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热情似火的六月,阳光中学八年级组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和韵新章,绿动未来”主题活动,小荆和小楚邀请你参加。快快走进展馆,开始文化之旅吧!
第一站:和韵馆
走进“和韵馆”,小篆“和”字(见右图)便出现在眼前。旁边配文:
出现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棵植物与一张口组成。较之更早的古汉语中,“和”(龢)字由“禾”与“龠”(读作yuè)构成,“禾”指示“龢”的发音,“龠”表征“龢”的含义。《说文解字》中记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即“龠”是一种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做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
(《“和”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1.(1分)阅读上面文字,你发现“和”字本义与 密切相关。
2.(3分)“和”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渗透着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智慧。小荆、小楚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
小荆:“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
你:“和”是“ ”,是 , 。
小楚:“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
3.(2分)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小荆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副对联,规范地写在横线上。
将相和 六尺巷 邻里相让 安社稷 传美谈 君臣共谋
上联:
下联:
第二站:雅集亭
来到雅集亭,“声情并茂诵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等活动正在开展。
4.(8分)小楚请你将下面按专题整理的古诗词补写完整。
诗中的山水风光:
①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的离情别绪:
海内存知己, ③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浮云游子意, ④ 。 (《送友人》)
一日不见, ⑤ ! (《子衿》)
诗中的人生感慨:
⑥ ,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⑦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诗中的济世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三站:绿野厅
“绿野厅”是校园低碳生活实践区,这里正在策划“低碳生活我先行”系列活动。
5.(2分)社团向大家广泛征集活动形式,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两种形式。
形式一:拟写倡议书,倡导低碳生活
形式二:
形式三:
6.(4分)请你按要求修改、优化下面这份《“低碳生活我先行”倡议书》。
(

低碳生活我先行

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当天空弥漫雾霾,鸟儿销声匿迹;当土地干涸

裂,春天不再萌发绿意
……
我们深刻认识到,
环境治理要避免不能陷入

污染
——
治理
——
再污柒

的恶性循环。
为了保护环境,共建低碳社会,现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时刻注意节约用水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源;
二、少用一次性制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三、


四、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老师们、同学们,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节能环保

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努力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理念的传播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吧,为守护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阳光中学 2025年6月25日
)
(1)倡议书中加点字“龟裂”应读 (请注音),①处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
(2)倡议书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倡议书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4)请在②处补充一则倡议的内容。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7.(2分)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呈现的画面。
8.(2分)诗以传情。诗人通过描写繁忙的农事活动和宁静的田园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齐王使①使者问②赵威后。书未发③,威后问使者曰:“岁④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⑤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⑥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使:让,派。②问:问候,聘问;是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③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书:信,此指齐国给赵国的国书。发,启封。④岁:一年的收成。⑤处士:有才能有道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⑥业:使之做官而成就功业。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苟无民,何以有君 查阅字典法(①苟且、随便。②姑且、暂且。③假使、如果。) 填序号
(2)使者不说 课内迁移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勾连词语法(理所当然)
