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高一生物学第I卷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共3分,共50分)1.下列过程中最能体现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C.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测交后代出现1:1的表型比例2.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属于观察现象阶段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假说的核心内容C.“测交后代出现了1:1的表型比例,与预测相符,由此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属于演绎推理D.采用正反交实验的目的是排除豌豆株高的遗传是伴性遗传3.某同学用双格密封罐(如下图)来进行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准备了若干分别贴有Y、y、R、r的棋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密封罐内的棋子数量必须相等B.从一个密封罐的两个格各取一枚棋子结合表示受精作用C.从两个密封罐抓取棋子并统计后,不放回棋子继续抓取下一个进行组合D.分别从四个格各抓取一枚棋子组合在一起,会出现9种类型4.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 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8 B.1/2 C.2/3 D.3/165.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I的基因组成为A.aabbccB.AABBCCC.AaBbCcD.ABC6.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7.若精原细胞DNA中的P均为32P,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其中1个精原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甲~乙4个细胞。这些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情况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精原细胞经历了2次DNA复制和2次着丝粒分裂B.这4个细胞均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形成细胞乙的过程一定是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D.4个细胞完成分裂形成8个细胞,可能有4个细胞不含32P8.某同学对一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孩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调查,记录结果如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代表患病情况未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若祖父患病,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祖父正常,则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该患病女孩的父母再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9.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研究成果中,无法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依据的是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②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机制③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④查哥夫发现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囊性纤维化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FTR蛋白基因(A)发生隐性突变所导致的遗传病,CFTR蛋白基因(A)有多种隐性突变类型(可用a 、a ……表示),研究者设计了两种探针,分别能与a 和a 结合的,对某家系中的三位成员进行基因诊断,结果如图。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A.成员1的基因型为Aa B.成员3和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00%C.成员3患病是因为有两个不同的隐性突变基因D.成员2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11.玉米条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如图为该病毒DNA在玉米细胞的复制过程。相关叙述正确是A.复制时A与U、G与C进行配对B.复制时亲本DNA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时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新合成的互补链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12.早期科学家对 DNA复制方式的预测如图甲所示。科学家以大肠杆菌(30min 复制一代)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30min后离心现象如试管③所示,则可排除的 DNA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B.若60min后离心出现试管②的结果,则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若60min后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同时出现重带和轻带,则试管中重带与轻带的DNA链数之比为1:3D.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复制3次得到的DNA分子中只含14N的DNA占3/41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噬菌体DNA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14.如图表示大肠杆菌质粒DNA的复制过程,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形成的Y型结构。若该细菌的质粒DNA含有的碱基数目为m,胸腺嘧啶数目为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复制的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B.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酶的参与,且两种酶发挥作用时均消耗ATPC.该DNA复制n次,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n-1)×(m/2-a)D.该DNA复制一次,共形成m个磷酸二酯键15.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真核细胞可以是叶肉细胞B.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转录,该过程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该酶的作用主要是催化氢键的形成D.某种药物可以阻止tRNA的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据此判断,该药物阻止的是图中的过程B16.某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Ⅰ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B.该植物的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是AB、Ab、aB、abC.Ⅲ处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促使着丝粒分裂,完成染色体数目加倍D.Ⅰ、Ⅱ、Ⅲ代表的的育种方式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7.马方综合征患者普遍具有高个子、长肢体的特征,但同时其体内还会存在心血管、骨骼和眼部病变。科学家发现该病症的致病原因是FBN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会导致人体内合成弹性纤维蛋白的数量减少,从而造成骨骼受到的牵制拉力减少而迅速生长,因此具有高个子、长肢体的特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例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B.该病携带者人数多于患者人数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可以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治疗D.该病的女性患病概率大于男性患病概率18.动物正常细胞突变获得异常增殖能力,并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可恶变为癌细胞。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其DNA序列与DNA的复制方式不变B.正常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D.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细胞内mRNA和细胞表面蛋白质不变19.