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时间:120分钟 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分数座位号板块一 字里行间·文化之旅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1-6题。(11分)“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种独特的探索方式,它不仅是一场身体上的迁xǐ,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远航。在这个旅程中,每一本书都是一张地图,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条道路,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目的地。如:在游记散文中驰chěng,我们聆听了壶口瀑布振聋发聩的涛声,目睹了黄河水的怒不可遏;我们欣赏了各拉丹东雪山的风云变幻,顷听坚冰之下的流水演译长江的故事;我们饱览勃朗峰妩媚动人的秀丽景色,满目瞬息万变的华彩□我们来到令人目眩神迷的丽江,领略东巴文化的魅力……跟着书本去旅行,我们的视野被拓宽,我们的心灵被滋养。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而是一次情感的共鸣。1.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改为 改为2.给加点字注音。(2分)怒不可遏 妩媚3.文段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1分)4.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振聋发聩 B.风云变幻 C.瞬息万变 D.目眩神迷5.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迁xǐ 驰 chěng6.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7.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10分)诗文景物美。“兼葭萋萋,① ”(《兼葭》)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清冷;“青山横北郭,②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郊野的秀丽寥廓;“凄神寒骨,③ ” (柳宗元《小石潭记》) 触目于小石潭的幽深寂静; “④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勾画出桃花源的宁静平和。诗文情感丰。《关雎》中,“窈窕淑女,⑤ ”传达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⑥ ”把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卜算子·咏梅》中“⑦ ,只有香如故”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人格。诗文志趣远。“安得广厦千万间,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安居乐业、兼济天下的美好理想,也是当代振兴乡村干部的热切心愿:“⑨ ,⑩ ”(《北冥有鱼》)是庄子的丰富想象和奇特夸张,更是当代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壮志豪情。8.小明同学分享了阅读《经典常谈》的方法,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方法一 浏览目录 全书共十三篇,按照① 分类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浏览目录有助于我们选择性阅读方法二 依据兴趣 如果你对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感兴趣,你可以阅读的篇章是《<② >第一》;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重点阅读《《史记》《汉书)第九》,你会了解到除《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部正史,都采用了《③ 》的体制,断代为书。方法三 归纳总结 《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感悟人生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④ 的表现手法。板块二 人文滋养·和谐共融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准备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0分)9.【聚焦“和”活动】班长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2分)活动二: 活动三:10.【探讨“和”内涵】请根据有关“和”文化的故事、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内涵的理解。(2分)示例: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11.【阐述“和”之道】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把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12.【实践“和”之行】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却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不关心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3分)板块三 以文会友·携手同行(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3-18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 这首诗叙事线索十分清晰,围绕着“伐薪烧炭— —遭遇宫使— 的主线,完整地叙述了故事情节。(2分)14.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隋文帝时,大宛国献千里马,鬃曳地,号狮子骢。惟郎将裴仁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唐太宗敕①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②。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③,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 节选自《朝野佥载》){注释①敕:帝王的诏书命令。②挽硙:拉磨。③齿口并平:指马老了。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1)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 (2)饲以钟乳 饲:______1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帝得之甚喜17. 【甲】文运用______的表现手法,用“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人。【乙】文中体现了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_________。(2分)18. 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2分)(二)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19-22题。(8分)【材料一】①五常大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生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②五常大米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唐初时期,当时五常境内就有农民种植水稻。