(4)有粮者亦食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句)
10.(2分)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子之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苟无岁,何以有民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C. 乃进而问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D. 是其为人也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13.(4分)乙文中的治国理念与甲文中的社会理想有哪些相同?两文在论事说理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天问二号探秘小行星
5月29日,天问二号成功发射,随后将开启高水平的小天体探测任务:在一次发射中,先后探访两颗太阳系小天体,并将小行星“土壤”带回地球。这两颗小天体,其中一颗是地球的共轨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的“同路人”;另外一颗则是位于小行星带的311P。
2016HO3是一颗特殊的近地小行星:不仅轨道周期与地球非常接近(约为365.8天),而且相对太阳的轨道相位也与地球非常接近,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几乎与地球同步。这样看起来,这颗小行星就像另外一颗环绕地球的“小月亮”。
2016HO3相对地球的最近距离约1500万千米,最远距离约4500万千米。而这种既环绕太阳运行,又在远距离“环绕”地球运行的小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准卫星”,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7颗这样的地球“准卫星”。
2017年,科学家利用望远镜对2016HO3小行星进行光谱观测发现,其光谱类型与月球岩石较为类似,因此它被科学家推断可能起源于地月系统。可能在很久之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月球,其中一个碎块演化成为2016HO3。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2016HO3的光谱类型可以用岩石类小行星的太空风化效应来解释,倾向于该小行星起源于小行星带的说法。
此次,天问二号进入太空后,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地球的“准卫星”开展抵近探测,采集其表面样品带回地球,届时我们将能够在实验室对这颗奇特的近地小行星的身世进行揭秘,这无疑将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问二号探测器在完成2016HO3小行星样品采集后,将携带返回舱回到地球附近,把返回舱送入大气层。而后,天问二号探测器将再次飞向深空,奔赴下一站目的地——小行星带,探测主带彗星311P。
311P的轨道位于主带内侧,2013年被发现时,观测到它具有与彗星相似的多条尘埃喷发尾迹。随后,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对311P进行了精细的观测,发现其拥有多条彗尾,绵延可达数千米。更神奇的是,2018年科学家通过光变观测发现,311P周围可能还隐藏着一颗神秘的伴星,但暂时还无法证实。
天问二号这次将对主带彗星311P实施伴飞、环绕探测,并利用喷发物分析仪对主带彗星的尘埃环境进行原位探测,为揭示主带彗星的形成与起源、形貌与物质成分等科学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科普时报》2025年05月30日 李明涛 ,有删改)
【材料二】
图为“天问二号的探测任务”
(图片来源于《科普时报》)【材料三】
天问二号任务是边干边规划,充满了挑战。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天问二号要克服许多困难。
第一大难点一是飞向小行星的轨道如何设计。小行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太阳转,但两者不是同样的周期,会产生位置和角度的差异,对飞行轨道设计要求极高。
第二大难点是抵达小行星后如何采样。为了确保不论星壤是很厚还是很薄都能获得样品,任务团队设计了不同采样方式。等探测器近距探测之后,再规划到底在哪采样、哪种方式采样。
第三大难点是采样后如何返回地球。天问二号进入大气层不再“打水漂”,因此需要承受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而带来的极大过载。将近12公里每秒的再入速度,任务团队必须要精细算,才能把防热结构、气动外形设计等做好。
……
(摘选自“央视新闻”2025年05月29日,《再探“彗星”》)
【材料四】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问”一词正是来源于屈原的《天问》这首诗,天问二号则延续了这一名字。
屈原的《天问》,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形式,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从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形成,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在那个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屈原凭借着非凡的想象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试图探寻世界的本质,这种探索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天问二号”,则是现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创举。它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小行星进行探测等重大使命。
从屈原的《天问》到“天问二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探索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摘编自陈明月《跨越千年的“天问”:从屈子诗章到航天壮举》)
14.(2分)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问二号的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实施探测、采样返回,对主带彗星311P实施伴飞、探测。
B. 天问二号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任务周期约10年,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
C. 天问二号要顺利完成任务,仅需克服“如何设计飞行轨道”“如何采样”“如何返回”三大难点。