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f。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类型突变位点)A.半乳糖血症会隔代遗传,且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B.①、②、③的基因型分别为FF、ff、Ff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020.关于长颈鹿长颈的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雄性长颈鹿间的斗争导致长颈形成,说明长颈鹿内部存在协同进化B.长颈鹿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可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方向C.长颈鹿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长颈鹿种群内个体之间差异小有利于种群的进化第Ⅱ卷(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共6分)某种感染动物细胞的病毒M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为探究病毒M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某研究小组展开了相关实验,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运用了________(填“加法”或“减法”)原理。(2)C组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鉴定结果表明病毒M是DNA病毒,则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病毒M是单链RNA病毒,通过自我复制产生遗传物质,则让病毒M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至少经过______次碱基互补配对过程才能得到病毒M的遗传物质。22.(共11分)由于日本福岛排放核废水,日本近来发现了多种“放射鼠”。经研究发现,这些老鼠有的不能繁殖后代,有的不仅体型巨大,且带有的放射性,可能也会使人类处于危险之中。请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不能繁殖后代的“放射鼠”属于染色体变异,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角度考虑,染色体变异不同于基因突变之处在于____________。(2)若某“放射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且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______。这是否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______(是/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某“放射鼠”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种群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若该“放射鼠”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子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4)科学家通过比较多种“放射鼠”编码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水平的证据。23.(共15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图甲和图乙为两类不同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细胞核DNA分子通常在____________期进行复制。合成蛋白质的起点是mRNA上的_________,该过程除了mRNA还需要的核酸分子有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翻译过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填“a→b”或“b→a”),最终3个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5’-___________-3’。(5)DNA甲基化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性状的改变。下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修饰过程。请据图分析基因的甲基化是否属于基因突变?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体内也存在DNA甲基化相关机制。雌鼠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某品系小鼠的雄性个体有白色和黑色两种毛色,雌性个体有白色、黑色和黑白嵌合三种毛色,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黑色)和b(白色)控制。现有一只黑白嵌合雌性小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理论上产生的子代表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24.(共18分)某高校生科院学生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并对该植株展开了相应的探究实验,请根据相关研究答下列问题:Ⅰ.学生们现在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并将实验过程与结果总结成下面表格,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第一组:取90对 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 紫茎的植株各1株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型 杂交组合 F1表型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36:1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5:1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因虫害植株死亡(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A~E组中,发生性状分离的是________组。(2)A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3)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______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显性性状为________。(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型及比例的情况是___________。Ⅱ.学生们利用抗荧光淬灭剂处理该植物(2N=60)的花粉母细胞,使得其染色体发出荧光更便于观察。图1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请回答以下问题。(6)实验中应选择_____(选填“花蕾期”、“盛花期”)花药进行观察。若实验中未使用抗荧光淬灭剂,也可使用___性染料,如甲紫溶液,对染色体染色后观察。(7)图1中,A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____;B细胞中有____个四分体。(8)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DE段对应图1中的_____细胞(选填字母)。(9)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BC段可能会出现____的现象(不考虑变异)。a.有同源染色体 b.无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 d.细胞中有30条染色体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BADAB CBCAB CBDBB CABD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1)减法(2)病毒M+RNA酶+活鸡胚培养基(2分)(3)不能分离得到病毒M、分离得到大量的病毒M(2分)(4)22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2)4:4:1 (2分) 是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2分)隐性纯合致死效应(或a基因纯合致死或aa致死)(2分)AA:Aa=1:1(2分)(4)分子2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1)细胞分裂间(2)起始密码子 tRNA、rRNA (2分,一点1分)(3)a→b 相同 翻译这些肽链的模板(mRNA)相同(或“这三个核糖体共用一条mRNA为模板”)(2分)(4)5'-CAU-3′(2分)(5)不属于 因为甲基化不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分)(6)黑色雌鼠:黑白嵌合雌鼠:黑色雄鼠:白色雄鼠=1:1:1:1(2分)2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8分)Ⅰ.(1)红花 A 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2分,少写给1分,错写不给分)(3)亲本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2分)(4)绿茎(5)绿茎∶紫茎=3∶1 (2分)Ⅱ.(6)花蕾期 碱(7)联会 30(8)G、H (2分,一点1分,错答不给分)(9)a、b、c(2分,少写给1分,错写不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