清道光十五年,吉林将军富俊征集部分朝鲜人在五常一带引河水种稻,所收获稻子用石碾碾制成大米,封为贡米。咸丰四年,清政府以“三纲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名,称此地为五常,故五常大米素有“千年水稻,百年贡米”之誉。③五常地处中纬度,冬季经常处在西北气流和蒙古冷高压控制之下,导致气候寒冷,干燥少雪;夏季短促酷热,常表现有明显的雨热同季的特征。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也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品质,这种气候条件使当地收获的大米颗粒饱满、饭粒油亮、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支链淀粉含量高,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香甜。(文章摘自百度,有删改)【材料二】①这是一组引人深思的数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②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③在粮食收获环节,田间收割是粮食损失最大来源。在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就积极寻找收获中减少粮食损耗的秘诀。用手机App跟收割机里的北斗导航系统连接,远程设定收割机运行和转弯的速度,就可以减少收获环节的损耗。比如说,水稻倒伏会影响收割速度,也会加大收获损耗。收割机转弯时,可能会把倒伏的稻子压在车下,收割不起来,驾驶员需要经过大量转弯操作练习以控制速度。为避免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作收割机,人不用上车,速度更稳定了,收获质量也更高了,粮食损耗率不断降低。④收割机启动、粮桶一键归位等操作也由最初的机械、液压控制改为电磁阀控制,通过收割机上的电脑就可以一键操作,既减轻了劳动强度,也通过提升标准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操作误差导致的粮食损耗。⑤在粮食存储环节,工作人员通过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监控粮仓内的情况,并应用了智能通风、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和技防技控智能化收储系统等数字化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实现了无死角安全管理。应用数字化技术后,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300万斤以上。 (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删改)【材料三】①袁隆平用了50多年时间。把一颗稻种变成了“超级稻”,而在北京西北三环,国家作物种质库长期库里,包括水稻在内更多的珍贵种质资源正在低温环境下冬眠。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以收藏各类珍贵的农作物种子等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在需要的时刻随时能被从容唤醒。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诺亚方舟”。②但一份种子想要入库,可不是件容易事。一粒种子要想真正进入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妥善保存,必须经过层层“关卡”。每一个品种都要先经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仔细“体检”,通过处理、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装瓶密封。③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温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唤醒后发芽率仍在九成以上;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则能让作物组织迅速进入冷冻休眠,就像给生长按下了暂停键,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摘自《新京报 种子经过层层关卡才能进来“沉睡”》,有删改)19. 下面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五常大米颗粒饱满、饭粒油亮、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支链淀粉含量高,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香甜。B. 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生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C. 【材料三】表示在北京国家作物种质库长期库里,可以收藏各类珍贵的农作物种子等品种资源达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D. 【材料三】中的图表显示中国作物种质保存总量近二十年来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用图表可以使读者有更为直观的认识。20. 【材料一】中第②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1. 【材料二】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2. 有的同学认为种子研究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很没必要。请结合【材料三】相关内容谈谈国家这样做的必要性。(2分)(三)阅读《牵你的手,唯愿时光不老》,完成下面小题。(13分)牵你的手,唯愿时光不老①依稀的时光,恍若梦境,已是回不去了。我唯有祈望能多些时间,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慢慢地走。老舍说过: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②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咚咚,咚咚,初时是有节奏地叩门,没人回应,而后敲门声细密起来,如冷雨敲窗,咚咚咚咚咚,仍没回音,最后变成了响亮的鼓点,咚——咚——咚。门总算开了,探出一张温柔和善的脸,是母亲,她皱纹里淌着笑意。③“哎哟,手都敲疼了。”我怨嗔地说。母亲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我换拖鞋的工夫,她回厨房,小声补充道:“累了吧,这就开饭。”④慢慢地,我心里浮起几丝愧疚,尾随母亲走进厨房,盛饭,端汤,坐下来吃饭。只有两个人的午餐,母亲做得很用心,都是我喜欢吃的。⑤“味道不错!”我边吃边夸赞,眼瞟向母亲,她轻皱着眉,鼻尖上悬着几粒汗珠,闪莹莹的,伴着咀嚼一颤一颤。我问她:“腰还痛吗?”半个月前,她到市场上买菜,被一辆三轮车撞倒,扭伤了腰。⑥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想起村上春树的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变老的。我的心忽然疼了起来,总以为时间还长,但这么快,母亲就老了。家中的相册里,留有一张她旧时的照片,个不高,瘦脸,眉眼清亮,穿件蓝底白花衬衫,扎两个黑粗的长辫子,给人的感觉是素朴、爽利、端庄。⑦母亲念过几年书,能写能画,是个极要强的人儿。父亲是一名军官,常年在部队,难得回来,母亲就一个人家里家外地忙。⑧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后去绣花厂找母亲。院子里有棵高大的老杏树,足有十余米高,树上的杏子熟透了,灿黄诱人。我馋得口水直流,缠着母亲非要摘杏子吃。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但还是牵着我的手,来到树前。⑨母亲双手抱紧树干,脚使劲一蹬,噌噌噌,便攀上高大的杏树。