D. 天问二号探测2016HO3和311P两颗小天体,除了科学价值,还考虑了两者在轨道设计上的兼顾性。
15.(3分)“天问二号”探测小天体的意义何在?请结合材料,从科学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
16.(2分)如果能连线天问二号任务工程副总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同志,你还想从他那里了解“天问二号”哪些方面的信息?请写出你的采访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漫步喜洲古镇
①时令是初春,暖风拂面。点苍十九峰被微雪覆盖,仿佛是尚未完成的雕塑。洱海碧水蓝天,总有白云悠悠飘过。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与洱海之间,坐落着喜洲古镇。
②从西边进入古镇,入口处是一个魁阁,供奉着文运之神魁星。魁阁为重檐歇山顶阁楼式建筑,是小镇的西大门,其内塑有持笔的魁星像。每天清晨,伴随着校园里孩子的读书声,总有小镇居民来给魁星添油上香。
③穿过魁阁,迎面而来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树龄500余年,可谓货真价实的古树。大青树是白族的“风水树”,每个村都有。古树四季常青,一些候鸟或许因此忘记了季节变化,一年四季都驻守在这棵大青树上。鹭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翔集树上,安营扎寨,繁衍生息。遮天蔽日的大青树当然不可能让鹭鸶独占,喜鹊、斑鸠、画眉、麻雀、鹞鹰、老鸹也纷纷前来,大青树上热闹非凡。这里的居民往往不用上闹钟,每天早上都在鸟鸣中醒来,开始了与鸟为邻的一天。鸟儿们一边叽叽喳喳,一边看着树下来来往往的人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扛着农具往田间走去的男人、到树下的水沟边洗菜淘米的女人、推着手推车到镇上摆摊的小贩……偶尔有羽翼未丰的小鸟掉落,热心的路人总会将它们送回树上。
④跟随大青树下潺潺的流水,来到一条步行街上,它直通小镇的中心——四方街。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的建筑一律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临街的商铺都不大,却各具特色。店名都取得很有意思:“那年十七”飘逸着鲜花酥、鲜花茶的清香;“喜洲懒人麻鞋”陈列着充满怀旧情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花渡”卖的不是花,而是饰以刺绣的挂包和布娃娃;“桃花在大理”制作各种桃花饮品,其中一种叫“桃花酿”的酒最有名……
⑤四方街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大理石打造的牌坊,名曰“题名坊”,镌刻了古镇的历代名人,一百多年前对小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喜洲商帮的许多商号也镌刻其上。牌坊下的石阶上,几位穿着白族服装的老婆婆正坐着拉家常,脸上布满笑意。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一边品尝喜洲粑粑,一边饶有兴致地欣赏广场上的山歌对唱,是白族的《山花调》。说到喜洲粑粑,这是古镇的特色小吃,又名“破酥”,有甜、咸两种,外皮香脆,内里绵软,是色、香、味俱佳的麦面烤饼。四方街遍布售卖喜洲粑粑的店铺,香气四处飘散,令人垂涎。
⑥四方街延伸出四条窄窄的街道,都是古街,年代久远。抗战时期,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华中大学曾南迁,在小镇办学八年。几十年后,许多当年的师生在回忆文章中提及小镇,对这里狭窄而悠长的街道念念不忘。1941年10月,老舍先生来到喜洲讲学,写下了他的感受,“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到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远远地就看见几所楼房,孤立在镇外,看样子必是一所大学校……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80多年过去了,小镇的样貌有了一些变化,但精气神依旧,灵魂没变。
⑦“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徜徉于喜洲古镇,不禁感叹,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琴瑟相和溅落在苍洱大地上的一串音符。这乐音流淌了千百年,娓娓动听,余韵悠长。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4日 纳张元)
17.(2分)请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游踪。
从西边进入古镇 ① 大青树 ②
18.(4分)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80多年过去了,小镇的样貌有了一些变化,但精气神依旧,灵魂没变。
(小镇的“灵魂”是什么?)
(2)徜徉于喜洲古镇,不禁感叹,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琴瑟相和溅落在苍洱大地上的一串音符。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9.(3分)第④段描写四方街店铺时,列举了“那年十七”“喜洲懒人麻鞋”“花渡”等店名,这样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20.(3分)假如要拍摄《喜洲古镇》纪录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设计两个特色镜头,并说明每个镜头的取景意图。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
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节选自《经典常谈》)
【乙】
“明天他们会给我送来一块格子板,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写不成字。上一行和下一行常常串起来。我琢磨了很久才想出这个办法,那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长格子,使我的铅笔不会写到格子外面去。当你看不见你所写的字的时候,写字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坚信这一点。我曾经试了很久,但是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写,每个字母都写得很小心,结果相当不错。”
保尔开始写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暴风雨所诞生的》。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1.(2分)选段中司马迁和保尔分别遭遇了怎样的苦难?请联系历史事件或回顾书中情节简要说说。
22.(2分)司马迁和保尔超越苦难的行为方式,给了你什么启示?
