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四校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1-5 CDCCD6-10ADBAB11-16BBDBCA17.(12分)(1)ICu(H20)42*+4CI户ICuC42+4H,0(2分)加水稀释(2分)(2)有蓝色沉淀生成,(1分)后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1分)(3)abd(2分)(漏选一个给1分,多选、错选及只选一个不给分)(4)a(2分)(5)C(1分)4(1分)18.(12分)(1)↑(2分)(2)①SiH4(2分)正四面体形(1分)<(1分)3s②HO、NH3、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他们的沸点要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的沸点(2分)(写出HO、NH3、HF分子间存在氢键即给分,写分子内有氢键不给分。)(3)①4(1分)共价晶体(1分)②160×102(2分)(合理即给分)19.(10分)(1)催化剂(1分)水浴加热(1分)(2)球形冷凝管(1分)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产率(1分)(写冷凝回流即给分)(3)除去产品中的乙酸(2分)(4)80.1℃(2分)(5)80%(2分)20.(18分)(1)丙酮(1分)(2)(酮)羰基、酯基(2分)2(1分)(2分)NH加热回流(4)①加成反应(1分)NH+CH3CH2OH(2分)(5)6(2分)HNCH2C=CCH2OH(2分)OHOHHCN①H,H,催化剂一催化剂②OH(6)NH,(3分)(每步加条件给一分)(7)CH2=CHCH=CH2、CH2=CHCN(2分)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四校联考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i:28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推测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D.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式: B. N H 的电子式:C. CCl 的空间填充模型: 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F 是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 HCl和 Cl 分子中均含有s-p σ键C. n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式重叠,形成的电子云图形是镜面对称的D. 酸性:4.在以下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熔点: 晶体硅 B. 第一电离能: Si < P < SC. 电负性: F > Cl> Br > I D. 键能:5.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高二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8 页)6.以下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7.柠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见组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 C H B.所含碳原子均采取sp 杂化C.与溴能发生1,2-加成和1,4-加成D.可发生聚合反应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一氯甲烷 B.检验生成的乙烯C.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D.验证乙炔可使溴水褪色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B.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铅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可溶解。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D.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10.二茂铁分子是由 Fe 与环戊二烯离子(C H )形成的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其结构如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茂铁不能被氧化B. 二茂铁中 Fe 与C H 之间形成配位键C. 是制备二茂铁的原料,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1mol该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0NAD.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 B族11.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符的是选项 实例 解释A 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线状谱线 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B 键角依次减小 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C CsCl晶体中Cs 与8个Cl 配位,而NaCl晶体中Na 与6个Cl 配位 Cs 比Na 的半径大D 逐个断开CH 中的C-H键,每步所需能量不同 各步中的C-H键所处化学环境不同12.以异戊二烯和丙烯醛为原料合成对二甲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I为加成反应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异戊二烯和对二甲苯C.丙烯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 M的同分异构体中一定不含苯环13.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方法A 苯(溴) 蒸馏水 过滤B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C 饱和碳酸钠 洗气D 苯甲酸(泥沙, NaCl) 蒸馏水 重结晶14.通过下列实验可从I 的CCl 溶液中回收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OH 溶液与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C.通过过滤可将水溶液与CCl 分离D.加酸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 溶液生成AgI,1个AgI晶胞(如图)中含14个高二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8 页)15.下列四组物质中,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A.丙烷和丙炔 B.乙烷和乙烯 C.苯和间二甲苯 D. CCl 和正己烷16.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 142℃),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其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B.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 分)Cu 可与多种配体形成配离子,如 (蓝色)、 (黄色)、 (深蓝色)。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呈蓝色,但溶液I却呈黄绿色,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能观察到溶液I中 呈蓝色,可采取的方法是 。(2)向溶液II中通入 NH 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中化学键类型为 (填字母)。a.离子键 b.极性键 c.氢键 d.配位键 e.非极性键(4) 若 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 中的两个 被两个 Cl 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 的空间结构为 (填字母)。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形 c.三角锥形 d. V形中,配位体是 ,配位数为 。18.(12分)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1所示为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如图2所示,A、B、C、D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IVA~VII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①a点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该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 ;热稳定性: a NH (填“>” “<”或“=”)。②B、C、D三个主族的氢化物沸点出现明显转折的原因 。(3) 甲硅烷 可用于制备多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利用 SiH 与 反应可制得碳化硅晶体,晶胞结构如图,硅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内部。①碳化硅晶体中每个 Si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 ,SiC的晶体类型是 。②已知碳化硅的晶胞边长为 a n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碳化硅晶体的密度为 g/cm (列出计算式)。高二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8 页)19. (10 分)苯乙酮广泛用于皂用香精中,可由苯和乙酸酐制备。步骤I:向三颈烧瓶中加入39g苯和44.5g无水氯化铝,在搅拌下滴加 25.5g乙酸酐,在 70~80℃下加热 45 min, 发生反应如下:步骤Ⅱ:冷却后将反应物倒入100g冰水中,有白色胶状沉淀 Al(OH) 生成,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水层用苯萃取,合并苯层溶液,再依次用30mL5%NaOH溶液和30mL水洗涤,分离出的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步骤III:常压蒸馏回收苯,再收集产品苯乙酮。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 沸点(℃) 密度 (g/mL) 溶解性苯 78 5.5 80.1 0.88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乙酮 120 19.6 203 约 1.00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酸酐 102 -73 139 1.08 可水解生成乙酸,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酸 60 16.6 118 1.05 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AlCl 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步骤I中的加热方式为 。(2)图示实验装置虚线框内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为 ,作用是 。(3)步骤II中用 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4)步骤Ⅲ中将苯乙酮中的苯分离除去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5)实验中收集到24.0mL 苯乙酮,则苯乙酮的产率约为 。高二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8 页)20.(18分)药物合成中间体内酰胺F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A 的名称为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1个D中含手性碳原子个数为 。(3)a的结构简式为 。(4) ①A→B 的反应类型为 ,②E→F 的化学方程式为 。(5)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①含有碳碳三键和氨基(-NH ); ②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③碳碳三键不与其他官能团直接相连。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选)。(7)某种合成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是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8 页 (共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天津四校联考高二期末——化学答案.pdf 2025年天津四校联考高二期末——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