享此刻的期待、困惑,也问问两年后的自己是否成为了曾经期盼的模样。注意:落款统一为“小文”,时间为“6月23日”。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开州区2024~2025学年度(下)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学校开展“语文探航,成长逐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成长拾贝,语文知识集萃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huì; ②. 斓 ③. yíng ④. 瞬 2. D 3. B
4. 示例:成长是一首激昂的诗篇,平淡无奇却又荡气回肠;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攀登,不言不语却又步步惊心。
任务二:成长溯源,名著人物探微
名著阅读(8分)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示例:我选朱赫来。朱赫来教保尔拳击,给他讲革命道理,引导保尔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在他的影响下,保尔走上革命道路。
任务三:成长留影,语文创意呈现
综合性学习(8分)
【7题答案】
【答案】(1)D (2)示例:A.“焙感幸福”;利用“焙”与“倍”谐音,既点明烘焙店属性,又表达“倍感幸福”的美好寓意,富有创意。
(3) ①. 特写 ②. 展现校园阅读氛围,体现语文在经典传承中的作用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题答案】
【答案】 ①. 深林人不知 ②. 阴阳割昏晓 ③. 苔痕上阶绿 ④.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万里赴戎机 ⑦.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15分)
【9~12题答案】
【答案】9. ①. 更加 ②. 竖立 ③. 就 ④. 具备
10. (1)笔直洁净地竖立着,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
(2)石榴叶经霜就会脱落,山茶却顶着雪依然茂盛。 11. B
12. 甲文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突出莲的高洁;乙文用石榴衬托山茶,突出山茶的持久和美丽。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
【13~17题答案】
【答案】13. 女儿因车祸残疾且失恋,在母亲陪伴下每年到潭柘寺画银杏,从银杏的荣枯中获得力量,走出困境。
14. 运用比喻,将银杏比作臂膀,生动形象地写出银杏对母女的慰藉,体现自然对人的抚慰作用。
15. 坚强,在家庭变故后支撑女儿;智慧,用画画和银杏的道理引导女儿;乐观,面对困难积极应对。
16. 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象征坚韧的生命力,给母女力量;烘托氛围,渲染宁静美好的意境。
17. 示例:我曾因考试失利沮丧,看到石缝中生长的小草,明白生命的顽强,重新振作。
(二)(18分)
【18~21题答案】
【答案】18. ①. 选择省钱的研究方式 ②. 风险极高 ③. 时间漫长 ④. 攻克风洞世界难题
19. “炸”字生动体现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突出俞鸿儒团队的勇气和成就;
20. 点明俞鸿儒为0.1秒数据奋斗50年,突出其坚持和奉献;吸引读者兴趣;
21. B项最符合,因为俞鸿儒推动中国风洞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助力重大国防科技发展。
四、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平凡的力量
她们是城市的化妆师,用扫帚描绘街道的洁净;她们是黎明的使者,在星光下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卫工人。
清晨五点,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环卫工人张阿姨已经开始了工作。她手中的扫帚划过路面,沙沙声像一首轻柔的晨曲。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沾着秋露的黄马甲在街角忽明忽暗。等我们揉着惺忪睡眼出门时,看到的已是能照见人影的柏油路了。
记得那个寒冷的冬日清晨,我嘴里含着水果糖赶往上学的路。随手抛出的糖纸被北风卷着,在空中转了个圈,轻轻落在一尘不染的人行道上。正当我准备迈步离开时,一只布满老茧的手忽然闯入视线。张阿姨弯着腰,用戴着破洞手套的手捡起那片粉色糖纸,扔进身后的垃圾筐。她直起腰时,我分明看见她冻得通红的鼻尖和结着薄霜的睫毛。
“小心滑。”她冲我笑笑,推着吱呀作响的清洁车慢慢走远。我怔怔地站在原地,口中的甜味忽然变得又苦又涩。那片粉色糖纸在晨风中招摇的模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脸上。
从那以后,我总会在书包里备个塑料袋。每当我看见那些橙黄色的身影在车流中捡拾垃圾,在暴雨中疏通下水道,在烈日下擦拭垃圾桶,就会想起张阿姨佝偻的背和长满冻疮的手。她们不需要鲜花与掌声,正如泥土不需要赞美,却默默滋养着整个春天。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给两年后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文:
你好!现在是6月23日,刚结束七年级的我正坐在书桌前,想象着两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模样。学习的生活即将开始,我既期待又忐忑,于是提笔写下这封信,希望时光能将它完好地送到你手中。
此刻的我,正被许多“不确定”包围着。数学课上那些复杂的几何题总让我抓耳挠腮,明明验算了三遍,答案却和同桌不一样;体育课跑800米时,最后一圈总是喘不上气,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冲向终点。还有那些悄悄冒出的“青春烦恼”——为什么和朋友偶尔会闹别扭?为什么爸妈总说“你长大了”,却依然把我当小孩管?不过呀,我也有小小的骄傲:演讲比赛拿了年级二等奖,生物课上养的蚕宝宝结出了雪白的茧……这些琐碎的快乐和烦恼,拼成了现在的我。
不知道两年后的你,是否已经战胜了这些“小怪兽”?数学公式是否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跑800米时能不能轻松地笑着冲线?更想知道的是,你有没有成为七年级时憧憬的样子:更勇敢、更从容,像班主任王老师说的那样“在试错中成长”?记得我总偷偷羡慕九年级的学长学姐,觉得他们成熟又厉害,现在的你一定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学姐”吧?
对了,一定要问问你:中考结束的那天,走出考场时是什么心情?有没有和好朋友用力拥抱?有没有对A中学的老师们认真说一声“谢谢”?无论结果如何,请别忘记七年级那个在台灯下咬牙刷题的自己,那个为了一道错题哭鼻子后又擦干眼泪继续订正的自己。成长从来不是瞬间的爆发,而是每一天的坚持。
最后,请替我好好保管这段时光。如果数学依然很难,请像现在的我一样,对自己说“再试一次”;如果未来的路暂时看不清方向,别忘了七年级的小文曾用一本日记本,记下了所有照亮过她的星光。
祝:
笑容明亮,步履坚定!
小文
6月23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