23.(2分)你采用了哪些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相关内容交流你的阅读方法。
24.(2分)读了《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认为当代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红色经典有何意义?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阳光中学八年级组“‘和韵新章,绿动未来’文化节”即将落下帷幕,请你从下面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为活动画上句号。
任务一:学校公众号上,有关文化节的推文下面,很多网友留言想了解这个“节日”,请你依据“积累与运用”版块设计,回帖简要介绍一下这届文化节。(70字左右)
任务二:如果你是下一届文化节策划人,你会策划一场怎样的“校园文化节”。请在本届文化节总结大会上发言时简要阐述,可围绕活动的主题、目的、环节等来谈。(不少于60字)
26.(50分)阅读下面材料,从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清晨,一位父亲牵着孩子的手走向学校。父亲步履匆匆,不时低头看表,轻声催促:“孩子,你要快快走,要迟到了!”孩子却松开父亲的手,蹲在路边观察蚂蚁搬食物,还仰头笑着说:“爸爸,我可以慢慢走吗?蚂蚁也在努力呢。”
父亲怔住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为一只蝴蝶驻足,却不知从何时起,生活只剩下“快”字。此刻,晨光洒在孩子的笑脸上……
任务一:成长路上,我们的耳边常常交织着这样的声音:你要快快走,不然就……慢慢走呀,要欣赏……你曾做出过怎样的选择?是加快脚步,还是放慢脚步?请以“这次,我要快快走”或“那次,我选择慢慢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快”与“慢”已不仅是速度的差异,还折射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智慧。关于“快与慢”,你有哪些思考?你想在演讲比赛中表达什么观点?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任务三:请你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或“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为文章开头,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作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
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分) 乐器(音乐)。
2.(3分)答案示例:“和”是“和美”,是邻里互助,生活甜美。(“和”是“和睦”,
是家人相伴,岁月静好。/“和”是“和谐”,是万物共生,彼此包容。/“和”是“和
乐”,是相处融洽,其乐融融。/“和”是“和顺”,是风调雨顺,事事顺心。等等。)
(第一空 1分,后两空 2分;后两空要围绕第一空填写的词语阐述,可不拘泥于四字词语)
3.(2分)上联:将相和君臣共谋安社稷 下联:六尺巷邻里相让传美谈
(上下联位置正确得 1分,书写规范得 1分,写错字则不得分。)
4.(8分)①山光悦鸟性 ②气蒸云梦泽 ③ 天涯若比邻。 ④落日故人情。
⑤如三月兮 ⑥拣尽寒枝不肯栖 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每空 1分,错、增、漏 1字扣 0.5 分,错、增、漏两个字及以上 0分。)
5.(2分)张贴海报(制作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宣传低碳生活;主题演讲,增强环
保意识;观看影视,引起低碳共鸣。等等。
(一种形式 1分,只要围绕“低碳生活”主题,形式可行即可)
6.(4分)(1)jūn : (2)去掉“要避免”或“不能”
(3) 将“2025 年 6月 20日(落款时间)”下移一行,落款右对齐
(4) 答案示例:出行低碳,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绿色消费,购买环保产
品,减少过度包装。等等。
(每小题 1分,第 1小题每空 0.5分,第 3小题学生只要写到“落款时间下移一行”即可
得分)二、阅读与鉴赏(45分)
7.(2分)小孩子们躺在厚厚的落叶堆里安静地睡觉;斜阳下,成群的鸟雀“喳喳喳”叫得