她坐在高高的树杈上,手捂胸口稳了会儿神,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折了根树枝,左敲一下,右敲一下,杏子“吧嗒,吧嗒”落下。我挎着小篮子,兴冲冲地跑着捡拾,边捡边吃,嚼得两腮泛酸,才肯住口。⑩多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位舅妈从老家来,同时捎来一篮新摘的黄杏。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回想起往日情景,那一篮子的阳光和欢喜,闪动在记忆里。我跟她说起母亲爬树摘杏的事情,她一脸惊诧,摇头说:“不可能,你妈有恐高症,她当姑娘时上屋顶晾晒粮食都会头晕。” 我吃惊地望向母亲,想从她的目光里得到求证,母亲一笑,我霎时明白了。难怪逢到重阳节,我陪母亲爬山,到山脚下,她便不肯走了,说:“你往上去,慢着点儿,我在这儿歇脚,等你。” 而今纵然老去,母亲仍不肯闲下来,每日读书读报,操持家事,保持着一份洁净优雅。那目光依旧纯澈、明静,如一汪清潭,仿佛能照见天光云影。 可看着母亲一天天地老去,终究是让人伤感又无奈的事。母亲早年干活太过使力,无形中落下了病根。很多时候,母亲都隐忍着,一忍,再忍,疼得实在忍受不了,也只是长长地叹息几声。那叹息,一声声敲在我的心上。 趁刷碗时,我扭头对母亲说:“等过些天,我陪你去鲁山,看万亩桃花,拍些艺术照。” 艺术这两字显得庄重了些,母亲很是欣喜不安。为此,她提前去发廊染黑了头发,翻出我买给她的暗红格子绒布衫,熨了又熨,像是去赴宴。 到了周末,我陪着母亲坐车去山里。一到山脚下,到处都是灼灼盛开的桃花,嫣红烂漫,美如云霞。母亲站到一株株桃花树前,时而低头,时而仰望,或浅笑伫立,或微闭双眼。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了花。 我深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自是欢喜,又有些许酸楚。恍惚间,仿若时光倒流,我又看到当年的母亲。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模样,那该有多么美好!23. 阅读选文,填写表格。(3分)内容概况 母亲给我 开门 母亲忙着 给我做饭 B 我陪母亲赏花,望着她的笑脸“我”的 情感态度 埋怨 A 吃惊 C24.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母亲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我换拖鞋的工夫,她回厨房,小声补充道:“累了吧,这就开饭。”25. 请分析选文第⑧一⑨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26. “我”从老家来的一个舅妈那里才得知母亲有恐高症。在前文作者就为“母亲有恐高症”已有伏笔,请一一指出来。(2分)27.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板块四 文思泉涌·才情飞扬28.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文题一:请以“藏在岁月里的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生命像东流的春水,一路欢歌,一路奔流。在我们的生命里,有给予力量的父母,有启迪智慧的老师,有温暖相伴的同学,还有引领成长的书籍,鼓舞人生的伟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挑战,学会了珍惜……也因此点亮了我们。请以“ ,点亮了我的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卷板块一1. “顷”改为“倾”“译”改为“绎”(2分)每个汉字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2. è wǔ (2分)每个拼音书写正确1分。3.; (分号)(1分)4.A(2分)5.徙 骋(2分)每个汉字书写正确1分。6.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2分)7.①白露未晞②白水绕东城③悄怆幽邃④阡陌交通⑤君子好逑⑥天涯若比邻⑦零落成泥碾作尘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⑨水击三千里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8.①经、史、子、集 ②说文解字 ③汉书 ④赋、比、兴 (4分 )每空1分板块二9.示例:举办“以和为贵”手抄报展;举行“以和为贵”演讲比赛;讲述“以和为贵”故事比赛。 (2分)每种活动形式1分10.示例1.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示例2.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示例3.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11. C B A (3分)每空正确填写1分12.示例:爸爸妈妈,冷静一下,听我说说好吗?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是没问题的,你俩就是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不要计较那么多啦!让我们坐下来商量一下好吗?(3分)称呼0.5分,语气委婉、语言得体0.5分,内容突出“和为贵”2分。板块三(一)古诗文阅读13.拉炭去买 炭车被抢 (2分)每空1分14.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对统治者的憎恶。(2分)15. ①面对 ②喂,喂养16. (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2)唐太宗(皇帝)得到(找到)它(狮子骢)非常高兴。17. ①托物寓意 ②朝发西京,暮至东洛18. 甲文伯乐是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没有伯乐,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乙文千里马流落民间,被当做普通驴马使用,后被伯乐发现,仍能发挥其才能。伯乐的重要性就在于他能够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发挥作用。(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B20.. 不能删去,“大约”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表明五常大米种植的历史年代并不确切,去掉以后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1. 举例子,举了水稻倒伏会影响收割速度,也会加大收获损耗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在减少粮食收获环节损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降低粮食收获环节中的损耗。)。22. 珍贵种质资源的储存,在需要时能随时唤醒,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使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得以保留,为作物研究留下珍贵资料。(三)记叙文阅读23. 愧疚;母亲为“我”爬树摘杏子;既欢喜又酸楚。24.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勤劳、利索,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25. 插叙:记叙了母亲有恐高症却上树为“我”摘杏子,说明她因为爱孩子而变得勇敢,突出文章的主旨,为下文写母亲其实有恐高症这一点埋下伏笔。26. 摘杏子前,母亲仰头望树,迟疑了下;爬上杏树的母亲坐在高高的树杈上,手捂胸口稳了会神才站起来。27. 示例:①“母亲家里家外地忙”说明她勤劳能干:②母亲身体不好还给“我”做饭说明她关爱孩子;③有恐高症却上树为“我”摘杏子说明她因为爱孩子而变得勇敢,为母则刚;④“母亲是个极要强的人儿”可知她非常要强:⑤母亲每日读书读报,操持家事,保持着洁净优雅,拍照前烫头发、熨衣服说明她热爱生活。板块四28.写作评分等级及赋分标准参见中考评分标准。第 2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