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期末测查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考场试卷序号1、考试时间90分钟(由监考填写)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题号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9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jiang()绳霹11(烦zào()鸣yè(选pln()she()足狂1an()商zhu6()2.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澎湃」污秽粗拙进溅土靛执拗殷切竹篾■3.解释词语;根据所给意思写出词语。(2分)迷途知返: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B.勤奋学习,是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C.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D.全校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壁”。B.《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长妈妈是一个淳朴善良但又有些愚昧的农村妇女。C.《井冈翠竹》的作者是孙犁,文章以竹喻人,以竹颂人,歌颂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七年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放在了午后阳光最充足的窗台上,必是想把最多的温暖送给它吧。⑤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儿子天天忙着上学、放学,回家后多数时间都在写作业。偶尔闲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小伙伴玩去了,至于那颗红薯,大概早被他忘在了脑后。而我,上班下班,披星戴月,周末培训,手里的时间紧巴巴的,仿佛插根针都难,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一颗红薯的芽芭是否更加饱涨。⑥在步履匆匆中,我们都忘记了曾经还水培了一颗红薯。直到那个天气晴好的午后。⑦午后收拾房间,擦窗台时,与红薯相遇。之前的芽苞已经长成了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叶片,翠绿的颜色,一片挨着一片,一叶叠着一叶,你推我挤,像淘气的顽童凑在一起,欢笑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看我,看我」”⑧瓶子里浸在水中的部分,最底下已经生出了好多根须,又细又长。这颗红薯,终于凭借自己执着的努力,根须生长得又细又长,又多又密。⑨为了让这颗红薯生活得不拘束、不憋屈、不压抑,我和儿子找来一个空饮料瓶,稍加裁剪,摇身变成一个最环保最廉价最简约的水培容器。红薯搬进了“新居”。⑩每次经过窗台,目光抚过那颗红薯,像抚过春天里头戴柳条小帽的孩子,眼里心里,皆是欢喜。这颗小小的红薯,搭乘春日的温暖,在融融春光里赋予自己新生。虽然,也曾被质疑,被冷落,被粗糙地对待,可是,它从来都不曾停止生根发芽长叶的脚步,从来都不曾有过丝毫的颓废堕落、自暴自弃。①这颗红薯,它已经完成了对现实的超度,实现了生命的超越。①人,若能像一颗红薯一样,不失生长的心,不信现实的邪,坚定信念,向上生长,能够静默,愿意等待,竭尽全力用实力说话,那么,就算是深陷泥淖,也不会一蹶不振:就算匍匐在地,依然可以微笑着抬头仰望星空。22.阅读全文,将文章情节补充完整。(2分)红薯发芽→(1)→“我们”忘记红薯+(2)·→“我们”给红薯搬新居+由红薯引发感悟2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24.请简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2分)25.请品味文中第①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26.“春日的温暖”是短语,“在步履匆匆中”中的“在”的词性是:(2分)七年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