正欢。(意近即可。)
8.(2分)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农村生活/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喜爱)之情(意近即
可)
9.(4分)(1)③(填“如果”不扣分)(2)通“悦”,高兴 (3)这样 (4)给……吃
(拿食物给人吃)(每小题 1分,意近即可。)
10.(2分)A
11.(2分)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断对一处得 1分,共 2 分;断三处及以上该题不得分)
12.(2分)难道有舍弃根本而询问末节的情况吗?”(关键词“故”“本”“末”等翻译准
确,表达通顺,意近即可。)
13.(4 分)相同:以民为本,选贤任用。论事说理不同:甲文主要采用描述(阐述)方法
(通过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与现实社会对比)论事说理,乙文运用问答(对话)
方式 (通过赵威后对齐使的层层追问,在问答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论事说理。(第一问 1 分,
学生答到“以民为本”或意近可得1分;第二问3分,可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意近即可。)
14.(2分)C
15.(3分)科学意义: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填补小天体研究领
域空白,为人类了解太阳系和宇宙提供依据。文化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理的执着追
求,继承了屈原《天问》中的探索精神。(两个角度,每个角度作答 1.5分,意近即可;学
生摘录选文中的关键句子亦可)
16.(2分) 答案示例:天问二号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创造了哪些国际“第一”?天问二号
只“拜访”2016HO3 和 311P吗?路上要干啥?天问二号还有哪些技术难点?如何突破?
等等。
(学生围绕“天问二号”只写出一个采访问题即可)
17.(2分)①魁阁 ②四方街及周边(一空 1分,第②空只写“四方街”亦可)
18.(4分)(1)小镇的“灵魂”是和谐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质朴的民风民俗、开
放包容的品格等。(总结第一点,加后面任意一点可得 2分,意近即可)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喜洲古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景物与人文底蕴相
互交融的美好状态 。(意近即可;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
19.(3分)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文艺气息)和生活气息。既展现了喜洲古镇的商业文
化特色,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意近即可;从其他角度
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0.(3分)答案示例:镜头一:(拍摄)大青树上栖息的鸟类,突出生态和谐
镜头二:(跟拍)制作喜洲粑粑,记录传统技艺
镜头三:(拍摄)大青树下生活场景,呈现市井生活镜头四:(航拍)苍山洱海古
镇,展现古镇的自然风光
(两个镜头各 0.5分,取景意图各 1分,共 3分)
21.(2分)司马迁遭受宫刑(李陵之祸),身废名裂;保尔双目失明,身体瘫痪。(意近即
可)
22.(2分)答案示例:真正的英雄即使遭遇苦难,仍然能够重新站起,实现人生价值。(围绕
“不惧苦难,迎战苦胜”作答,言之有物即可)
23.(2分)答案示例:阅读《经典常谈》我采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我对诗歌感兴趣,就
选读了《诗经》第四、“诗”十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采用了摘抄和做笔记的
方法。例如,我摘抄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段名言,并写下
了阅读感悟。(能够结合阅读经历、体验等言明读书方法,如“圈点批注”“思维导
图”“读书记录卡”等,表达有条理即可)
