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广元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糙米(cao)忖度(cin)茅塞顿开(se)不可胜数(shǔ)B.崇高(chong)校对(jiao)济济一堂(j1)删繁就简(shuan)C.纰漏(pi)揣度(dù)数见不鲜(shuò)不屈不挠(náo)D.间断(jiàn)商榷(que)偃旗息鼓(yn)兢兢业业(j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喝彩惊诧首屈一指云蒸霞蔚B.安谎纯萃寥若晨星隐约其辞C.娴雅忌妒专心至志鞠躬尽瘁D.疲惫脉搏星罗旗布烘云托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迎着职业教育的春风,我校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现向社会公开播音主持、电子商务、无人机应用等专业的高材生到我校任教。(2)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是学习的,而是开始新一轮的学习。(3)袁隆平院士的离世,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悲痛,因为大家都很敬重这位功勋的“杂交水稻之父”。A.招聘中止显著B.招募终止卓著C.招募中止显著D.招聘终止卓著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君武的漫画《转败为胜》,把乌龟的那种自以为蛮有把握赛过兔子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B.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C.96000年前,祖先没给我们留下任何大理冰期如何来到的信息,下次冰期何时来临,只能靠见仁见智去估测了。D.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千家万户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共享天伦之乐。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梦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B.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读书日”。D.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够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莫砺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鲸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2025年春季学期广元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简析:正确选项A。B选项:“删”应读shan;C选项:“度”应读d6;D选项:“兢”应读jing。2.简析:正确选项A。B选项:“纯萃”应为“纯粹”:C选项:“专心至志”应为“专心致志”;D选项:“星罗旗布”应为“星罗棋布”。3.简析:正确选项D。招聘:用公告的方式聘请。招募:募集人员,有聚集之意。中止:做事中途停止,某种行为未完全结束而于期间停止(有继续的可能和条件)。终止:结束,停止,某种行为无论是否发生预期效果都完全停止(不再继续)。显著:一般形容事(物)很明显,引人注目。卓著:形容战功或特别优秀突出的成绩等非常卓越,突出。4.简析:正确选项D,用错对象(用于人,D项用在了“千家万户”)。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含褒义。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这里形容当代劳动者追求好了还求更好的职业品质,使用正确。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济济一堂:济济:众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含褒义。5.简析:正确选项B。A选项:语序不当,应为“寄托者、助跑者和实现者”。C选项:歧义(表意不明)。“几十个”既可修饰“报社”,也可修饰“编辑记者”。可将“个”改为“家”或“位”。D选项:前后矛盾。“如果”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表“或然”;“时”是表“现在进行时”的时态助词,表“已然”,两者不能统一,应删去“如果”或“时”。二、(每小题3分,共9分)6.简析:正确选项A(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可知,流传至今、启发我们品味人生的是“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而不是A项中的“唐诗宋词”:且“唐诗宋词表现的内容是普通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唐诗宋词能流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5页传至今”无因果关系。7.简析:正确选项C(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可知,我们要继承发扬的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8.简析:正确选项B。A项“对比论证”表述错误,文章没有使用这种论证。C项唐诗宋词表达的是“当时”的“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不是“当时人”,范围扩大了。D项“解决问题”,文无依据。三、(每小题3分,共6分)9.解析:C(报怨:报仇)10.解析:B(把…作为)。A:副词,就/竞然;C:助词,的/助词,取独:D:介词,凭,依着/介词,趁机,趁着四、(共20分)11.(1)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注意:“道”“言”“愚”“黔首”)(3分)(2)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刀刃和箭头,用来俦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注意:“以为”“金人十二”“弱”)(3分)12.【参考答案】(1)“每”是每次,常常之意,写出了作者望京华的次数多,(2分),突出表达了他对长安的牵挂、怀念之深。(2分)(2)①月光从“石上”移到了“洲前”,空间的变化表明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伫立凝望京华之久,将羁旅之思融入了景物变迁;(2分)②“芦荻花”的萧瑟意象与“孤城落日”形成呼应,强化漂泊无依、归期渺茫的悲凉心境。(2分)13.【答案】(1)犹抱薪救火薪不尽(2分)(2)曲终收拨当心画唯见江心秋月白(2分)(3)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2分)【评分意见】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14.【参考答案】绝句短小精炼、韵律和谐、韵味悠长,作者借此比喻蝉声有自己的曲调,有自己的韵律,声声叙事,句句抒情,耐听,余味无穷,如诗般凝练而韵味悠长。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春2023级语文答案.pdf 四川省广元市中等职业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