24.(2分)答案示例:当代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红色经典能够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
传统文化,涵养精神品格,赓续红色基因,淬炼意志,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围绕“阅读传
统文化经典、红色经典”阐述意义,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任务一评分标准:
(5分)围绕本届文化节主题等回帖,介绍的清楚、明白、有条理。
(3-4分)围绕本届文化节主题等回帖,介绍的基本清楚、明白、有条理。
(2-1分)围绕本届文化节主题等回帖,介绍不够清楚、明白、有条理。
答案示例:
阳光中学本届文化节围绕“和韵新章,绿动未来”主题,设计了“和韵馆”“雅亭集”
“绿野厅”三个文化活动实践区。通过系列活动,同学们不仅加强了知识的理解运用,还增
强了传承文化、守护家园的责任感。
任务二评分标准:
(5分)立足文化节策划人身份,发言有中心、有思想、有条理。
(3-4分)立足文化节策划人身份,发言有中心,有一定思想,基本有条理。
(2-1分)立足文化节策划人身份,发言没有明确的中心和思想、条理不够清晰。
答案示例:
大家好!阳光中学下届文化节将以“字里行间,文脉千年”为主题,围绕“汉字演变”
“经典重现”“文脉传承”等环节设计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以夯实同学们的文化根基,提升
其语文素养,培养其责任担当。
26.(50分)
记叙文评分标准
维度
主题 内容 结构 语言
等次
一类文 表达意图明 内容具体充实, 条理清楚,详略 语言流畅生动 ;
45-50 分 确,主题较为 选材新颖 ;突 出 得当 ;叙 事性强, 表达方式丰富准
深刻或新颖。 个性化体验,给 细节典型生动; 确 ;表 达效果好;
人以启示。 结构完整 、严 谨 。 叙述手法恰当。
二类文 表达意图明 内容具体充实, 条理较为清楚, 语言连贯通顺;
确。 选材恰当;有个 表达方式恰当;
39-44 分 有详略之分;叙
性化体验 表达效果较好;
述为主,有细 叙述手法较为恰
节;结构较为完 当。
整、思路清晰。
三类文 表达意图基本 内容较为具体充 条理基本清楚, 语言表意基本清
明确。 实;选材基本符 叙述为主;结构 楚;语病少。
30-38 分
合要求。 基本完整。
四类文 表达意图不明 内容不完全合乎 叙述不明显,结 语言表意不明
29 分及以下 确。 情理且不具体。 构不完整,思路 确,语病较多。
不清晰。
演讲稿 评分标准
维度
观点 论据 论证 语言
等次
态度 明确, 观点 材料准确丰富, 符合 演讲稿 的结 语言 口语化、大
鲜明, 较为深刻 新颖具体 ,有针 构, 思路清晰 , 众化, 能够准确
一类文 或新颖,且有清 对性 ;与 观点 一 能够运用恰当的 的表达自己的观
4 5-50 分 晰准确的表达 。 致,且能够支撑 论证方法,能够 点与看法,有 感
观点 。 多方面、多角度 染力 。
展开论证。
态度 明确, 观点 材料准确具体 , 符合 演讲稿 的结 语言通顺明白,
鲜明, 且有清晰 有针对性 ;与 观 构,能够运用恰 能够准确的表达
二类文
准确的表达。 点一致,且能够 当的论证方法, 自己的观点与看
39-44 分
支撑 观点 。 能够多方面或多 法。
角度展开论证。
观点基本 明确, 材料准确具体; 基本 符合议论文 语言 基本 通顺,
三类文 有 比较 清晰准确 与 观 点 基 本 一 的结构,能够运 能够准确的表达
30-38 分 的表达。 致, 大致可以 支 用恰当的论证方 自己的观点与看
撑观 点。 法。 法, 有 个别病句。
四类文 观点不明确,表 材料与观点不一 结构混乱,基本 语言不通顺,不
达不准确。 致,不能够支撑 没有运用论证方 能够准确的表达
29 分及以下
观点。 法。 自己的观点与看
法,病句较多。
故事类作文评分标准
维度
主题 内容 结构 语言
一类文 主题突出,内容 能围绕主题展开 结构完整、思路 语言流畅 、生 动 ,
45-50 分 较为深刻或新 想象,内容较为 清晰。 表达效果好。
颖。 新颖,合乎情理
且具体。
二类文 主题明确。 能围绕主题展开 结构完整、思路 语言流畅、较为
39-44 分 想象,内容合乎 清晰。 生动。
情理且具体。
三类文 主题基本明确。 能围绕主题展开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流畅,
30-38 分 想象,内容较为 思路基本清晰。 语病较少。
具体。
四类文 主题散乱。 不能围绕主题展 结构杂乱,思路 语言不流畅,表
29 分及以下 开想象,内容不 混乱。 意不明确,语病
具体。 较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